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第96期:起名的学问

前几日读书,发现赵孟頫有同父兄弟姐妹22人:

男:

赵孟頔 赵孟颁

赵孟硕 赵孟颂

赵孟頖 赵孟颢

赵孟頫 赵孟籥(右边加个页)

女:

赵孟巽 赵孟鼎

赵孟兑 赵孟归

赵孟良 赵孟家

赵孟比 赵孟益

赵孟萃 赵孟渐

赵孟豫 赵孟遇

赵孟过 赵孟既

不免惊呼,生这么多,好身手。不过我们要讨论的是名字。有朋友发现,这是典型的重男轻女。男孩的名字一致性高,末字都是带“页”旁的,女孩的名字,末字既随便乱给,整体也看不出是女孩名。其实女孩的也没那么随便,比如“巽”和“兑”,是八卦的二个卦名。“良”“益”“萃”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德行和气质。“渐”“过”“既”是有时间意味的副词,有种莫名其妙的美,这大概是受了苏轼的启发,东坡给儿子们起的名字是:苏迈、苏迨、苏过、苏遁,都是与时间有关的动词。看上去,生了男孩,只要翻开字典,在页部里挑一个字就行,生了女孩,得翻好一会儿字典。

我还发现一个小秘密,如何生出旷世的书法家:赵孟頫在八兄弟中排行老七,王献之在七兄弟中排行老七(王玄之,王凝之,王肃之,王涣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颜真卿在七兄弟中排行老六(颜囗囗、颜允南、颜乔卿、颜真长、颜幼舆、颜真卿、颜允臧),从优生学的角度来看,越靠后,成为旷世书法家的可能性越大,当然,前提是要多生。

起名当随时代。王羲之时代,不避父嫌,今天当然要避。不但父子不能重字,爷孙、舅甥、叔侄等也都不能。给小孩起名,先要打听清楚一干亲戚的大名,避来避去,有时再请先生算一卦,终于得到满意的名字。二十一世纪,号称新时代,最喜欢用一批号称靓丽优美的字给小孩起名。比如“昊”字,极受宠爱。有一次,我说漏了嘴:昊,无非就是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日天么。我这个拆字法是跟王安石学的,大家不要当真。昊,《诗经·节南山》有“昊天不平”,昊天,就是苍天,昊,无边无垠的意思。用作名字,蛮好。

不妨看一下汉代人的名字。翻检《汉书》目录,抄一批出来:

张耳  陈余  魏豹  田儋

韩信  彭越  黥布  卢绾

吴芮  季布  栾布  田叔

萧何  曹参  张良  陈平

王陵  周勃  樊哙  郦商

灌婴  傅宽  张苍  蒯通

爰盎  晁错  冯唐  邹阳

汲黯  枚乘  田蚡  李广

苏武  卫青  卜式  张汤

夏侯婴  申屠嘉  郦食其  叔孙通

息夫躬  直不疑  张释之  郑当时

路温舒  韩安国  赵破奴  公孙弘

赵食其  霍去病  李广利  朱买臣

《汉书》中的人名,第一,大都是姓再加一个字而已,两个字作名的不多,可能因为汉代人口少,重名机会不多。第二,除了有的姓感觉比较生僻,用作名字的字,就是放在今天,也大都常见。汉人之质朴,于此可见一斑。

当然,上了《汉书》光荣榜的,都是些大咖。见于汉代私印中的有些名字,主人身份没那么高,怪怪名字不少:

李奴

朱贱

不知道这里的“奴”和“贱”是自谦呢,还是表示身份,还是就是大名?希望专家考证一番。

张肩

徐反

不知道徐反同志长大后有没有揭竿而起。

索尼

这位在汉代没名气,在当代名气可大了。

能佩戴私印的,就算身份再低,至少应该是识字人群,有姓有名。至于黎首(草民),可能根本连裤腰带都没有,更不要说佩戴私印了。黎首是女娲用泥水甩出来的,多半也没有像样的名字。不要说汉代,就算在当代,农村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小名大名都不怎么分。比如我们村,不少老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只是找个与小名发音相同的字来代替。每逢村里红白喜事,总会在院墙上张贴执事单,村民的名字赫然在目:

勘狗  黄狗  栓鱼  栓牢

拴狗  毛牛  平娃  碌娃

哈张  三群  四群  岁群

狗剩  甲旗  三旗  六旗

(谨按:以上名字的主人,大都是我的长辈,此处列举,只为行文方便,毫无取笑之意。如有不慎读到并觉得被冒犯者,请联系删除)

这是一批特别生动的名字。

后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孩子几乎没有兄弟姐妹,像“甲旗”“三旗”“六旗”这种系列化的名字基本消失,起名趋于个体化、碎片化。但是,名字的时代特征代代有之,虽然少了以家族为基础的系列化,以社会为基础的趋同化照常有之。比如下面这些字,在当今的孩子中是习见的:

昊、皓、鑫、熙、炫、铭、瑶、梓、涵、梦、琬、琳、雯、嘉……

现在我们看五六十年前那批特别时髦的名字:建国、建军、爱国、国庆、学兵、爱兵、中华、跃进,真土!那,几十年后的人,看我们今天的名字,没准也会觉得土。二十多年前流行郭富城的中分,如今觉得土,代之以满大街的两侧剃光、上面留长(我不知道怎么称呼)的发型——我总觉得这种发型太危险:如果脸型不配合,看上去特别像一只大怪鸟。

奇怪的是,我们看汉代传下来的人名,会觉得古,不会觉得土。

再从《唐才子传》中抄一批唐人:

王  绩  崔信明  王  勃  杨  炯

卢照邻  骆宾王  杜审言  宋之问

刘希夷  陈子昂  李百药  李  峤

张  说  王  翰  吴  筠  张子容

孙  逖  卢  鸿  王泠然  刘昚虚

王  湾  崔  颢  祖  咏  储光羲

綦毋潜  王昌龄  常  建  贺兰进明

王  维  裴  迪  刘长卿  崔仲容

李  颀  孟浩然  李  白  杜  甫

郑  虔  岑  参  王之涣  贺知章

生僻字也很少。不但不觉得土,而且觉得有一股诗意流淌其间。为什么呢?

私以为,如果没有《史记》《汉书》,没有唐人留下的诗,汉人、唐人的这些名字,可能就不会令我们感到质朴或诗意了。名字的背后,有这么一个文化的支撑,才让我们觉得,哇,好好的名字。当我们读到“李白”这个名字,瞬间勾起所有关于一个诗仙的知识储备及联想,不管你的储备和联想是多是少。然后,“李白”二字的气氛,就不一样了。

董卓,多好的名字。

杨国忠,多好的名字。

秦桧,桧,刺柏,可做栋梁,多好的名字。

魏忠贤,多好的名字。

汪精卫,精卫填海,多好的名字。

当大家读到这几个名字时,联想到的是什么呢?然后再回头,只会觉得这些名字不美,不好。所以,拥有某个名字的人,是一个社会人。真正让名字焕发生机的,一者是时代的文化环境以及因之给后人留下的文化印象(比如提到唐代,我们马上想到诗),二者是个人的成就和魅力。王献之、颜真卿、赵孟頫的名字,在他们兄弟中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却都被后人记忆(如单就名字论,今人肯定更容易记住王操之)。不知几个世纪之后,我们时代的马云等名字,还会不会被后人熟知?

最后扯一点:古人有名有字,李白,名白,字太白。二者应用场合有所不同。平日用字,正式场合用名。奏折、信件起首自称用名,称呼对方时称字或官职、郡望名称,不能直呼其名,以示尊敬。比如《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对话,都是“孟德兄此言差矣”“玄德兄别来无恙”等。古人写墓碑,如《张玄墓志》:“君讳玄,字黑女”,张玄,字黑女。“玄”前面加个“讳”,以示尊敬。主流爱国老电影《大决战》里,毛出来,一口湖南话,总是“蒋介石……”。蒋出来,一口一个娘希匹,总是“毛泽东……”。毛泽东,名泽东,字润之。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毛称呼蒋的字,是敬称,蒋称呼毛的名,是不太尊敬对方——怪不得蒋败了呢。

当然,以上都是有身份的人,草民,永远都是草啦。

(0)

相关推荐

  • 汉书侠者而符离王孟,亦以侠称江、淮之间。

    ​而符离王孟,亦以侠称江.淮之间.是时,济南瞷氏.陈周肤亦以豪闻.景帝闻之,使使尽诛此属.其后,代诸白.梁韩毋辟.阳翟薛况.陕寒孺,纷纷复出焉.

  • 现在无字,不代表当年也无字:谈谈海昏侯墓出土的三枚玉印

    刘贺这一辈子,有两次比较重要的出行.第一次是元平元年(前74年)18岁的时候去往长安,第二次是元康三年(前63年)时前往他新得的地盘海昏侯国. 前一次,刘贺的身份从昌邑王变成了大汉天子,这一次,他的身 ...

  • 有名字记载的后妃(西汉),《史记》、《汉...

    有名字记载的后妃(西汉),<史记>.<汉书>为正史. 1.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字娥姁, <汉书·高后纪>:"吕后名雉,字娥姁." 2. 汉高祖刘 ...

  • 赵氏族谱源流序言赏析

    "编辑 | 赵英雄 粤稽古史而知吾祖肇姓造父,昉于伯益而远宗少昊者也.少昊之父日清,黄帝之第五子方傫氏之生也.胙土于清,乃为青阳;配于类氏日娥,奏便媚之.乐震而生质,其渚为陵.秀外龙庭,袭青 ...

  • 瓜瓜斋第二十七期

    今天键盘坏了,用软键盘临时凑合打几个字. 将进酒 爱莲说(云母熟宣) 爱莲说(半生熟宣) 戏为六绝句(上) 戏为六绝句(下) 因为原创文章有字数要求,我电脑坏了没法打字,只能贴一段以前的杂论,以便将本 ...

  • 瓜瓜斋第43期:丙申年最后一期

    明天就是除夕了,瓜瓜君这几日写了几页字,放上来,算是丙申年最后一期推送. 上十图(后四页是局部),是临写文徵明的<落花诗册>.原打算通临,不料写到第六页,没了耐性,索性收笔落款.继而用这个 ...

  • 瓜瓜斋第63期:简化字的前世今生(上)

    在书法作品中,如果出现简化字,一般会遭到嗤笑,说这人没文化.通常的规矩是,在生活中,用简体,在书法中,用繁体.当然,也有在生活中装逼用繁体的,没有问题.繁体给我们的感觉是:有文化. 其实呢,古代的字也 ...

  • 瓜瓜斋第64期:《蒙古帝国史》札记

    蒙古四大汗国图 铁木真的四个儿子:拙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 拖雷的儿子们:旭烈兀.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等 海都:窝阔台的孙子 近日读完法国史学家雷纳·格鲁塞的著作<蒙古帝国史>,该书起 ...

  • 瓜瓜斋第65期:简化字的前世今生(下)

    本期,我们接着聊一聊汉字的简化. 读过上一期的朋友已经知道,汉字的简化并非始于当代,而是古已有之.不过,汉字的演变史,也并非是一味简化的过程.下面是从邹晓丽编著的<基础汉字形义释源>一书中 ...

  • 瓜瓜斋第66期:读小书——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

    记得上学时,某学期,瓜瓜君选修了一门课程,叫<说文解字>研究,老师让买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瓜瓜君出于求知的冲动,书一买回来就趴在书页上啃.第一次,啃完<序>,搁 ...

  • 瓜瓜斋第67期:走马容庚捐赠藏品展

    声明:第66期瓜瓜斋,经一位读者反映,发现文章里有一个知识性错误.误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当成战国楚国帛书,跟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国帛书搞混了.因此,该节将马王堆汉墓帛书和秦简进行对比,所得出的结论 ...

  • 瓜瓜斋第69期:重磅!瓜瓜斋出新书啦!

    重磅消息:瓜瓜斋出新书啦! 这套小书,叫<瓜瓜斋读印>,是一个小系列,共四册.关于该书的写作缘起,瓜瓜斋主人在跋里讲得很清楚,现将其移录于下,顺带含羞晒一下文笔. 跋 明清以降,印章逐渐成 ...

  • 瓜瓜斋第71期:《名家讲书法》述略

    近日以散漫之心读完了由<文史知识>编辑部选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名家讲书法>.这本书收录的名家文章计35篇,目录如下: 既是"讲",则多非深奥知识,或即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