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品德与社会》的理想课堂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人曾这样概括新课程的理念下的理想的课堂: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一句话,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也有的学者提出,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
我认为,品德与社会课能首先成为理想的课堂。因为这门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门课程的基础是儿童的生活;这门课程的追求是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因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这门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可以说,无论教学内容,还是评价内容,都呈现了开放的空间,为创设理想的课堂奠定了客观基础。
但是,学科综合性的要求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兼教数门课程的现状令课程实施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实践证明,认真实施本课程对孩子的发展非常有益。
老师怎么实施这门课,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课堂乐意向不确定性开放;每一堂课成为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一、加强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不强是我们走向新课程中所必然会遇到的。首先,与以往的社会课、品德课不同,品德与社会的目标是多维的、综合的。它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几个方面的分目标,但实际上这几个目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想办法去了解,就获得了有关这事物的知识和技能。在这过程中,儿童对这事物的兴趣、情感态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的各种习惯等几个目标的达成是同时进行的。
其次,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我们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再加之,我们的这门课程提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所以,不少教师反而有些把握不住教学目标了。
例如,一位老师上《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课。该课以及该课所在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不相同;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这个目标很重要,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一社会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前面部分都做得非常好,通过学生根据同学的特点猜猜他是谁,让学生根据相同的圆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给相同的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等活动,由此扩展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外貌不同、性格不同、思维不同、审美不同、价值观不同,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研讨氛围。然而,很遗憾老师没有在这氛围中继续深入引导学生探讨:“我们该怎样对待别人的不同?”这一目标话题。教学就此结束。像这种情况就没有很好地落实目标,或是目标的落脚点没有找好。
那该如何来加强目标意识呢?结合教学,我想提出以下四点:(1 )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2)把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弄清单元目标的落脚点。( 3)备课的时候,可根据课标和单元的目标,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教学目标。(4)教学中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5 )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老师要及时根据目标灵活处理。这样,既可以生成新目标及时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总之,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比如,一位老师两次上《我是谁》一课。两次都设计了让学生上台来模拟生活中的不同角色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人在不同的环境是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利和责任。在第一次上课时,老师让一部分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说:“请大家认真看,然后来评评谁表演得好?”。第二次教学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她是这样对学生说的:“他们在台上表演的时候是什么?”“演员”“你们这时候是什么角色?”“观众”观众有什么义务和责任呀?“认真看,尊重演员的劳动。”“好的按照你们说的去做”。很显然,老师第二次比第一次的目标意识强多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引导,每一个活动,甚至是组织教学环节都是紧扣目标来进行。
因此,我们的教师需要认真负责地确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不是简单地读懂了教参文本上所提示的目标,而是要内化它。其次,明确目标是整个教学的导向。脱离目标,或者说目标落实得不够深刻,就必然无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学也必然会停留在浅表层次,无法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
二、认真解读教材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课与传统的思品课所呈现的方式完全不同。
从教材的编写上看,思品教材是以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向学生讲明一个道理,学习一种精神,是启发学生对问题和人生进行思考。所选材料存在滞后性,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而新课标下的品德与社会课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在很多方面,让老师产生了困惑。特别是“怎么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这是一个难点。这涉及到教师如何解读教材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第一,教材是范例,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要搞清楚教材给了我们那些信息,分别提示的是什么,要展开什么样的话题进行讨论。
例如,人教版三上第 29页中的“成长手记”这个范例,就是想通过一个孩子的作文反映学种花生过程中的收获体会(快乐的心情、增长的知识)。它的示范作用是提示我们要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寻找自己成长过程中曾学会一样技能的收获体会,而不是要我们人人去写作文,个个去种花生。
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教材。特别是体验性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具体性、生活性和本土性。所以,解读教材时,需要教师的着眼点是儿童这个主体,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
第二,教材留有空间。它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提问、句子省略及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要结合教材,搞清楚留出空间的目的是什么,我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
例如,人教版三上第 13页中画画学校中的最美的一角,完成画不是目的,这不是一次纯粹的美术作业。而是通过寻找、发现的过程,倾注对学校爱的情感,释放孩子们对学校爱的独特感受。第8页关于《我的家庭小调查》访问提纲中的省略号就是留给学生的空间:设计什么问题,怎样设计,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旨在让学生去讨论、思考。
可见,教材对儿童来说,是开放的和生成的。教材,不再仅是用过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
第三 ,教材和师生的关系,是一种意义关系,也是 一种对话关系。教材文本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儿童和我们的儿童一起要面对的和思考的。我们的孩子在分享教材中的儿童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在激活着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认识孩子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提升。
三、善用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求我们应当促进学生去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的生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使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就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一 ) 开放式的教学策略。 开放式教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将课程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体系,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和完成教案,而是用教材教和创造性教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适时变化的。
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听懂”学生的每句话。这里的所谓“听懂”,是不仅要知道学生说的是什么意思,还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要分清是没有弄清事实乱说,还是没有根据地瞎猜;有没有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还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清楚了,但和成人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曾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次上《自然》课,老师让学生观察泥鳅。大家都说看见了泥鳅有什么。有一小孩子也举手要求发言,老师问他发现了什么,他说:“我看见泥鳅在放屁!”同学们听了都哄堂大笑起来,于是老师怒不可遏地把这个学生拎出了教室,其实,这个学生的确看见了从泥鳅的肛门处冒出两个小气泡,教师实际根本没有了解清楚学生说的是什么意思。
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对学生提的看法认真思考,并与备课预料情况进行比较,如果出现预料之中的情况则按预先设计的对策教学;如果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要思考是否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即使偏离原来的目标,也要跟学生思路走,生成新的问题“生长元”。这样的课堂可能要花上一两课或更长时间,但这是值得的。如果学生的看法没有价值甚至越轨,且这一问题又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就不能跟学生走。此时,不能生硬地否定学生,也不能用“我们以后再研究”,或“课后看书查找”来搪塞,而要通过确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考。
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刘默耕先生讲的小孩认识骆驼的故事对人不无启示。小孩子先认识“大马”,后来在电视上看见骆驼也把它叫做“大马”,慢慢地看得多了,才发现骆驼和“大马”不一样,背上有两个“大拱包”,再进而发现它们的身材、头、尾巴、颈子都不一样,于是就把它们区别开来了,这样,通过用原来的马的知识同化了骆驼的知识,才认识了骆驼。“大马”虽然是“错话”,但是这“错话”正是他认识骆驼的基础,这种认识不仅比按照成人的理解给他讲什么是骆驼、骆驼和马有什么不同要深刻得多,而且多经历了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行获取知识”的学习。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许这堂课会热热闹闹,但因缺乏目标,也会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作为教师则要有动态生成的观念,科学而艺术地融合“预设”和“生成”。唯其如此,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成为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才充满生命的气息。
二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时空的开放,过去我们将教学局限于教室,使教与学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场所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室,应当让学生走出教室,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从教室扩展到家庭、学校、社区、田间、工厂及其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让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进行探索和研究,并让学生把在社会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带进课堂进行讨论。
三是教学内容和结果上的开放,即教学内容应当是丰富多样的,能满足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选择。在学习结果上,既可得出统一认识,也可保留多种意见。
(二 )活动化的教学策略。活动化教学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
在教学活动方面,现在问题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是老师们的一个困惑。有时候我们去学校听课,感觉一堂活动课上完以后,人很累。所以,活动的设计及其有效性是一个问题。现在,似乎存在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好像不设计活动,就不是新课程了。
的确,读懂了教材,应该怎样来设计教学中的活动呢?我认为设计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紧扣教学目标。 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谈过了,就不在细说。
第二,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向谁学》这课时,就设计了一个“外出参观方案设定评选”活动。在学生学习这课以前,学校大队部就搞过这样的活动,所以老师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一个方案评选活动,学生熟悉方法而且很有兴趣。在学生对一个个方案评选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我们要向生活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
第三,活动设计要注意还原生活。不要简单地只从表现形式上去模仿教材中提供的参考活动,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要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设计活动时要还原到学生生活中去。
如,一位老师在设计《我们的学校》这课的教学活动时,没有用教材中提供的下棋等活动,而是用本校的花草艺术节、科技月等学生生活中的活动材料,来设计教学中的活动。
第四,活动设计时,要预设活动中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因为同一个活动,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问题,老师要尽可能多地预设会产生的新问题。
因此,在实施活动化教学时,我们要注意:
( 1)活动的必要性。确认是否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设计,对不适宜开展活动化教学的内容不强求采用这一形式;
( 2)活动的目的性。活动是需要符合目标,但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我们通过活动体验的分享,是要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现在不少老师偏于活动的形式和手段了。例如,在上人教版三上“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课时,学生给没有颜色的鲜花涂上了颜色以后,都贴在了黑板上,老师叫学生说说这些鲜花,一位学生说“五颜六色”,一位说“各式各样,”……最后一位学生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老师立刻便表扬她:“说得真好,把掌声给她。”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语文课的的词语比赛,是要通过给花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而学生回答老师的答案也不一样,恰恰说明他们的感受也不一样,由于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目标意识不明确,所以他的表扬使活动的目标没能很好地达成。
( 3 )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
( 4)活动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活动化教学要注意考虑实际的环境与教学条件的匹配,因为有的活动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应当根据具体的物质条件和实际环境进行选择;比如说,教材上提示的一些活动,我们不一定照搬,但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借用其形式、方法,或者借用其内容,改变形式和方法,易于操作。
( 5)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因为,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非常重要,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教育的指导者、场景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评价者。
(三 )对话式教学策略。对话式教学策略是在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围绕着教材提供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话题和范例,在教学时,我们要尽量凭借这些话题和范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调动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与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感告诉学生。例如,一位老师在上“我爱我家“这一课时,她就带上了自己九岁时一家人的照片,和孩子们一起讲述家的故事,家的点点滴滴。这时,她已经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把自己的感受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师生一起融进了感人的课堂氛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一位老师在上“规则在哪里“这一课时,她与学生一起收集资料,共同活动,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学生也倍感亲切。这两个例子中,教师不仅是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也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没有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说教,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收者。而是把自己真正地作为课程的资源,与孩子们同学习、同体验、同探讨。构建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心理的支持,师生共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所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一教学策略使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真理的占用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和老师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和对话的过程。
总之,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师生在教学中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使教师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的开发者转变。
四、转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施要求实现学生的三种学习方式。
(一 )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和有主见地学习。“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重视用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认识社会,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思考和选择,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对生活和社会问题进行个性化理解。特别是在涉及个人体验与判断的问题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不把既定结论强加于学生。教师要把思考的权力和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不用既定的结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
为了给课堂带来鲜活的知识和无限的生机,我们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发动他们搜寻学习资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自己的眼发现、自己的手找寻、自己的脑辨析,从而真正摆脱教材和教师的束缚,自主地拥有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例如,在《我爱我的家》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前向父母了解了家人辛勤养育自己的故事,找寻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实物。在课堂上,学生向大家展示了这些照片和实物,讲了这些感人的故事。从这些亲身感受中,学生自然而然了解到父母家人对自己的爱,得出我们也要爱父母长辈。
(二 ) 让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的学习,它强调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小组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或研究性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的成员应当恰当地分工,搜集资料,相互讨论交流。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感觉到与自己不同的体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事、物,学会与人的交往和沟通等。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我们的学校》时,在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个合作学习小组,由组长带领各位组员收集、选择、处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汇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和组内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筛选,取长补短,并设计了讲解、展示、表演等汇报形式,效果就比个体学习要好得多。
(三 ) 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不能淹没儿童的天性。我们要大力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景,一个案例,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采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探究、体验、领悟与表达,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和提高。当然,让学生自主探索,也可能意味着学生要面临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一过程将成为人生发展中的一种丰厚回报。探究性学习对小学生来说,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作铺垫,没有基础的探究性学习,其效率必然是很低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探究性学习时,要重视学生的已有水平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比较多:我这里只谈谈在我们教学实践中运用比较多的调查学习法。我觉得老师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调查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不要一成不变地按照书上的调查表来使用;二是调查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因素。
当然,我们要注意避免“调查内容教师设计好,学生只是被动执行”这种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没有确立问题意识。儿童还未产生“为什么”“怎么会成为这样”这类问题和疑问,就开始了调查活动。也就是说,在调查学习开展前,尚未充分培养儿童探究的好奇心。希望教师在重视儿童的调查活动和体验活动的同时,重视由活动中生成出的问题、疑问和发现。让儿童在调查中学会思考。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教师要帮助儿童学会探究性学习,渐渐地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能积极关注,自主地观察和思考,形成具有社会性的思考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还促进他们发展成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的公民。同时,要根据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水平,进行学习研究方法的指导。
总之调查学习方法的运用,要注意它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五、开发课程资源
我们现在强调生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不少老师都能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捕捉教学资源。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我和规则交朋友》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规则,并且自觉地遵守规则,让学生从“要我遵守规则”转变为“我要遵守规则”,从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对学生道德的引导,进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整合,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将学生家长作为教育资源引进课堂,带领学生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例如带学生采访家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规则,爱吸烟的家长说:“不能在车上吸烟。”经常出差的家长说:“买车票要排队。”……这样,教学空间就得到了拓展,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学校与社会得到融合。此间教师完全以一个活动的引导者身份出现,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关心身边事物的态度,这也是这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
一位教师在教学《我是谁》这课时,一开始,就以教师问的“我是谁”来打开话题,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紧接着教师又提出“除了我是老师,我还有可能是谁”这样的问题,并出示老师在不同场合的照片,这样就让孩子们明白了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角色,为下面的教学打下铺垫。由于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因此丰富教学内容。
还有,在去年全国小学德育优秀研究成果评选总结颁奖会上,观摩的十余节课中,有不少教师很善于挖掘课程资源。如在上《不一样的你我他》时,一位教师利用借班上课的优势,把自己作为课程资源,开课前,用“你们发现我和你们班主任有什么不一样?”来直接导入活动,给孩子一种新奇的感受。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让孩子们交流自己调查的生活中人与人有什么不一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如;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学校生活,回忆上学以来,班上有哪些多彩的小星星。这些话题都是孩子们经历过、熟悉的事情,孩子们说起来津津乐道,充分体验到人与人的不同特点。
又如上《春天的故事》的教师不仅让孩子们从深圳、家乡、自己家庭的发展方面感受“改革开放”,而且,充分利用来自全国各地的听课教师这一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孩子们现场采访听课教师,将品德课堂的空间无限地扩大。
另外,正确理解这一点,也有助于我们处理教材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适用问题。因为我们关注生活,这本身就超越了城乡差别,我们的差异在于生活的多样化,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是我们的生活世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生活中,引领儿童走向更美好的生活,从小过有道德的生活。
如〈我生活的社区〉,让孩子们了解城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六、打造评价尺度
课堂教学是否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高涨还是消极,学生的主体精神能否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之上,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去设计、引领、组织和强化,而教师的评价语言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评价语言用得好,它对于实施或调整活动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相反,评价语言不当,有可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出现思想、行为偏差,甚至使课堂教学失去目标,走上歧路。
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从学生的反馈情况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好的、差的、正确的、错误的点滴信息,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使自己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播者,价值观的引导者,更能成为学生心目中“伟大的设计师”、“科学的法官”和“爱的化身”。为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着力点”
教师只有对活动目标吃透了,紧紧扣住活动目标,找准评价语言的“着力点”,将设计的活动做实、做透了,活动才能扎实有效,不然,将事与愿违。如某老师在上《父母的疼爱》一课时,由于孩子父母没能参加这个活动,为让孩子有一个倾吐心声的机会,老师设计了录音活动----孩子们上台,对准录音机,唱唱、说说、演奏一曲等。学生走上讲台,面对着录音机,有的弹了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有的唱了一首《好爸爸坏爸爸》,有的还即兴编了一首赞美母亲的诗,老师不住地给予他们掌声鼓励、表扬,孩子们表演得更起劲了。无疑,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强烈情感,表达他们的真挚愿望,意图是好的。但在学生上台录音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没有切中活动目标进行,只是不住地表扬学生表演的过程,使学生忘记了录音机即是父母的“眼睛与耳朵”,他们没有产生对着父母说话的那种心灵渴望沟通的欲望,老师的评价语言使他们希望得到的是更多的赞美和掌声。
由此可见,评价不当,有时会造成教学失效。
2、关注“变化点”
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地进行精辟恰当的处理。还是在《父母的疼爱》一课教学中,老师布置了课前小调查,让学生记录父母在一天中为自己做的事情。课上,学生纷纷拿出调查表,有的学生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其中还写到了“早晨上学,妈妈为我背书包”,“中年吃饭,爸爸帮我盛好饭,夹了我最爱吃的鱼……”他确实搜集得很翔实,内容很多,老师表扬了他调查工作做得细致。再看那些调查表上寥寥无几、所填内容较少的同学,似乎被老师冷落了。这位老师及时应变,当场设计了应对的问题:“是不是父母做的事越多,就说明他们越疼爱自己呢?请同学们做一回小小辩论家,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这位老师及时地关注到了课堂中出现的认识偏差,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在一场生动活泼的辩论中,观点越辩越明,“疼爱”与“溺爱”的不同在此有了鲜明的答案。
我们看到,在课堂出现分歧之时,教师并不是片面地去否定学生,也没有把道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做到了及时应变,巧妙点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辨析观点,这正是教师恰当运用评价语言,化“腐朽”为神奇的最佳契机。
3、捕捉“生长点”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他的评价语言应具有强烈的启迪性,他会通过巧妙的语言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捕捉课堂上生成的宝贵资源,并将这一资源纵向挖掘开去,让它“熠熠闪光”。
如在《父母的疼爱》这节课上,老师请来了家长与学生一起上课,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家长与孩子对话的交流形式,爱的主题音乐在这节课上不断流淌,到处可见情真时的泪水,意浓时的微笑。这时,一名父母离异的孩子伏在课桌上痛苦失声。老师走过去,轻轻搂住他的双肩,温柔地说道:“老师知道你心里的难受,虽然爸爸妈妈不在你身边,但我们是一家人,你愿意让老师和同学拥抱你吗?”孩子激动地点点头,擦了擦眼泪,老师给了他一个最温暖的拥抱,于是,更多的同学去拥抱他,或者送给他一句话,或者跟他拉拉手,这个孩子感受到了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对他的友爱。老师并未按照自己的教案上下去,而是就从这个孩子人手,引导他认识到父母虽然离异了,却还是爱着自己的;爷爷奶奶更是给了自己许多的关爱与呵护。在这节课上,这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得到了特别多的关爱,收获着满满的幸福。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教人化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深处。”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设计的教案,应该及时地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用“语言”这把激情的钥匙,打开学生的心门,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有生命力的。
4、呵护“闪光点”
曾看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母亲悉心教育孩子的事。她的孩子最近上学总是迟到,老师找到了他的母亲,母亲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临睡觉时问了孩子:“告诉妈妈好吗? 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每天都去看,结果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陪他去看日出,这天孩子没迟到。傍晚,孩子放学回家,看到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手表,下面压着一张小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这位聪明、伟大的母亲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着孩子生命中的那一点点亮光。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如果也能像这位母亲一样,把爱的阳光洒向那些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并从那些人身上找到哪怕只有一丁点儿发亮的东西,用百倍的爱心去关心、呵护它,课堂就一定能注入澎湃的激情,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就会被唤醒,教育的功效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课堂上多种教学活动的展开,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能力,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和创造生动有效的评价语言。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积极地看、用心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思想、作为,抓住关键的环节,抓住各个有利时机,采用适当的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使课堂成为促进学生体验生活、完善自我的学会生活的大舞台,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