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要注意选好角度
记叙文要注意选好角度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大家知道,摄影时,照相师总会把照相机放在一定的位置上,照相机所处的位置就叫拍摄的角度;画家写生,往往要选择最适当的立足点对所描绘的对象进行最佳地呈现,其立足点就叫绘画观察角度;同样,记叙文在记叙人物、事件时,由于对象不同,表达的重点不同,观察点、立足点和切入点也就有所不同,而这观察点、立足点、切入点,就是记叙的角度。
换一种说法,记叙的角度就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以什么为切入点来记叙。记叙的角度,又叫记叙的视角。
面对丰富的记叙材料,若我们选准了角度,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会集中紧凑,新颖别致。因此,选择角度至关重要,尤其对记叙文来说尤为重要。
(一)记叙文有哪些角度?
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广义上讲,按叙述人称,记叙的角度有如下三种:
1、第一人称视角,也就是所说的有限叙述视角。包括“主要人物自述”视角、“次要人物侧叙”视角和“局外人旁叙”视角。
先说“主要人物自述”视角,又叫“主人公视角”。“主要人物自述”视角,是让主要人物自述其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狂人日记》《社戏》等。其好处在于,人物叙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与浓郁的抒情性。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袒露内心深处隐秘的东西,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对于其他人物,也可以从外部描写,并运用一定的艺术方式接触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种视角的主要局限是受视点人物本身条件诸如年龄性别、教养熏陶、思想性格、气质智商等等的限制。弄不好容易造成主人公情况与其叙事话语格调、口吻,与其所叙题材的错位。由此生出的另一缺陷是,难以用来叙述背景复杂事件、重大的题材,而对于讲述个人历史却往往得心应手,像《鲁宾逊漂流记》和《阿甘正传》等。第三,很难描写充当视点人物的主人公的外部形象,勉强这样做就像照镜子,不免有些扭捏造作。第四,对无法感知的时空无法叙述。
再说“次要人物(一般是线索人物)侧叙”视角和“局外人旁叙”视角。这两种视有说到底是“见证人视角”,如《最后一课》,小弗郎士见证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如《孔乙己》中的小伙计,见证了孔乙己在咸享酒店的遭遇与命运。再如《我的叔叔于勒》则让局外人旁叙,见证菲利普夫妇的势利贪财,于勒的可怜可悲。
这两种视角其优越性要大于主要人物自述视角。首先作为目击者、见证人,他的叙述对于塑造主要人物的完整形象更客观更有效,这是很明显的。其次,必要时叙述者可以对所叙人物和事件做出感情反映和道德评价,这不仅为作者间接介入提供了方便,而且给作品带来一定的政论色彩和抒情气息。它的第三个优点是,通过叙述者倾听别人的转述,灵活地暂时改变叙事角度,以突破他本人在见闻方面的限制。第四,见证人在叙述主要人物故事的时候,由于他进入场景,往往形成他们之间的映衬、矛盾、对话关系,无疑会加强作品表现人物和主题的力度,有时则会借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但见证人视点同样受叙述者见闻、性格、智力等的局限,有些事情的真相以及主要人物内心深处的东西,只有靠上面提到的主人公自己的话语来揭示,如果这样的话语写得过长,就可能冲淡基本情节,并造成叙事呆板等弊病。
以上三种视角都是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在文章里出现的是“我”或“我们”,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就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向我们讲述自己的小学时代和蔡老师的故事,这样写亲切感人,突出了真实感。
2、第二人称视角。所谓第二人称叙述就是文章中频频出现“你”的称呼,作者采用这种称呼有两种情况:一是把“把读者置于叙述者的对面”的视角,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用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使读者亲切、自然。二是“让读者旁观,面对写作对象”的视角。如朱自清的《给亡妇》,把已经逝世的妻子为“你”,采用虚拟对话的方法,把叙述对象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由历史变成现实,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采用第二人称视角,如同面对面的交流,便于抒情,便于沟通,可增强文章的抒情性,使记叙更加精彩,使文章显得更加灵动。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篇写老师的优秀作文:
【投影“同龄人作品”】
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
张玲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你在天堂里是否会回忆起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而我,每天都难以用阳光来冲淡对你的记忆……
夏的脚步刚刚退去,秋风便悄悄地接踵而至,吹开了满山黄灿灿的山菊花。而你,此时随秋风带花香飘逸而来,如秋风般轻盈。从都市来却不带来市井俗气,如花香般,在这山野里显得与众不同。于是,自那一刻起我便深深地记下了你,通过接下来的生活,更让我再也忘不了你。
走进教室,一切如梦,闪亮的你竟和我梦里的一个样子——微笑着站在讲台上,用指尖轻轻地点着眼镜。从那架式里透出师者的仁慈,我只是默默地从眼角里偷着看你。
当夕阳落下的时候,你走到我身边,用大山里从来听不到的普通话和我攀谈:“马俊宏?你是叫马俊宏吧!”我羞涩地低着头,两只手不停地搓弄着衣角,从唇边勉强挤出来两个字:“是的。”你装着很生气的样子:“我是老虎吗?就那么可怕吗?抬起头来。”我怯怯地抬起头,心里不由地想:糟了,惹新老师发怒了。而当我抬起头才发现,有一双微笑着如野菊花般温柔的眼睛在盯着我打量。接着,你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对了,就应该这样,男子汉要有闯四方的大气,不要见个陌生人就害羞,那不就成了小姑娘了吗?”我望着窗外怒放的野菊花使劲地点了点头。
于是,我便将你和那天的夕阳,那句话,那片野菊,深深地刻人脑海。从那以后,我时常把它忆起,连成一串串浪花……
在我人生的海洋里,本来毫无波澜,更别说什么理想的彼岸。是你,让我拥有了理想的海岸,是你,教我如何撑起远征的帆……
清晨,你轻轻地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深思了一会儿回答说:“我要做鲁迅一样的人。”你,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微笑着对我说:“中午,你到我办公室来。”
中午,终于到了。我走进你的办公室,你说让我写一篇作文。于是,很久很久以后,经过我的东拼西凑,一篇不成体的作文诞生了。我得意地捧给你看,你先是皱了一下眉头,山菊般的忧郁堆满了脸,然后,又扬起眉头,用那带着山菊花香气的话语鼓励我,在我那千疮百孔的文章里瞪着眼睛寻找闪光点。你一句句的鼓励如海风,激起我人生理想大海里的一串串浪花。
然而,好景依人不常在。当我们在斑斓里走过两年之后的一天,你却带着大山的眷恋,带着野菊的清香,悄然逝去……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2004年的一天,傍晚的雷声隆隆,劈天而下的闪电捎来了关于你的噩耗——你山菊般的容颜在酒精的麻醉中苍白,你高洁的灵魂在酒的浸泡中飞入了天堂。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喝的如此沉醉。是在逃避上天对一个大学生不公平的安排吗?不,不是!我知道你是深爱着这片大山的。我知道你是在为山菊的灿烂而把酒欢歌的,是你的歌声涌过了你灵魂深处,悄悄地你长了翅膀,在花香的簇拥中升入天堂……
你走了,不知怎么了,我竟忘记了悲伤,只是为我不能与你一同回忆曾经的拥有而哭泣过。你走了,而我的记忆永恒,每一天,当我看到夕阳,我都会想起山菊般的你。
我为什么总是想起你?因为每天的夕阳依旧,因为每年的野菊依旧,因为……
【简评】这是一篇用第二人称视角写老师的文章,全文把叙述对象老师称“你”,用虚拟对话的方法让历史成为现实,抒发了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显得真挚、动人,情味浓厚。
3、第三人称视角,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记叙的,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
第三人称视角包括“全知视角”、“半知视角”和“借人物的视角”三小类。
“全知视角”也就是叙述者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他全知全觉,而且可以不向读者解释这一切他是如何知道的。
“全知视角”,叙述者全知全能,他想办到的事,没有办不到的。想听、想看、想走进人物内心、想知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任何事,都不难办到。因此,这种叙述视角最大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视野无限开阔,适合表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题材。其次是便于全方位(内、外,正、侧,虚、实,动、静)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另外,可以在局部灵活地暂时改变、转移观察或叙述角度,这既多少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又可使叙事形态显出变化并从而强化其表现力。叙事朴素明晰,读者看起来觉得轻松,也是它的一个优点。至今仍有影响力。
但这种叙述视角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它经常受到挑剔和怀疑的是叙事的真实可信性,亦即“全知性”。再者,这种叙事形态大体是封闭的,结构比较呆板,时空基本按照自然时序延伸扩展或改变,缺少腾挪迭宕;加之是“全知”的叙事,留给读者的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迫使读者被动地跟着叙事跑,这显然也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一句话,全知视角可以让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不受个人角度的影响和限制,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事件、人物、细节全悉掌握,还知晓人物心理活动,可说出书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如《项链》《边城》等。
“半知视角”指的是虽然用第三人称,却没有写人物的心理。
“借人物视角”就是借助叙述中的人物的视角来记人叙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就是借林黛玉的视角来写贾府环境与人物的。
总而言之,采用第三人称视角,优点是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叙述者的视角比较宽,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了解过去、预知未来,还可随意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可以自如地反映人和事的多个侧面,也可以抓住某一个角度深入开掘立意。
但正由于作者获得了充分的叙述自由,这种叙述方式容易产生这样一种倾向:叙述者对文章中人物及其命运、对所有事件可完全预知和任意摆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地意识到,叙述者早已洞悉故事中还未发生的一切,而且终将讲述出读者所需要知道的一切,因此读者在阅读中只能被动地等待叙述者将自己还未知悉的一切讲述出来。这样就剥夺了接受者的大部分探索、解释文章的权利。
在写作中,往往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合用,如魏巍《我的老师》《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或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合用,如《祝福》,还存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合用的情况。
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人称,我们要注意如下三点:
1、不能频繁更换人称;
2、更换时要交待清楚,不能随意打断叙述的线索。
3、人称视角是为叙述服务的,人称的使用,要便于处理材料,要利于表现主题。人称视角的使用,要事先通盘考虑,使用单一人称,要注意贯穿文章始终。若使用多种人称,要做到前后统一,不杂乱,不冲突,不能读者带来理解困难。
狭义上讲,记叙的角度还指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和“切入点”。狭义的记叙角度,就记叙类文章而言,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凸显事件的启发意义。
若要写“园丁赞歌”,就需突出老师的个性特征和思想风貌,常见记叙角度有如下一些:
1、写老师的眼睛。
2、写老师的手。
3、写老师的作品
4、写老师的办公桌
5、写老师的记心与忘心
6、写老师的孩子
7、写老师的衣着,老师很会打扮,很爱美,每天总让我们感受到青春活力。等等。
从以上我们应该明白,在选择记叙角度的时候,可以选择正面反映,也可以选择侧面突破。正面展开的文章,有着丰富的材料,显得气势雄浑;侧面突破,以小见大,以近写远,旁敲侧击,有利于表现人物。
(二)如何选取记叙的角度
1、在掌握三种人称视角优长与不足基础上,根据主旨与表达效果选择广义的记叙角度:
真实、亲切、动人——宜用第一人称
对话、交流、抒情——宜用第二人称
全面而深入地写人——宜用第三人称
有时,回忆性文章,可灵活运用两种以上人称,但要注意:不能前后不统一甚至要出现矛盾,以致让读者费解。
2、从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凸显事件的启发意义方面考虑狭义角度的选择。狭义的角度就是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和“切入点”。
选择“着眼点”“切入点”的基本原则:小、巧、新、奇、深。
角度小——利于写细,写具体,也便于把握
角度巧——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体现结构美与艺术美。
角度新——不拘一格,独出心裁。
角度奇——曲折动人,耐人寻味
角度深——小中见大,滴水见太阳
讨论: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自己确定主题,自拟标题,从学生、清扫女工和教授自己三个不同的视有来写这个教授:
国外某护士学校开学的第二个月,教授给学生们来了个突然的小测验。试卷的最后一道题是这样的:“每天清扫学校楼道的女士叫什么名字?”面对这样的试题,学生都感到很奇怪,教授怎么会出这样的题目?清扫学校楼道的女士尽管大家都看见过,可她叫什么名字谁也没有问过。下课前,一个学生问教授:“最后一道题是否记分?”教授肯定地说:“在你们的职业生涯中,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重要的。他们都值得你们去注意、去关心,哪怕仅仅是微笑一下,问个好。”学生们都说:“这是一堂令人刻骨铭心的课。”
明确:
主旨:每个人都很重要(尊重敬爱每一个生命)
角度一:学生视角,宜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将教授精神品质写深写透。
角度二:清扫工视角,宜用第二人称,表达清扫工的感激,肯定教授的平等待人
角度三:教授视角,宜用第一人称,表达爱的思想,传达护士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