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罕见的明代“解银” 伍拾两大锭

我们有幸收藏一件明代万历年间伍拾两解银大银锭。该银锭中间束腰, 两头弧状, 最长处127mm, 最窄处61mm, 厚25 ~ 35mm, 重1855克(插四下右)。银锭底部密布蜂窝状孔眼,正面有数排手工錾刻的文字。由于该锭表面腐蚀氧化严重, 至使锭面錾刻的文字有相当部分已模糊不清。经仔细辨认, 尚可读出如下内容: “…县征解万历拾叁年……足银伍拾两……银匠…”。

明代银锭, 按用途分主要有解银、税银、镇库银及民间流通使用的碎银四种。税银是政府机构从民间征收田赋、丁役、盐税、土贡等费用, 并将其折成银两上缴国库, 但并不一定要全额送到京师, 因各州县的财政库房也是“国库” 的一部分。国家征收到的税银, 经过一定的程序又支付到各级政府官员的薪俸、军队的饷银、市政的建设上去。镇库银是一种特制的大银锭, 它不具备流通使用的功能, 而是存放在中央国库中以显国家的富足和威严。

碎银是民间商贸中普遍使用的小银锭。这类小银锭大多数无铭文, 少数有铭文的也是仅一、二个字而已。而且它们的重量不规范, 无标准, 显然在使用时要临时称量。

解银则是专指各州县上解到京师的银锭。我们收藏的这枚银锭就是一枚本应上解到京师的“解银”。明制规定, 解京的银锭每件重五十两, 以20件为一杠。上解时将20件银锭装置于一根挖空的圆木内, 然后将圆木两头封死, 由官兵护送到京师。解银的成色、重量、型制都比较规范。它和税银、镇库银一样, 锭面錾刻有较多的铭文, 铭文的内容涉及到铸制银锭的地点、时间、用途、重量、工匠等。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十三陵的定陵出土的多件明代解银, 最典型的其中一件上就錾刻有“浙江金华府解万历四十七年征完解京库银伍拾两正计一定(锭) 银匠沈文其” 字样。说明该银锭的铸制地点是“浙江金华”, 时间是“万历四十七年” 用途是“解京库银” 重量是“伍拾两正”, 银匠是“沈文其”。

中国古代银锭, 如今较易见到的只是清代或民国时期铸制的, 明代以前的银锭(铤) 均是罕见之物了。1993年出版的《中国历史银锭》一书共收录了1694件中国古银锭(铤) 图照, 其中有唐代的9件, 宋、金、西夏的47件, 元代的9件, 明代的12件, 清代和民国的则有1617件;1988年台湾著名银锭收藏家陈鸿彬先生编著出版的《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一书, 共收录了1000件中国古代银锭(铤)。其中未收录到唐代的银锭(铤)。宋、金、元、明数朝代的银锭(铤)总共也只收录到二十多件, 而且其中的几件明锭均是没有錾刻铭文的“光面锭”。其他的九百多件全是清代或民国早期的常见锭。

(本文刊于《中国钱币》2005年1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