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当代社旗古镇恢复建设的对或错? (一)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经进入消费享受型时代。中国人也正在从温饱型生活迈向小康社会。中国旅游业方兴未艾,旅游经济十分诱人。赊店古镇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连连推出重大举措,新老城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全县人民有目共睹,给予高度肯定。古镇恢复和开发利用的光辉前景,似乎已经初露端睨。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甚至令人十分痛心的地方。

第一,古镇外宣定位不准且交叉重复。

截止目前,在对外宣传上,社旗对古镇有四个定位:①古镇定位于打造“南有丽江,北有平遥,中有赊店”的中原明清第一古镇。②品牌定位于“中华御酒之乡,刘秀赊旗故地,历史文化名镇,天下第一会馆”。③文化定位于“中国历史商业文化”,核心是诚信文化。④旅游推介定位于“中原古镇看赊店,天下会馆看赊店,商业诚信看赊店”。

山陕会馆之博大精深,虽为中国绝无仅有,但它毕竟只是一个意义比较抽象的会馆而已。除了极少数专业人士之外,有关广告宣传,对主流游客没有多大吸引力。而且,据某些方面内容,就说是集中反映了中国历史商业文化丰富内涵,似乎说服力也不是太强。

至于“刘秀赊旗故地”、“中华御酒之乡”,听来饶有趣味,但史书并无记载,只是我们一厢情愿地凭民间传说加工而已。而且,果真如此,意义也不是那么非凡。何况,也很难“吹”得起来。

特别是大肆渲染出的诚信文化,更显得牵强而空洞。从人类社会形成的那一天起,人们都知道做生意需要讲诚信。欺诈虽能得一时不义之财,但不可能长久受益。我们今天看许多电视剧感到,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大多数商人也都是靠诚信二字立业发家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培养人民对皇上的忠诚孝道,多加封关公为超级圣人,到清代更是登峰造极,关帝庙全国比比皆是。发了大财的晋商在自己的异地会馆“家庙”中,供奉家乡这位伟人神仙,引以为荣,并祈求保佑。并且,请参与设计的文人墨客涂抹儒学文化浓笔,借以展示豪华,同时彰显自己斯文与崇尚善良正义,实为最平常不过的事。

早在商品经济萌芽时期,各行会都会为了消除内部不正当竞争,实现共同利益而制订行规让大家遵守。社旗山陕会馆内的杂货行规碑,大抵如此。至于公布捐建银两的碑文,全国多处建筑明晰可见。傻瓜都知道,是赊店繁荣了,这些人财发足了,才建起了会馆。所以,大肆渲染会馆及当时商人某些正常经营案例的诚信文化意义,甚至说它对当年赊店兴盛起到什么显著作用,也好像说全国其他都市都没有这么诚信,实为牵强附会,强奸古人民意。更为重要的是,阳春白雪格调虽高雅,但容易降低游客兴趣,也冲淡了其他应该浓笔渲染的内容。因此,还不如挖掘编造些游客感兴趣的下里巴人内容。

关于试图切中当今时弊,投上之所好,达到哗众取宠之目的,更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意淫,即自己使劲地美好想象而己。中国人心照不宣,现代社会诚信意识的确立,主要靠依法制裁不诚信行为来实现。没有几个人想来赊店街接受诚信教育。即使真的感动了官方,由中宣部牵头,全国工商联、商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联合在社旗山陕会馆建立全国诚信教育基地,在此开两道会,恐怕对于赊店镇旅游业走红同样起不到太大助推作用。

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走出贯穿于“四个定位”中的“会馆-诚信-再会馆-再诚信”的心理误区。这并非否定炒作中那些生动的诚信故事,直至据其布局景点。只是感到,与其过分作现代意识形态化虚空诚信宣传,甚至还不如在传说中的“青楼一条街”石门街进行一点“批判性”布展更有意义。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站在既显更高层次又更具世俗意义的基础上,给它做出另外一些定位。

首先,要抓住根本,从更高层次、更实基础上定位和提炼广告词。古赊店的真正独特性就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或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有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地位。这才是它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所在。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南船北马,总集百货”之类。前段,京都乔教授对此强调,并让抓衙署文化,包括帮助搞意形拳活动之说,就让我们顿开茅塞,大获裨益。因为,这里曾是商品流通中北方陆路和南方水路的第一大交接码头,是当时中华帝国腹地的一个交通支点。所以,我们应该首先把赊店古镇作出“中国古代南北水陆交通的起点”或“中国古代南北水陆交通枢纽”、“万里茶道中转站”,以及“中国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缩影”之类的定位。尽管当时其他许多地方经济都比较繁荣,但作为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赊店,这时却一度作为南北方货物中转站如此繁华茂盛,足以说明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

同时,赊店古镇由当年“每日泊船数十里,昼夜沸腾”的水旱码头,变为今天河流几近干涸,市场萧条,被人遗忘的角落,正反映出它具有典型的“中国古码头标本”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虽然地位与意义如此非凡,但整个赊店外宣领衔广告词,应为简洁明了的“中原明清第一镇(古字不必带,因为明清就是古)”。尽管史书资料无此直接命名,但完全可以用它在鼎盛时期商贸盛况与中原地区其他城镇相比较的旁证加以说明。如果再深入想象一点就是,在大力弘扬保护生态环境的今天,我们还可以向国家提出申请,争取在此设立“中国环保(或生态)纪念碑”,以警示和教育后人。即使不成,也比搞那种吹嘘诚信的自慰动作稍有意义。

真的要借助其建筑的辉煌壮丽来渲染山陕会馆的诱人性的话,那就应该重点突出它的民间商会的地位与作用。会馆的本来特点,主要就是异地或同行业商人在此“通商情,叙乡谊”。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拓展,直至起到由其头面人物带领整个商界,实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协调官、商关系,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以及开展互助等作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商界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实际上就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民间商会的雏形。而对于一个日益成熟和健康的社会来说,象商会这样的民间组织的成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要建立公民社会。这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现代化目标的题中之义。港台和整个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现代公民社会的建立较为关注。包括中外学者对中国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这一现象的研究,也是较有兴趣的。更为重要的是,“会馆”这个事物,产生于中国明清至民国时期,又消亡于现代,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现在,就连商界本身也对它有些生疏。所以,如果我们换作“中国商人第一家--赊店山陕会馆”或“中国商人第一家园--赊店山陕会馆”之类的说法,似乎更通俗,更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商人的好奇或兴趣。这个“第一家”容易发生歧义,可以理解为“最大的家园”,还可理解为“实力最大的商人”,但模糊一些甚至更好。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英语“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词--“china”。“瓷器”,是西方人最早认识中国的窗户。“china”一词,是英语中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一个标志性词语。赊店有条瓷器街,就是赊店有条“中国街”。截止目前,据我们所知,除了江西景德镇也有一条瓷器街,但保存很差,只留下框架外,其他地方还未闻有此命名。社旗人不是说也要“申遗”吗?对于“老外”来说,“中国街”不乏魅力。这实在是真正的赊店特色。甚至,它比这里的山陕会馆更富有宣传价值。景德镇现在提出打造“景德镇瓷器街--中华陶瓷第一街”目标,未来,社旗人完全可以向境外搞“到古赊店看‘中街’”之类作派。其次,还可以宣扬它是“秦晋商贾闯天下发财置业的见证”。因为,“天下第一会馆”就是最好的诠释。这些年,古晋商名扬四海,借助人家显示一下自己,也是一种求实效的手段。

最后,还可以概括为“中国儒佛道三大宗教文化在一个繁荣地区的集中体现”。依据及意义有三:

①儒学也叫儒教。它的核心就是倡导“仁、义、礼、智、信”。从商人们在山陕会馆敬奉关公并用大量雕刻绘画类儒学典故烘托文化气氛以自警自励和教化他人,到镇内还至少另建两座关帝庙,以及其他许多牌楼庙宇楹联等诸多文化内容,再到许多口耳相传的感人故事或整个辖区内其他风土人情,都反映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另外,尽管现在民俗语言中把“龟”当作不洁不吉的骂人字眼来用,但多数人还是懂得龟的历史文化价值。龟,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吉祥物、崇拜物。它与龙、凤、麟并称为四灵,象征着长寿、稳固、先知和灵性等。我们看,古赊店除具有“九门皇城”特征外,其城墙还是一个神龟状。而且,还是依这块风水宝地大势,背向伏牛山,面朝潘赵二河交汇处。龟,离不开水。宇宙天地之间,山水相合之处,祥瑞的神龟负载着赊店走向繁荣昌盛。古人这个重大构思布局,正蕴含了一种深刻的中国传统宗教吉祥文化含义。②更为突出的是,经济的繁荣必然地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据统计,以城区为核心,在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居然建有寺庙百余座。土地庙、祖师庙、老君庙、大王庙……应有尽有。有些庙宇还极具特色。如火神庙、庄王(戏)庙、狗王庙等。这些庙宇供奉对象千姿百态,且庙会连连,香火不断,确实是中国三大传统宗教文化的热烈体现。我们知道,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靠宗教来维护社会秩序,尤其是乡村社会秩序。他们一方面通过宗教向人民灌输“君权神授”思想,一方面就是所谓使“人人三尺头上有神灵”,让百姓通过对神的敬畏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而镇,在中国是城乡结合部,是城市文明向乡村社会延伸的过渡地带。它多指县级首府或县以下少数较大集镇。赊店兴盛时代的行政建制,实际上已超过县级,是一个典型的超县级“小社会”。它在经济繁荣时期伴随的宗教文化繁荣,也足以反映出宗教对于当时城乡社会所起的作用。其实,山陕会馆铁旗杆下面的狮子身上,铸的分明就是“山陕庙”字样。当年申报国保时,如果被批为“山陕庙”这个名称,哪怕刻意不要所谓“天下第一会馆”的国保牌子,只要能够住上高僧道人,整日香火缭绕,乌烟瘴气,那今天社旗的旅游收入很可能就不是这个样子。因为,如此气势辉煌的庙宇还真不多。当然,这已是找不到北的闲言废话了。③由于国家政治的意识形态因素,虽在宪法中规定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但一般情况下还是严格控制寺庙道观的恢复修建。不过,如果我们万一能够以保护恢复历史文化名镇的名义多争取恢复一些庙宇的话,一是盖庙自然有人大把掏钱,二是必将成为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第二,大手笔恢复建设项目大部分严重失真。

赊店镇被批准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除了国保山陕会馆和古瓷器街保存较好之外,很重要的还有,古城墙遗址及古街道基本格局尚存。而且,由于长期以来经济落后,现代高大建筑群较少,恢复开发相对容易。为此,当地政府确立了打造中国古城“南有丽江,北有平遥,中有赊店”历史格局的宏伟标。

那么,丽江和平遥,包括江苏周庄等许多旅游业火爆的古城镇,它们的首要优势和根本特征是什么?就是铺着小毛坯石块的狭窄的古街道,逼真的古建筑群落,即规模宏大、较为完整的原真性古城格局。其次才是其中的一些精品景观及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至于现代式停车场,都在古城以外,古城内只有游人和特定微型游览用车通行。上世纪90年代初地震后重建时,丽江人创意举措不多。平遥客观上早年保存相对完整,但于十几年前也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只是他们思想保守,不敢妄加造次。因此,人们一看就误认为这里是“原汁原味”的古城,满足一种寻古探幽的心理需求。所以,赊店古镇要在将来真正能够吸引人的眼球,走向全中国,乃至走向世界,就必须有一个基本原真性的全面恢复,在恢复的过程中挖掘和培育特色景观。古赊店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首先决定了以它原真性保存面貌向世人展示风采的商业价值意义。如果没有整体而原真性的恢复,单靠目前乃至以后数年继续扩展增加的一些代表性景点,根本无法实现既定目标。

当然,我们不是不知道大规模恢复所受资金严重制约的现实。但是,既然我们树立了信心,确定了目标,就应该尽快拿出一个严肃科学的详细规划,然后逐步加以实施。受经济条件局限,我们就量力而行,搞一点是一点,搞一点逼真一点、让人信服一点。我们理解政府抢抓机遇、大干快上、早出成效的良苦用心。而且,在新城区建设上,包括老城区排供水系统、电线入地、违章建筑拆除、环境卫生等治理上,直至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争取在三五年内发生巨大变化,但在古城恢复建设上,还是要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很多事情只有留给后人去做。这需要一种为当地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埋头苦干,甘为人梯打基础的胸襟和美德。

作者简介:张嘉军  社旗牌坊街人。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