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思维与第三选择理论再次印证了,教育的首要前提是尊重孩子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556篇原创内容,2020年第65篇。

本篇的主题关于尊重与教育。

这是协同思维的延续。

在上一篇协同思维,非黑即白之外的第三选择中,分享了协同思维的四步。
第一步是看到自己,也就是具有自我意识,已经自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动机、怀疑和偏见,检验过自己的设想,已经准备好与对方真诚相对。
第二步是接受、关怀和赞赏,卡尔·罗杰斯把这种状态称为“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是对对方一种外向、积极的感觉,把对方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态度、行为、信仰的集合体。是“你”而不是“它”。
第三步是同理心,体会并真正理解对方是怎样的人。同理心很少见,绝大多数人很少付出,也很少得到。
第四步就是达成协同的解决方案。第四步以前三步为基础,当超越了“两种选择”思维,才能建立无穷多种从未想到过的有益的、激动人心的、创造性的选项。
当我们把这四步用在教育领域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把孩子当工具。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难以接受,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一现象东西方是共同存在的。相对来说,东方文化可能会更严重一些。
去年分享过一篇:父亲节的诗篇——送给父亲和让父亲成为父亲的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一个人,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现实当中观察发现,把孩子当工具,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把孩子当成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
在这一类中,父母对孩子的所有担心,基于担心自己没面子,也就是自己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
孩子的成绩要好,要上好学校,要找好工作,要有好的另一半。
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会让父母很没面子,上不了好的学校会让父母很没面子,没有稳定工作会让父母很没面子,单身、离异会让父母很没面子。
孩子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在哪里?
不知道在哪里,因为孩子只是父母满足虚荣心的工具。
于是看到了很多很多悲剧的产生:
因为父母的要求,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有多少喜欢诗词的孩子最后去学了金融。
因为父母的要求,找了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多半是稳定的。
因为父母的要求,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生活,这样的人多半是“老实”的、家庭条件还不错的。
第二类,把孩子当成弥补自己人生遗憾的工具。
所有自己想做没做的事,孩子都必须去做。
自己当年学习不好,孩子就必须成为学霸。
自己当年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孩子就必须有一技之长。
自己当年没有上好大学,孩子就必须考上名牌大学。
自己早就放弃了努力和奋斗,孩子必须出人头地。
等等等等。
家长没有想过,自己是孩子的榜样,身教大于言传。
家长没有想过,自己当年学习不好是因为不喜欢学习。现在每天刷不完的手机,却要求孩子多看书,孩子不会受你影响吗?结果孩子也沉迷手机。
家长没有想过,自己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现在每天要么追剧、要么喝酒打牌,却要求孩子钢琴、书法、绘画,孩子不会受你影响吗?结果孩子迷上了游戏。
请问,家长没有做到的,自己为什么不努力去实现?
有了孩子之后,你的人生努力就结束了吗?
凭什么自己放弃不做,要求孩子做到?就因为你是家长吗?
教育的首要前提是尊重孩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只有父母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喜怒哀乐,尊重孩子的目标和追求,才能更好引导孩子。
而不是站在道德、人生经历、是非对错的制高点上,藐视孩子。
不能认为自己的父母,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
不能认为自己经历的比孩子多,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
不能认为道理都站在自己一边,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
有一种不听叫叛逆。一旦孩子形成严重的叛逆心理,后果是可怕的。
今年以来,我在和孩子相处时,有两个经验和收获。
第一个关于游戏。
春节期间,孩子在家里迷上了qq游戏。
我的做法是什么呢?没有教训孩子,一通批评,再讲一些人生道理,学习很重要,游戏很有害。这些都对,但没用。
我的做法是要求孩子教我玩,我学会之后和孩子一起玩。
那几天和孩子交流的主题,只围绕游戏。只有家长陪孩子一起玩,才会和孩子有共同语言。
没有几天,我玩游戏的水平就超过了孩子。
再然后,孩子就不玩了。
我事后分析孩子不玩的原因,玩游戏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优越感,这件事上只有她会而家长不会,这是抵御家长对她们轻视所需要的,这是一种潜意识需求。
而很多孩子沉迷游戏,并不是有多喜欢游戏,是因为父母站到了她玩游戏的对立面。父母越不让她玩,她越会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个关于听歌。
我是喜欢音乐的人,但孩子肯定会喜欢和我不一样的音乐。我也曾经一度认为,孩子听的歌都很难听,没什么内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反思和纠正了自己这样的想法。
前几天孩子跟我说,有一首歌她非常喜欢。
我搜索到了这首歌,并且认真听完了。以前我都是听两句就说,不好听,然后关上。
这个简单的行为改变,让孩子深受感动。她觉得,家长对她非常有耐心。
原因很简单,因为她喜欢的东西被家长重视了。
精神医学家斯特拉·契斯进行过一项长达45年的研究,从238名不同家庭背景的婴儿一直延伸到成年,观察他们父母的育儿之道,探究这些因素对孩子的影响。研究成果出版并命名为《你的孩子是人》(Your child is a person)。(很遗憾这本书并没有被翻译出版)
契斯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父母能欣赏这种独特性,孩子就能茁壮成长。
每一个父母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学会发掘和欣赏孩子的特性,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本篇最后提醒已经成为家长和未来将要成为家长的朋友们,
当你想要替孩子做决定的时候,
想一想你有多大成分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有多少比重在弥补自己的缺憾?
更尊重孩子,孩子就能更早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