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系统构成评价:1408教室墙壁装饰的得失

主教楼1408教室是一个普通的上课的教室,它与别的教室的不同仅仅在于它门口的教室号码,因为这个号码,它才得以成其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它的装饰不能简单地一概言之好与不好,得失都在细节。

座位面向的正前方墙壁上,除了黑板和投影屏幕,其他的是零零星星的装饰。挨到前门的是一个钟表的贴纸,中间黑板上方是三块不连贯的蓝色散点纸,靠近门口的一块纸似乎是单独的,另外两块是离得近些,说离得近不如说原先这两块是一体的,因为最左边的一块有一部分已经掉了下来,如果把耷拉下来的部分重新粘上去,好像恰好能够接到第二块纸。投影屏幕的左边是一个棕褐色的手机收集袋和一个向日葵贴纸。向日葵贴纸位于棕褐色手机收集袋的中下部位,墙壁的中间部位,恰到好处。

再转向左边,是淡绿色的窗帘。这面墙有三个大窗户,中间有两块窄窄的墙壁,一块贴了“奋斗”字样和一棵树的贴纸,另一块贴的是绿色加蓝色的散点纸,绿色纸的面积非常大,几乎占了墙面贴纸面积的六分之五,蓝色纸的面积只有窄窄的一截。

再转就是正对黑板的后墙壁,这上面贴的东西比较多,先是上下两张奖状,紧挨着的是一幅荷花图贴纸,再过来就是一幅吉他的贴纸,再就是类似于小时候学校里光荣栏的花边贴纸,可能是用来表彰先进的,不过光荣栏内暂时没有任何东西。再过来就是一幅类似于女性大脑的一幅贴纸图,她的大脑部位开满了鲜花,整幅贴纸图是黑白相间的,让人想起西方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智慧又美丽。再过来就是一幅秋景图,黄色的大树,骑车玩耍的人。在后墙壁靠近后门的地方,在高于门框的位置贴了一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

最后一面墙就是从后门往左边转过来的这面墙,靠近门口的墙壁上有一幅很漂亮的荷花特写图,是粉红色,还有粉红色的蜻蜓绕着它,再过来中间凸起的墙壁上是如对面后面一块墙一样的绿色加蓝色散点纸,绿色蓝色纸的面积比例与对面大致相当,看来是是对称的。凸起墙壁过后是一棵树叶稀疏但有好多鸟儿围绕着的小树,再往左边似乎是一个绿树围绕的林荫道,不远处还有几户人家,和在中间树周围环绕的鸟。接着这幅画,旁边是“求知”字样的贴纸,和对面的“奋斗”字样相对应。在这些图上方的窗棱上,横排贴满了一排淡黄色的正方形纸,三块玻璃的两个竖排窗棱,左边的是淡黄色正方形纸,右边的是黄绿相间的正方形纸。

从美学系统构成的第一个层次--自然物质层--来看,这个教室的贴纸布置得相当多,以上描述中共有20个装饰物,贴纸是最多的。这个教室的墙壁是贴纸的天下,其它的东西反而成了点缀。有些贴纸对称,有些贴纸则杂乱地堆砌在一起,并不十分和谐。如果按照上面描述的顺序分别为1234号墙壁,那么2号和4号墙壁相对称,1号和4号墙壁则没有太大的关联。

从美学系统构成的第二个层次—知觉表象层---来看,这个教室的墙壁布置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虽然说仅仅就每一幅贴纸来看,每一幅都有每一幅的精致之处,但是这些东西彼此之间缺乏密切的联系,堆砌在一起并不能产生1+1>2的效果。不过就颜色构成来看,这个教室的布置偏重蓝绿色系,后门附近的秋景图和荷花特写图是另类的颜色,跟其他颜色有些鲜明的对比。得在于这些颜色相近的协调,失在于堆砌的杂乱。

从美学系统构成的第三个层次—社会历史层—来看,这个教室的墙壁布置遵循了一定的古典美学原则。东西虽杂乱,但在“奋斗”与“求知”贴纸图、绿色加蓝色散点贴纸来看,这是遵循了对称原则的,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眼光。再有就是“奋斗”与“求知”贴纸属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提倡的美德,宣扬着上进的积极观念,而且前面墙壁的钟表贴纸也显示了时间的观念。这对于中国传统的儒家入世观念有着很好的外现,儒家美学的基本精神实践理性也贯穿于此。虽然布置者不一定意识到这种东西,因为这种观念早就在中国人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中根深蒂固,我们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另外它的位置布局是很好的。所有的贴纸都位于墙壁的中上位置,如其中“奋斗”和钟表等需要提醒人奋进的贴纸是贴在位于教室前面醒目的中上位置的,它符合我们的传统布局原则,恰到好处,又不突兀。后面墙壁上的女性大脑图开满了鲜花,其实是智慧的象征,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缩点。从墙壁来看,也可以说明我们现在的文化是中西交融的。

从美学系统构成的第四个层次—心理意识层—来看,它遵循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绿色居多,对于我们学习而言,眼睛累了,看一看绿色的东西也是舒缓的,它的蓝绿色系,有利于我们眼部健康;“求知”“奋斗”“钟表”以及后面的光荣栏会给予我们一种心理暗示,使我们大部分在这里上课的学生自觉地好好听课或者认真看书,这种心理暗示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这些贴纸是贴在位于教室前面醒目的中上位置的,它符合我们的人的接受美学原则。另外树的形象是最多的,还有其他的风景图会给人一种特别有活力的感觉,使我们心情愉快,这是人类心理的天性,这也激励着我们不自觉地充满干劲儿。

1408教室的装饰有得有失,不能一概而论。大部分而言,符合了我们的传统审美眼光和接受美学原则;小部分而言,比较杂乱,单个看的时候很好看,但无法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是须待改进的地方。装饰也是一种美学实践,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且不断运用于实践。


(PS:本文中的实际图片来自于上课时大家的拍照,可能拍了很多丑照,万望大家见谅)

文|京华

图|京华、同班同学、网络

编辑|京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