梅兰芳:过来人的几句话

  最近,有不少青年朋友们从戏曲学校毕业出来了。亲爱的青年朋友们,你们是我们的接班人,党和政府都以极大关心,把你们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但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你们就要在艺术实践中刻苦学习,在学习和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发挥个性,提高演出质量,成为又红又专的演员。

梅兰芳先生(1894—1961)

  我从幼年到壮年、老年,在艺术进修上始终是学、演、看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的。初学时,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不骄不躁、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学,唱、做、念、打、口、眼、手、身、步,都需要下工夫钻研的。这就是慢工,每一门都够你学一辈子的。内行有句格言,  “千学不如一看”,看戏的好处可大啦,不但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还可以锻炼我们的眼睛、耳朵、思想,久而久之,就可以有辨别精粗美恶的能力。这是每一个演员必须注意的事。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如果没有正确的判断力,那是很危险的。我当年是这样来练习的,譬如在某一处堂会里看过几出戏,自己当然会有一种看法,遇到老师和前辈们评论某一出戏的表演时,我一定把他们的批评和自己的看法,对照一下,就可以测验自己的程度。还有吸收他人的长处,也要结合本身的条件,不可盲目搬套,取舍、消化是很大的学问,也是需要从实践中积累经验的。

  讲到演戏,是演员的日常功课,但我们看不见自己在舞台上的活动面貌,那就需要听取群众和师友们的批评来证明我某处演得好,某处演得不好,必须追问他们如何的好法,又如何的不好,叫对方说出具体的看法,然后自己再加以具体分析,就可以根据他们的意见,把好的巩固下来,缺点加以纠正。

《穆柯寨》梅兰芳 饰 穆桂英(1913年)

  四十年前,我在上海初演《穆柯寨》,第一次扎靠,爱低头,这是因为背上没有负担过这种重量的缘故。有一个外行朋友说:“穆桂英是一个精明、爽快、天真、可爱的女英雄,你如果抬不起头来,那就糟了。”我说:“在台下练习的时候,旁边有老师提醒我,所以低头的毛病不太显著,但是到了台上,要顾到唱、念、做工,不知不觉就分了神,犯了这个毛病。”我对几个朋友说:明天再演这出,请你们坐在包厢上,专注意这一点,看到我低头,你们就轻轻拍一下掌警告我。那时,戏馆里的观众只叫好,不鼓掌,所以没有人注意。这个方法很有效,就从那一次起,我的低头弯腰的毛病就纠正过来了。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但可以证明演员与观众之间,能够而且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这对于提高艺术质量是有益无损的。

梅兰芳在沪寓所由琴师王少卿为之调嗓(1945年)

  下面我要谈谈保护嗓子和集体卫生个人卫生的问题。

  从前内行有句话“一嗓定乾坤”,可见嗓子是演员最重要的资本,而声带又是娇嫩的东西,有了挫伤,如果不等复原就唱,就会在声带上留下一道烙痕;再严重一点,能够失去工作能力。我前年冬天到汉口演出,从火车上下来,因为和欢迎我们的文艺界的朋友说话,除去了口罩,过江时,吹了风,第二天哑到一字不出。这是因为车厢里温度高和江上的冷空气冲激,就发生了病。一位喉科的教授,给我细心诊治,断为声带充血、发炎,他把声带的组织和发声的原理,对我作了具体解说,给我上了一课。他教我完全休息,不要唱,减少说话。十天后,我觉得好了不少,就请教他:“是否能够试试嗓音?”他说:“现在可以试试了,但必须从低音逐渐加上去,不要用力过度,因为炎症虽退,创痕尚未完全平复。”我完全服从医生的指示,直等到他认为可以工作时再唱,所以没有留下毛病。你们的领导会关心你们的健康,但也要自己当心,尽量避免由于一时疏忽而引起的毛病。

梅兰芳在北京护国寺寓所院内练习舞剑

  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是分不开的,这里我只略谈两点。

  1、在后台,砂眼的传染是比较普遍的,染上了砂眼,角膜就会混浊不清,黑白不分明,影响表演时的传神,我们必须注意防止,最好每人有一条专用手巾,自己保管。

  2、患有其他传染疾病的人,要特别注意集体卫生,食具和一般用具,要根据情况与别人隔离,以免传染给别人。

  青年朋友,上面所说的,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写出来供你们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