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杂谈』人性发展规律

第一章、论人性即道德的本质———对利益的权衡的记忆
文  天玄谷
要讨论人性,肯定绕不开道德,可以说在人们的观念里,道德是衡量人性的标准,早已成为了人性的代名词。通常情况下,道德的表现是善恶观、是非观、对错观、好坏观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恶观、是非观、对错观、好坏观”等等主要被总结为“道、德、仁、义、礼”等等概念,而这些概念,对于不同情况下的人来说,意义又可能有所不同。话虽如此,但在大致的理解方向上都是一致的,如《黄石公素书·原始章第一》:“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又如《六韬·文韬·文师》:“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所以,虽然人们常常因时代、文化、地域、观念、环境条件等等的差异导致不同人们心中衡量道德的标准有所不同,但是所有人在定义道德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道德必须以满足主体的利益为前提。
也许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我在胡说八道,因为在人们通常的观念里,道德通常是处于利益的对立面的,所以,在他们看来:把道德等同于利益是荒谬和可耻的。但我们反问一句:假设有一种品质,不管提倡这种品质的人将其说得多么的高尚,但如果这种品质不能满足人的利益,那么这种品质能被称为道德吗?所以,很多人在这里都习惯性地走入了三个误区:
第一:对主体的理解的误区,即:人们习惯于把利益主体等同于“个人”。我们说“道德必须以满足主体的利益为前提”,对于一个人来说,人们首先想到的主体就是“这个人”,但是事实真的都是这样吗?其对于“这个人”的利益,并不仅仅是他个人,通常情况下,当我们说某人的行为是道德的时候,是因为他行为的目标超出了他个人的利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说他没有主体,而是他的主体范围扩大了。所以说:主体不一定是个人,而是指的是“主体”从内心深处代表着的利益对象。当它代表某一个人的时候,主体就是这个人;当它代表某一群人的利益的时候,主体就是这一群人;当它代表某一国家的利益的时候,主体就是这个国家;当它代表某一民族的利益的时候,主体就是这整个民族;当它代表整个人类的利益的时候,主体就是整个人类;当它代表所有有情生物的时候,主体就是所有动物;当它代表所有有生命物体的时候,主体就是所有生物;当它代表宇宙万物的时候,主体就是宇宙,就是“道”,就是“上帝”。
 第二:对利益的理解的误区,即:由于人们看多了世间自私自利的行为,以及评价这些行为的传说、文章、报道等等在用词上的习惯,即习惯于用“利益”来形容自私自利的人和事,而导致的很多人习惯性地把“追求利益”等同于“卑鄙的自私自利”,所以才有了人们在谈论道德的时候推崇“仁、义、礼、智、信、善良、慈悲”等等高尚的字词,而鄙视“利益”或者类似于利益这样的词语的心理。但其实在本质上,道德,无论是“仁、义、礼、智、信、善良、慈悲”等等就是利益,或者说是对利益的满足,只不过人们对利益的理解因为习惯性的偏见而变得狭隘。首先,利益有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家庭利益、组织利益、党派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类利益等)和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分;正常情况下,无论人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都是道德的;只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或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而当事者却选择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顾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时候,才被称为卑鄙的自私自利,即:不道德。
第三:对利益的认识的误区,即:人们常常只把利益的范畴规定在有形的物质层面,而忽略甚至无视精神层面。人不是行尸走肉,所以人的需求肯定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有精神需求。有需求就有利益,所以人的利益不仅仅是物质的得失,还有精神的虚实;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大部分人的忙碌早已不再是仅仅为了满足最基本生存需求的时代,可以说:很多物欲横流的现象,并不仅仅是为了物欲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空虚的宣泄。并且,一切精神需要,在最原始的本质上,都是建立在基本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所以,无论是在有形的物质层面还是无形的精神层面,道德都必须以对主体利益的满足为前提。
而从主体的角度上讲:主体即“我”,既有主体,那就有“我”与“非我”之分。所以,总而言之便是:道德(善、是、对、好等)即是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不道德(恶、非、错、坏等)则是对主体的需要的背离;所以:“利我”便是善、是是、是对、是好,即是道德;“害我”便是恶、是非、是错、是坏,即不道德。(为了语言的简洁,以后我们把“善、是、对、好”等统称为善,把“恶、非、错、坏”等统称为恶)也就是说,在整体上,道德的本质就是对“利害”的形容———“利我”则善、“害我”则恶是世间一切道德的本质特征。人们对道德的理解的差别就在于对主体,即对“我”的理解的不同,即:人们通常忽略了“小我”与“大我”、“有形之我”与“无形之我”之间的转换。
说到这里,即使人们明白了道德必须以对主体的利益的满足为前提,但可能还是无法弄懂“为什么道德的本质是对利益的权衡的记忆” 。在具体讨论道德的本质之前,我们需要对“利益”做进一步说明,所谓利益,就是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但主体的需要既然要得到满足,就必须通过欲望来表现出这种需要,所以说:欲望,才是道德的第一母亲。说道这里,很多人可能又会觉得我在胡说八道了,因为在人们的常识中,同利益一样,欲望同样是处于道德的对立面。因为人们也通常把欲望狭隘的理解为“物欲肉欲”,至于原因,跟上面说的“对利益的理解的误区”大同小异,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回到主题,虽说欲望是道德的第一母亲,但是如果要直接说欲望等于道德,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但是人们却忘了:人们通常谓某人有道德,正是因为他能够通过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来满足他人的欲望来实现的(当然,这其中包括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所以,我们在此所说的“欲望为道德之母”,并不是说欲望直接产生道德或欲望等同于道德,而是通过人们对欲望的适当的控制、把握、调节来产生道德。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肯定无法回避,那就是:动物到底有没有道德?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们,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因为如果说动物没有道德的话,那么有些动物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又该如何解释?如果说动物有道德,那么为什么它们没有像人这样的稳定和普遍的表现出来?另外就是,为什么有的动物更容易表现出道德行为而有的动物却很少甚至几乎没有道德行为?比如说人们通常说狗、马等等动物通人性,仅仅是因为它们跟人接触的比较多吗?如果我们像某些人那样,直接说“只有人类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才算道德”,那就未免有点太武断了,有失事实,也对动物们不公平。所以,要对道德,即人性进行定义和确认,我们必须回到人类漫长而又古老的进化历程。但是,长久以来,无数研究者都把目光回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却都没有发展这个进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在哪里,或者说,即使他们找到了这个环节,却没有意识到它的意义在哪里。这个环节就是:人类刚刚从动物界脱颖而出的时期,也就人类刚刚到达地球自然界食物链顶端的时候。当然,众所周知,人类能够到达自然界食物链顶端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使用和制造工具。
但是这与“道德是对利益的权衡的记忆”有什么关系呢?众所周知,那种真正的道德行为,是不允许当事人有时间去权衡利益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行为。另外就是,很多人并没有经历过他所做出的那些道德的行为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记忆?怎么能说道德是对利益的权衡的记忆呢?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对这“记忆”进行分类,记忆分为两类:先天记忆和后天记忆。先天记忆是指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的逐渐产生并根植于基因中的行为准则,它通过遗传而存在于人之中,并以无意识的直觉(我们称之为“道德直觉”)和潜意识(以道德直觉为主)影响人们的行为;后天记忆则是指人在出生之后的经历停留在人的大脑之中的记忆,它通过有意识的决定(我们称之为“意识抉择”)和潜意识(以意识抉择为主)来决定人的行为。所以,人的行为到底道德不道德,是这两种记忆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发展:小孩子,或者涉世不深的年轻人,通常在行为上比涉世较深的成年人更加的无私、讲义气、更有爱心,也就是说“更道德”;而当人到了老年之后,通常又会回到孩子时期这种“道德状态”。当然,这其中有事业和养家糊口等等因素,但是更深刻的原因是人的记忆中利益的概念和对利益的权衡方式发生了变化。小孩子和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没有或者很少有后天对利益的权衡的记忆,他们的行为主要由基因遗传下来的对利益的权衡记忆,即道德直觉来决定;而涉世较深的成年人的行为,因为迫于养家糊口等压力,则主要由后天经历的记忆,即意识抉择来决定。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说小孩子或涉世不深的年轻人的行为主要由道德直觉为主和成年人的行为以意识抉择为主,并不是说他们的行为是分别直接由“道德直觉”和“意识抉择”决定的,这只是说明前者的行为受道德直觉的影响比较大,后者的行为受意识抉择的影响比较大,而真正直接决定他们行为的,恰恰是在这两者行为之中都不起主要作用的“潜意识”,也就是说:决定他们的行为的是他们在潜意识中受这两者之中谁的影响更大。所以,真正决定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的是由一个人的先天记忆和后天记忆在潜意识给这人的影响综合之后的记忆———先天记忆影响大的,其行为主要由道德直觉决定;后天记忆影响大的,其行为由意识抉择决定。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后天记忆一定就是不道德的,因为当人们进入老年之后:大部分后天的利益的权衡方式又回到了先天的那种“无为的道德状态”,并且很多年轻人,包括生活非常落魄潦倒的年轻人,同样能够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要弄懂道德的本质,我们首先要弄清这两种记忆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变化呈现怎样的规律。
(0)

相关推荐

  • 简述民法上的人及其人性透析

    论文关键词:民法 人 人性 论文摘要:"人"的问题是各个部门法的首要问题.各个民法典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价值观,都是以关于人的某种特定的观念为出发点的.对从古罗马法到现代民法中的&q ...

  • 如何面对人性中的伪善?

    文/黄艳英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一个老人发现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拿着棍子追着儿子打.隔壁邻居看到了,好言相劝:"感情是孩子自己的事,你就看开点吧!" 老人冷哼一声:"我儿 ...

  • “人品若好,一看就知”:情感心理学上的这3个识人术,你会吗?

    笛福曾经说过:"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 正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任何人都会追求快乐原则,这是人本能的一种欲望. 因为任何一个 ...

  • 杨松 | 道德动机的来源——当代休谟主义与康德主义的争论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摘要:当代休谟主义者试图用工具原则说明道德动机的来源,即如果人们有欲望φ,并且相信通过做道德行为Ψ能实现φ,那么就会有做Ψ的动机.康德主义者继承康德的基本主张,反对人们 ...

  • 《华尔街之狼》:从本我、自我、超我来探究人性堕落到觉醒的过程

    对于金钱,人性天生就有追逐感,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有钱就能拥有整个世界.但是<华尔街之狼>这部电影告诉你,你成为了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只会让你的欲望变得越来越放纵,从而陷入金钱的陷阱中,逐渐会迷 ...

  • 人性的初步研究 上

    人性不过是兽性的延伸,生存是所有生命体的第一需要.上古时代自然环境恶劣,人类以贪欲获取生存物资,以懒欲保存体力减少消耗.没有贪欲,人类就没有储备物资的动力,将难以渡过寒冬和灾荒:没有懒欲,人类会在采集 ...

  • 『大家杂谈』医者之职需要尊重

    医者之职需要尊重 文/黄明珠     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意欲用笔来拯救国人的灵魂,从而去拯救一个民族.他认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健康的灵魂,纵使有再健康的体魄也无济于事.鲁迅的笔 ...

  • 『大家杂谈』说诗论词

     说诗论词   文  天涯孤客 唐诗宋词的辉煌为什么不能延续?这个问题多年来争论不休:有人说是社会的问题.有人说是因为科举.也有人说元曲明清小说的成就掩盖了唐诗宋词的光辉,等等. 唐诗宋词的败落有历史 ...

  • 『大家杂谈』也谈成语入诗

    也谈成语入诗 文  独孤朽心 常常听诗友争论:成语究竟可不可以入诗?在平日的读诗和品诗中,许多诗友一看到有作者用成语写诗就嗤之以鼻,持否定态度者居多.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家之言,抛砖引玉,希望大 ...

  • 『大家杂谈』沧海桑田人类世·几多忧患几多情

    沧海桑田人类世·几多忧患几多情 --赵德发长篇小说<人类世>赏析 文   黄 秀 峰 读赵德发先生的小说已不是第一次,从<双手合十>演绎佛教文化到<乾道坤道>解读道 ...

  • 『大家杂谈』杂谈·颓废

    杂谈·颓废                 --我的融资过程     晚上,我一家子围坐在家里的餐桌上,边吃着晚餐边看着央视新闻联播,晚饭正吃到一半的时候,新闻联播结束了,开始播报晚间的气像预报了,在 ...

  • 『名医经验』孟河医派的学术谱系及用药规律初探

    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收集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用药方法并进行系统研究,建立高效的传承方法和个体化诊疗体系".清末民初 ...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颜正华诊疗消化系统常见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颜正华教授治验甚众,尤擅长消化系统病证的诊疗.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颜教授2009-2010年间的253例消化系统病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胃痛.痞满.腹痛.泄泻.便秘五种常见病的用药频率进行分析,希冀为 ...

  • 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待世界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待世界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你会活得更通透. 通透意味着开明,好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痛苦,跳出思维陷阱. 简单的说,就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坦然面对这个世界的善与恶.无论别人对你是好是 ...

  • 『名医经验』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李士懋教授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分析

    李士懋教授为河北省名中医,学术经验颇丰,临床对冠心病治疗有独到经验.本文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