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鹦鹉赋》

作者:来源:未知发表于:2012-05-22 20:00:47阅读:2298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德平)人。少有才辩,尚气刚傲,因侮慢江夏太守黄祖而被杀。

鹦鹉赋

祢衡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全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嘴,绿衣翠矜。采采丽容,咬咬好音。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跨昆仑而播戈,冠云霓而张罗。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身。故献金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闭以雕笼,剪其翅羽。流飘万里,崎岖重阻。踰岷越障,载罹寒暑。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拢以安处。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匪余年之足惜,悯众雏之无知。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长吟远慕,哀鸣感类。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感平身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躇。想昆仑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托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于薄躯。期守死以抱德,甘尽辞以效愚。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0)

相关推荐

  • 登黄鹤楼原文

    [鹦鹉洲]省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相传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长子射在此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作<鹦鹉赋>,故名.后衡为黄祖所杀,葬此.自汉以后,由于江水冲刷,屡被浸没,今鹦鹉洲已非宋以前故地. ...

  • 硬笔书法——望鹦鹉洲悲祢衡(一)

    硬笔书法——望鹦鹉洲悲祢衡(一)

  • 金性尧:祢衡与《鹦鹉赋》

    祢衡被曹操当成烫手山芋丢掉,又被刘表所忌而拱手让人,等到投奔黄祖时,已是第三个主人了.放眼江湖,让他有自伤飘零之感,黄祖之子黄射以异才视之,使祢衡满怀激情,作<鹦鹉赋>,流露出守死报德的悲 ...

  • 硬笔书法——望鹦鹉洲悲祢衡(二)

    硬笔书法——望鹦鹉洲悲祢衡(二)

  • 祢衡 鹦鹉赋

    鹦鹉赋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 ...

  • 职场“犀利哥”的悲剧人生 ——祢衡《鹦鹉赋》赏析兼论其人

    >>欢迎订阅2021年<< >>><对联>杂志<<< 月刊,全年108元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4--1389/I 邮发代 ...

  • 鹦鹉赋 【汉】祢衡

    古风藏书·古文 鹦鹉赋 [汉]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 ...

  • 《鹦鹉赋2》张秀东注释

    汉朝 祢衡1<鹦鹉赋2> 注释: 1.祢衡(173-198年),字正平,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与孔融等人亲善,平原郡(今山东德州市临邑县)人(<山东通志>载祢衡为今乐陵人).后 ...

  • 鹦鹉赋 王粲

    步笼阿以踯躅,叩众目之希稠.登衡幹以上干,噭哀鸣而舒忧.声嘤嘤以高厉,又憀憀而不休.听乔木之悲风,羡鸣友之相求. 这首咏鹦鹉的小赋通过对鹦鹉的动作和声音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身处笼中.向往自由.羡慕同类的 ...

  • 布局疏朗则有清秀之气——抱庸硬笔王维《白鹦鹉赋》

    硬笔书法的线条虽然纤细而匀直,其艺术表现的途径与毛笔并无本质区别,它是在小而巧之中,诠释艺术质感与气息的. 好的行书作品多见于疏朗的布局,字距与行距稍当拉大,与祭侄文稿相比,兰亭序算是相对疏朗的,更具 ...

  • 摄影《王维“白鹦鹉赋”韩愈书(碑拓》等两篇

    潮州西湖凤栖楼 <白鹦鹉赋>碑拓(王维撰.韩愈书)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 谅其美之斯在.尔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妖女,去桂林之云日.易 ...

  • 白鹦鹉赋

    白鹦鹉赋 以"容日上海,孤飞色媚"为韵 王维(唐)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 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女,去桂林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