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民俗反而很冷门?国家级非遗中的“传统七夕”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七夕节已经从各个角度聊过了,所以今年打算回归起点,聊聊传统中的七夕

可能有人会疑惑,传统七夕不是也聊过吗?而且我们都看腻了,毕竟即便我这个号不聊,也有别的地方每年都会翻出来说一下的。就算看了没记住,也多少混了个眼熟吧,怎么还要聊?不不不,其实大多数我们聊的是历史上的七夕。大家回想一下,是不是说的都是古人如何过七夕啊,而不是我们如何过

七夕节在2006年就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介绍是比较常规的。但在后来的第二、三、四批里都补充了“扩展项目”,这些都是地方性的七夕节民俗,让这个节日在非遗保护层面变得更多元丰富。我们要介绍的也正是这些扩展项目,都十分有特色。

西和七夕 秦地活化石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等地的七夕节习俗,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当地的七夕十分盛大,从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夜晚开始到七月初七的晚上结束,长达七天八夜。资料上说,惟有这个地区的七夕节是这么长的。

西和乞巧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农历六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晚开始,至七月初七日晚结束,前后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当地最有特色的是会唱“乞巧歌”,几乎上面印文里提到的各个活动环节/仪式都有歌舞参与,加上本身的祭祀属性,整体的模样颇有上古遗风的感觉。所以,西和七夕也被称作七夕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不过尽管西和七夕如此别致,但可能是地理的关系,学者在梳理文献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早于清代的记载,并且清代的县志里也并没有提到有如此盛大的仪式和漫长的活动周期。也就是说,它在文献的世界里,几乎就是查无此俗的

西和七夕民俗的发现与整理,得益于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逵夫。

他本身就是西和人,不过专业是先秦文学,所以他以牛郎织女故事的文学角度为切入口作了大量的研究。我们都知道,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密不可分,之前也写过《牛郎织女为什么还没分手?这该死的传说,你们竟然觉得是爱情!【七夕后特辑】》,研究这两个人物来源和故事发展,对于七夕节俗的考察也密切相关。

赵逵夫认为乞巧习俗与秦人传说有关系,而织女的原型则是秦人始祖女修。七夕虽然很多地方都过,但一般只有七夕当天晚上才有活动,但西和不仅时间长,而且会供奉“巧娘娘”,这种地方特殊节俗可能发端于更古老的时期。

非遗的保护其实离不开发现与整理它的人,赵逵夫的研究让西和七夕得到重视与保护,最终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石塘小人节 宋人遗风

浙江省温岭市石塘箬山一代的七夕民俗也有活化石之称,但更多地是保留宋代时期的风貌。这个地方的七夕与一般我们称呼“女儿节”不同,在当地就叫做“小人节”。“小人”在方言里就是小孩子的意思,所以这在当地是专为1-16年的孩子所设的节日

民间传说七夕是七娘妈生日,16岁以下儿童祭祀七娘妈祈福。16岁是孩子长大成人分界线,以后不再参加祭祀,因而这一活动在当地称做“小人节”。

尽管温岭属于浙江省,但由于当地原住民是从闽南迁入的,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因为环境封闭而被保留下来的闽南习俗。所以在考察民俗的时候,学者也提到在台湾部分地区有类似的民俗存在,当供奉“七星娘娘”,认为其可以保佑孩童无病无灾。但就民俗的丰富程度,石塘远胜台湾。

但七夕节又是怎么和小孩子扯上关系的呢?其实七夕与娃娃的关系,在宋代时期就很常见了,之前就写过《人家有情人,你可以有娃娃啊!| 写不腻的七夕特辑》。宋人七夕节时拿来叫卖、装饰的娃娃叫“磨喝乐”。傅芸子写过相关的考据文章,认为它是佛经中“摩侯罗迦”的略语,是天龙八部之一。但实际上,不论从外形还是意义上,摩侯罗迦都和磨喝乐相距甚远,这显然就是佛教进入中国以后被重新塑造、重新赋予意义后的产物。相传,摩睺罗迦出世后6岁就得道成佛,这或许就是它被神化又萌化的原因所在吧!

虽然西和七夕与石塘七夕的节日主角不同,但我看资料的时候发现它们都有着奇妙的期限感。在西和,只有未婚女孩才会参与乞巧活动,所以总有人无法参与下一年,而石塘就更明显了,人总会长到17岁的,也就无法继续过“小人节”了。而后,他们就会从节日的主角成为了旁观者,那些过节的日子也就会成为了他们生命里一段不断复习的记忆。

天河乞巧 岭南风俗

广州等地的七夕,估计不需要过多介绍。相比其他地区,经济发达的优势在风俗的宣传和传播上展现得十分明显。

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一带把七夕乞巧节称为“七姐诞”,又叫“七娘诞”、“摆七娘”、“拜七娘”,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清代末期,广州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等专卖女子用品的乞巧街市。

同样是可以追溯到宋代,但兴盛于清代至民国时期,大约也和当地的历史发展有关系。

当地的七夕节从七月初六的夜晚开始,会将各种瓜果供品、精品巧艺都陈列出来,家中(或祠堂)也会加以布置装饰,这样就成为了一个私人小展馆,可以任人参观。有的主人家还会请人吹拉弹唱,非常热情地接待访客。记载中,道光时期当地的乞巧之风最盛,豪门盛族会为了一个节日花费数百金。这个说法或许存在夸大,但很显然会为此花费巨大不仅仅是为了节日本身,更在于展示家族/村落的财力物力。

广州地区的手工艺也十分发达,所以各种奇思巧件也会陈列出来。民俗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如西和七夕可载歌舞,广州乞巧也可载手工艺。人类以献给神明的名义,充实着世俗的生活。

虽然广州地区的七夕节没有西和七夕那么长,但由于有展示与陈列的需求,前期的准备时间比较长,展期据说也会延续到七月初十,在各地中也算是比较长的了。

此外,由于广东地区在近代发展中的特殊性,尽管是岭南风俗,但随之传播到东南亚等地。民俗在民族认同中担任着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保护传承民俗,其实也是在增强民族凝聚力。

郧西七夕 旅游逆袭

湖北郧西的七夕是我找资料的时候最匮乏的一个,尽管它所有的资料都在说自己才是七夕的发源地。郧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直到2020年才摘帽,所以对于七夕的非遗招牌能带来多少经济拉动,它似乎比谁都迫切。

一则报道里提到,郧西投资6600余万造“天河景观群”,有广场、有雕塑,还有铜牛等等,而报告时郧西县财政收入近1个多亿。这种申请下一个名人,哪怕对方是女娲,然后大搞人造景观企图拉动旅游的做法,在十几年前十分常见。一些自媒体经常会去拍某地荒废的且奇葩的建筑或设施,大多数都是这个时期的“后遗症”。

天河旅游景区主景区位于郧西县城,郧西县城是一个4水绕城流、群山环野立的水乡山城,城区就是景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景区规划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北至土门镇金钗石,南至观音镇天河口,西至城关镇榆树关,东至城关镇大尖山。这里,佛、道两教和睦相处;天河、汉水交汇融合。这里,有神奇的牛郎织女传说,有世界最大的真武大帝铜像;

有世界最大的人造月亮、亚洲最大的铜牛、最高的织女雕塑;有缤纷迷人的彩虹桥、有亦真亦幻的时空隧道,有木鱼声声、香烟袅袅的玄鼓山道观,有穿城而过的小桥流水、天上的街市等景点近百处。

除了搞硬件,软件也要跟上,所以请明星来唱歌跳舞搞文化节,也是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我们不是搞经济的,无法评说这里面的是是非非。但一样请人,稍微分一点钱给学者多写几篇考证文章还是要的,毕竟你是挂非遗的牌子,不能让大家说起你来,啥也说不出来吧。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郧西七夕就连在国家非遗的官方网站上,介绍也都是空白的。

旅游市场再怎么有淡旺季之分,也不能一年就吃一天啊。郧西虽然通过搞“田园生活节”将它往乡村旅游靠近,“七夕”这个关键词又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至少那个广场的意义似乎也是被弱化了。

可惜旅游业的内卷很早就出现了,同质化的产品很难让人有兴趣。至少在这四个地区,郧西肯定不是最好玩的一个。它的不好玩,其实就在于它没能去挖掘自己地方民俗特色应该是是什么

七夕节作为一个很古老的节日,它的内涵是多元的,然而我们似乎总是很难真正去谈起“传统中的七夕”,这是我想写这么一个角度的初衷。

此外的原因,其一是传统节日尽管开始又被重视,但依然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由于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在很多地方几乎就是趋近于消失了,这不是谁的错误,而是时代发展必然结果。于是我们往往只能从书本或者网上去习得这些节俗,参照同一个百科词条、看差不多的评论文章,最终使得我们即便恢复传统节日也变得趋同

其二就是非遗了,尽管现在“非遗”进入了很多人的视线,但由于一些商业宣传上的需求,让很多人误以为非遗就是要我们去买去晒去社交。更不要说《“绒花”与“绒鸟”:早就在你懵懂的童年里留下过姓名》《骊歌行:“影视+非遗”是个什么财富密码?》里提到的,在宣传中模糊非遗之间的区别、传承人身份之间的差别。

第三,很多人真的总是混淆“历史”和“传统”。

反正就是以上这些想法,写了这篇返璞归真的“传统七夕”。希望我们跳出营销,跳出网络,重新去发现并珍视身边或远方的地方民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