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儿走过初中三年(二十)——用5W1H法,增强学习内动力
女儿进初中后,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她学习内动力不足。换句话说,在学习上没有冲劲、韧劲和狠劲,平时学得怎么样,考试考得怎么样都不放在心上,似乎和自己无关。
学习没有动力,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一、学习目标不明。对每门功课要掌握什么知识、每天学习要达到什么效果不清楚、不明白,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学,没有规划;
二、学习效率不高。看上去每天都在学,甚至一回家就呆在自己的房间,但很多时候在磨洋工,有效学习的时间不多;
三、学习状态不佳。在陪伴女儿学习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她的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有抠手、摸脸等小动作,还隔三岔五走走转转,美其名曰在思考;
四、学习方法不对。学习要讲方法,特别是在背记较多的历史、地理等课程的学习上,掌握好的方法尤为重要。如果一味死记硬背,既花了时间,也很容易遗忘;
五、学习效果不好。这一点直接反映在考试成绩上,进初中以来,每次考试都处于中不溜丢,而按照她的能力和水平,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六、学习信心不足。不是朝前看,找差距、补短板,努力向成绩好的同学看齐,说起来自己是哪哪都比不上别人;而是向后看,讲起来谁谁比自己还差些,甚至有些沾沾自喜。在班级团队PK、个人PK中,遇到稍强一点的对手,首先就打了退堂鼓,自己先泄了气。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女儿学习内动力不足的问题,想要取得更大进步是很难的。但我们感到棘手的是,究竟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去入手。而且女儿正处于青春期,自主意识萌发且有一定认知能力,生硬地说理很容易引起她的反感,甚至事与愿违。
在质量管理中,有“5W1H”法。其中,每个“W”和“H”都代表1个英语单词,即:What(是什么)、Where(在何地)、When(在何时)、Who(谁)、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我们试着用这种方法教育女儿,激发她的学习内动力,在一年多实践过程中,有了一些积极变化。
首先是“What”,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什么?”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在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生存下来。刚出生时,我们要学习吮吸母亲的乳汁;稍大后,要学习翻滚、爬行、走路、奔跑;再大一点,要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吃饭、穿衣;到了幼儿园,我们就要学习最简单的文字、数字知识和人际交往; 在进入学校后,开始系统地学习各种知识,尤其在中学六年所学的知识,占到了一个人经常运用的知识的70%以上,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等到参加工作,我们又要学习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可以说,学习是人生中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你不学习或者丧失了学习能力,那么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将不具备竞争力,必将被社会淘汰。毛泽东同志直到去世的前一天,还在读《资治通鉴》,可见学习是极端重要的,也是伴随人终生的。
其次是“Why”,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一言以蔽之,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时至今日,社会上仍有一些“读书无用论”的声音。其依据,无非又是老一套的,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反而能赢得了巨额财富和一定地位。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里面举了一个例子,沿海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学习成绩不好,早早出来打工,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成了一个企业家;而另一个学习成绩好的,考上“985”并出国留学,获得常青藤名校的高学历,可回国后却给前一个学生打工。这是谬论,且不论第一个学生是否一定成功,就算成功了,也离不开社会大学的历练和与时俱进地学习。“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即使侥幸成功了,也不可能长久。而且学习是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桥梁,女儿想当老师,但看看近年来清北毕业生争抢中学老师职位的新闻,不努力学习能行吗?
再次是“Who”,让孩子知道“向谁学习?”
一是要向书本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身能力,而书本是前人总结和思考的集大成者,向书本学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而且每个阶段的学习目的各有不同,拿初中生来说,学习目的是应对中考。这时就要将学习的重心放在课本知识上,一定要彻底弄懂弄通,不能浅尝辄止、好高骛远。二是要向老师学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一定是你现阶段最需要的,也一定是最专业和最权威的。而且向老师学,不光要认真听课、认真思考,还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去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中,效果远比被动接受要好得多。三是要向同学学习。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之所以要向同学学习,因为你们所处的环境相同、所学的知识相同,而别人比你优秀或者某一方面比较突出,肯定有他独特的方法,这是可以直接拿来照搬照用的,也是立竿见影的。
第四是“Where”,让孩子知道“在何地学习?”
有人说,学习是不分场所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这句话没错,但就中学生来说,是有所侧重的。最重要的是课堂学习,我们一直强调课堂为王,因为在课堂上老师讲的,都是学习的重点甚至是考点。抓好了课堂的45分钟,胜过你课后学习2小时,事半功倍。其次是家庭学习,在家学习一则是抓好作业,这是对每天知识的巩固,做一道题目要有一道题目的效果;二则是抓好预习,为第二天学习打好基础;三则是抓好复习,对每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准确放到搭建好的学习框架中相应位置。最后是课外辅导,现在孩子不上课外辅导班的很少,但只能作为学校学习的有益补充,而不能舍本逐末,说到底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
第五是“When”,让孩子知道“在何时学习?”
这和“Where”差不多,因为时空是分不开的。这里特别给孩子强调的是,要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来学习。从目前看,课间15分钟、中午两小时,都是可以利用而很多时候没有充分利用的时间。有句话说得好,你的时间用在哪里,效果就会显现在哪里。将能利用的时间全部有效利用起来,对学习是大有裨益的,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打疲劳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就和汽车需要加油、加水是一个道理。没有油,汽车不能动弹;没有水,甚至会拉缸,就得不偿失了。
第六是“How”,让孩子知道“怎样学习?”
很多时候孩子学习内动力不足与其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比较吃力,而且即使花了很多时间,由于效果不好,有很大的挫败感有关。想到自己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得不到应有回报,任何人都会灰心丧气,何况是孩子。学习方法一方面要靠孩子自己去悟,这是最主要的,毕竟自己的才会用得熟,效果才最好;另一方面家长也要适当给予帮助,比如整理错题、分析试卷等等。特别是学习比较被动的孩子,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既可以推着他前进,也有利于让他重拾信心,感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