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四经”所载山名多有误解------《山海经》系列研究
本人于《“不周山”名称新解》一文中,经过研究认为:“不周负子”非为山名,“不周山”得名以及“共工怒触不周山”之神话尽皆附会而成。“不周负子”当断为“不周”、“负”、“子”,实为“丕周”、“欠贝”、“子”三组名词,所指为“周”、“姺邳”、“商”三个国族,此三国族曾比邻而居,其地有寒署之水,有双山,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这个结论否定了“不周负子”传统作为山名的解释,而且经过我反复研究,认为整个“大荒四经”各个章节普遍存在着误作山名的文字记载。
在《“不周山”名称新解》文中,我已经提到《大荒南经》有载:“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文中“不庭”、“不姜”,皆应通为“大庭”、“大姜”,“大姜”为上古著姓,“大庭氏”在先秦文献中也有记载,同为上古国族。同样的理由,我于此已怀疑两处所述如前“不周负子”一样,所据图中或为“不姜”、“不庭”文字,而无“山字”,后人不察,以已意度之而误撰为山名。这样的怀疑当然理由尚不充分,自来命名山水,即有因人、因氏得名的,先秦文献多有。但经中尚有一些山名颇为古怪,却可为我们的猜想提供支持。
《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此山名致为古怪,各家注解或有列为三山而名字,但此山名绝不符合命名惯例,十分别扭。实际上只要我们不把此节文字作山解,其内容非常平实,容易理解。《大荒东经》还有一条:“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此山名更是不可理解,但如果非山名,那么虽不能全解,但仍能推测出一些内容,此“壑”显然即“东海之外有大壑”,“俊”当然是“帝俊”,这与前述的“大姜”、“大庭”同为上古国族,“明”、“疾”二字尚不可解,但显然此两处释为山名都是不妥当的。《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此处“吴姖天门”作为山名殊不可解,如非山名,则可断为“吴姖”、“天门”则非常通达,经中下接内容也正是叙述“天虞”事迹,显然此处“吴姖”以为国族号。
有以上例子,我认为“大荒四经”中各小节所有“日月所出”和“日月所出”之山皆非山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正是由于《山海经》多为据图而作。图中各处多有山水,也标注有简单的文字,撰经之人可能认为此图是地理图而用之,认为这些文字是山名,撰写成册,俱成山名。其实经中还有一些地方,也是这种误用,比如“禹攻共工国山”,显然图上此处“禹攻共工”只是叙事文字 ,而撰经之人则误加“山”字。经中此类例子,尚有很多,本文不再一一列举,在此提出这一问题,是希望厘清大家的认识,“大荒四经”主要是历史文献,而非地理书籍,尤其象文中的“日月出入”之山更是误解,据此探索历史上的地理,纯粹是缘木求鱼,希望大家不要再陷入这个大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