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和曾宪梓的情谊|附:香港的避世客家村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 林文映
林文映与曾宪梓先生合影
背后的名画为林风眠先生作品
林文映女士祖籍广东梅州,是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咨询委员、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粤商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作家联会理事、香港诗人联盟秘书长、香港《嘉讯》编辑主任。出版学术著作有《客家香港考》、《客家香港文丛》等,出版诗集《林飞彩凤》。撰写50多篇学术论文等。
林文映和曾宪梓的情谊
2015年6月,曾宪梓先生对林文映说:弘扬客家文化及传统是“功德无量”的事业。并鼓励大家要继续努力,为爱国爱港爱乡“添砖加瓦”,尽一己之力多做贡献。
林风眠赠给曾宪梓先生的画
林风眠,原名林凤鸣,广东梅县人。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
林风眠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暨中国美术最高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其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林文映著作《客家香港文丛》
香港的避世客家村
作者:林文映
做田野調查,與當地人搭訕,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是筆者多年的感受。有次在布袋澳與一位八旬老太太問寒問暖,發現海角的另一邊,有一個隱世客家村。她的婆家祖祖輩輩都住在該山村。
按照梁婆婆的指點,筆者即時沿著海岬嶇路前往,來到大環頭村。維基百科沒有這條村的詞條或史料,Google有兩條相關新聞:一條巨蟒闖進民居廚房覓食,一棵沈香老樹被不法之徒鋸倒竊走。
後來筆者才發現,這是避世客家村,村民盡皆劉姓,源自粵東梅州興寧。如果沒有人去挖掘整理,這類藴藏豐富文史信息的香港古村落,將湮滅在歲月的煙塵中。
客家人浪跡天涯,只要安頓下來,通常要設祠堂。祠堂載有族譜,記錄你是誰你從哪裡來。在大環頭村遇到一位抱著孫子的老者,閒聊之間得知他的家族遷徙到香港已經二十多世了。毗鄰的水上人家卻沒有這個傳統,這就是客家人走到天涯海角都能溯源尋根的最主要原因。
大環頭的村民,除了長者在祠堂的節慶聚會中還說客家話,年輕一代大都「識聽唔識講」了。這一流變是大環境使然。當年英國殖民政府關閉了所有包括客家話在內的以本土語言授課的鄉村學校,只使用粵語、英語教學。在香港人口的結構變遷、政府政策以及現實考量的背景之下,原本的客家語言與文化漸呈弱勢,被主流的粵語逐漸取代。
考察客家文化,有一個細節不可錯過。客家宗族祠堂的楹聯、對聯、族譜、祖訓,不僅繼承詩書傳家的風雅,往往藴含大量的歷史信息。譬如,《劉氏族譜》對客家劉姓歷史概括為:「始於陶唐,顯於三代,著於春秋,盛於漢室,派衍中山,望著涿郡,積慶洛陽,蜚聲閩嶠。」文彩飛揚之間,足見族群薪火傳承的歷史。
彭城(今江蘇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里。大約在公元前205年,項羽以三萬鐵騎,在此地一舉擊潰劉邦的五十萬大軍。史上又稱睢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劉邦九死一生地逃到邑下,穩住陣腳,勵精圖治。力能舉鼎的西楚霸王項羽,最後終於丟了江山。
與窩在藤椅中「曬太陽」的兩鬢飛霜阿爺攀談,說「已沒有很親的親人,所以再沒回故鄉」。筆者梳理粵東客家史多年,知道客家劉氏之近代始祖是劉開七,民間尊為「開七公」,原籍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宋朝末年,官拜潮州總鎮守。公元1208年,劉開七率兵往興寧崗背平亂,歿於營,葬於崗背黃峰嶂。
開七公的兒子劉廣傳,任江西瑞金知縣時,令其十四房裔孫之中的部分遷回興寧。客家劉氏經過多次輾轉遷徙,從興寧再次分遷珠江三角州、粵東、粵北、港台及馬來半島等世界各地,開枝散葉,世代繁衍,形成了客家劉氏支派。棲居香港西貢的大環頭村劉姓,應是其中之一脈。
與大環頭村多位村民閑談,發現他們已沒有興寧鄉音,近似惠陽、寶安的客家話,而且多數人從未回過故土。其實他們的家鄉還是值得自豪的。興寧劉氏總祠是中國目前已知占地面積最大的單姓宗祠建築物。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邑,是中國第四大姓。據考證,客家劉氏又是劉姓最龐大的支系,占全國劉姓大約四成。
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為帝人數最多的一個姓氏。在中國古代有「劉天下,李半邊」說法。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劉姓稱帝、稱王者達92人。開七公之子劉廣傳給後世留下一首豪邁律詩:「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及他鄉即故鄉;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蒼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可見他當年是何等的意氣昂揚。
開七公子𠻸繼承了讀書為官的家風家訓,近現代眾多後人出入廟堂,贏得「歷朝科甲,累世公卿」之譽。在大環頭半山有一老宅,殘垣斷壁,但從屋頂覆蓋下來的灌木青虅,掩不住羅馬式柱子,頹廢之中仍可窺見當年顯赫。村民稱,主人家在一百多年前曾經擔任港督的翻譯。正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大環頭村的劉姓客家,也許就是在歷史的迷亂中出走,歸隱山野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