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加载第十九章
书接上文,上文书说到任服远虽有些冒险但在韩进的协助之下总算是给张家祖父看好了病。
张家留下众人吃饭住宿这些闲事不再细表,吃罢晚饭之后任服远说想到院子里独自清静一下,临出门之时看了一眼韩进,韩进明白这是义父有话要问,等任服远出门之后也找了个借口跟了出来。
父子二人走到一处无人之处,任服远抬头看了看满天的繁星又将目光看向韩进,韩进知道自己应该有个合理的解释,“义父,您今天所用的救治之法应当是先祖任荣所留吧?”
任服远点头道:“正是,莫非你也看过?”
韩进摇头道:“义父,进儿以前没有不知此法,只是看义父救治之时两次针炙觉得对治疗效果增益不多,想来这针炙还要配合他法,进儿因故在施针之时可以发出内劲,急切之中就试了一下。”
任服远诧异道:“内劲?这世上还真得有以内劲来施针之术?看来先祖任荣也是得到了此法的,可是家中并未传有内劲之法啊?”
韩进跪下给任服远磕头道:“非是进儿对义父隐瞒,进儿实在是有难言之苦。”
任服远伸手将韩进扶起说道:“进儿何必如此呢,义父也并未对你隐瞒此事生气啊,义父知道你定是有苦衷的,只是有些不解。”
当下韩进将方俊传心法之事说出,任服远道:“进儿,这是你的一番造化,看来先祖任荣也是得到类似的心法,也和你一样不能传给他人,可惜了。进儿,既然立下誓言,自当遵守,今后在人前不得再提此事,你有内劲之事也莫要轻易泄露出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父子二人回到张家屋内休息此处略过。
次日一早,大同城内众人返程,张家众人一路相送到村口,感激之语不断,并将乡下各种特产给带上,任服远再次提醒张家给老人调养之法,这才起程出发,约好下月二十日正式娶亲。
这回得路上众人不再匆忙,到得浑源州城之时,车把式小武哥提议众人可以绕到应州府去看一下应州的木塔,说虽然会多绕个七十多里的路,但是不必再走山路,这一路都是平坦的官道,任方等几个少年大加赞同,几人从书中对这应州城的木塔倒是有所听闻,这有机会实地参观自然是大喜过望,任服远等人也就依着向应州城走去。
果然这一路平坦,众人的速度也快了不少,到了巳牌时分也就是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众人已经离应州城有大约五六里的地方,远远望去,只见一座八角型的高塔映入眼帘,甚是壮观,任方几个少年更是兴致大来,呼喊着加快速度。
这应州城的来历有说法是雁门龙首两山呼应而得名,但更多的解释是说佛经有云佛陀圣物“上应天道,下应群萌,实为应地”,而在这木塔之中就供有两枚佛牙舍利,这就是所谓应地之说,此处自然就叫做应州了。
众人打马如飞,来到应州城,放慢速度进入城门,在车把式小武哥的带领下向城内西北方向走去,众人到得山门之前,寺门上大书“佛宫寺”三个大字,这便是木塔所在的寺庙了。
众人下得马来由小武哥看着车马物品等,移步进得山门,却是看到这佛宫寺占地甚广,宽阔的广场中央便是闻名宇内的木塔了,这塔八角形状,高达数十丈(按现在测量塔高67.31米),看着为五层六檐的结构,按照小武哥的说法实际上是九层,因为里边有暗层,外边的飞檐之上挂有风铃,微风吹过,叮咚做响,很是悦耳。
外边游客不多,偶尔有些善男信女前来上香还愿,众人进得塔门,里面仅有一位僧人静坐,看得众人进来轻轻敲动面前的法器以示欢迎,之后继续端坐默念经文。众人仰望面前四丈多高(11米)的佛祖造像,佛祖面目端庄、神态怡然,仿佛望着远处的芸芸众生,众人依次跪拜,旁边僧人再次敲响法器以示答礼,任服远、李春、雷同三人取出散碎银两投入功德箱内,僧人更是起身答谢。
僧人问道:“几位施主可是第一次来我这佛宫寺?”
任服远答道:“我几位以前倒是来过,几个晚辈未曾到得,今日随行从大同到恒山走亲,听闻这佛宫寺释迦塔之名专程绕道而来参拜。”
“看几位小施主读书人的样子,想必以前定从书中听过这释迦塔之名吧。”
任方答道:“确实在书中看过,但是以前没很注意,今日亲临宝塔,大感震撼,还请大师讲解一番。”
僧人合什道:“小施主,客气了,相逢即是有缘,贫僧便给诸位说说这释迦塔吧。”
听了僧人的介绍,众人知道此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到了此时已经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此塔全部采用红松木建成,据说所有木料有五百多万斤,而且建筑之时未用一根钉子,全部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确实为天下奇观。
众人谢过僧人的讲解之后拾阶而上逐层观赏,这塔每层都可出到外面,外面设有栏杆,凭栏远眺,每一层所观风景各有不同,四处悬挂着历代名人所题的匾额,诸如“天下奇观”、“峻极神功”之类确实将此塔的巍峨描述出来。
众人一路上得最高一层,凭栏而望却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觉,只见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直到众人返回塔下还在感慨着这应州木塔的雄壮巍峨,众人又到后院的大雄宝殿之中上香参拜,之后虽流连忘返但也只好与僧人道别出得寺门重新返程。
这一篇到此,欲知后事,且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