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四季养生食疗宝典』冬季养生篇四、冬至天变短。腹中滋味长

  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来和历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古有:“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日短”、“日短至”之说,这段经文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从天文学角度说明了昼夜长短变化的依据,明确指出: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早在汉代曾把冬至作为公定节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国台湾则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他们把这一天比做过年一样重要。每逢“冬至节”家家户户搓汤圆,而且把冬至的汤圆分成红、白两种,按老辈人的说法:不吃金丸(红汤圆)、银丸(白汤圆),不长一岁。冬至之备受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三九是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在我国长江流域更有:天虽寒,独有腊梅来争妍的迷人景观。

  如此重要的节气,我想把养生的重点放在中老年朋友身上,尤其是中年人,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肩负着社会、家庭的重担,加上新世纪的快节奏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使人经常处于紧张繁忙的状态之中,长此以往,若不注意保养自己,必然影响身心健康。《灵枢·天年》云:“人生……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自始不明。”寥寥数语概括了中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又指出人到中年是生命历程的转折点,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虽然如此但并不可怕,《景岳全书·中兴论》日:“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书中告诉我们,人到中年若能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得当,是可以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1.起居生活:毛衣贴身.棉软着体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初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

  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时、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冬至时节,需避寒就温,宜毛衣贴身,棉软着体;手脚易冻,尤宜保暖。

  2.食疗养生,莫多多益善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对人的影响极大,是人体阴阳气交的关键时期。冬令进补多选择冬至开始,此时进补可发挥最大效应,促进人体阳气的萌生,消耗相对减少。冬至时节的进补食谱择优介绍如下:

  鲜奶玉液
  [原料]牛奶200克,生核桃仁45克,炸核桃仁80克,粳米60克,糖12克。
  [制作]将粳米洗净后用水浸泡1小时捞起,滤干水分,和生核桃仁、炸核桃仁、牛奶、清水拌匀磨细,再过滤。锅内注入清水烧沸,加入白糖,待全溶化后,过滤去渣再烧沸,将滤液慢慢倒入锅内,搅匀烧沸即成。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腽肭脐酒
  [原料]腽肭脐30~50克,白酒500克。
  [制作]将腽肭脐洗净,切成小块,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放入酒瓶中,浸泡1星期即可。
  [功效]温肾壮阳。
  [禁忌]阴虚火旺者忌饮。

  粟米龙眼粥
  [原料]粟米100克,龙眼肉15克,粳米50克。
  [制作]将粟米、粳米淘洗干净,龙眼肉去杂质。将粟米、粳米、龙眼肉同放锅内,加水8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35分钟即成。
  [功效]补心肾,益腰膝。

  大麦汤(温)
  [原料]草果1个,羊肉200克,大麦仁500克,食盐适量。
  [制作]将羊肉洗净;大麦仁用开水淘洗净,备用。将大麦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熟。将羊肉、草果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煮2小时,然后将羊肉、草果捞起,将汤与大麦仁粥合并,再用文火炖熬熟透。将羊肉切成小块,放人大麦汤内,加盐少许,调匀,即可食用。
  [功效]温中下气,暖脾胃,破冷气,去腹胀。

  鸡汁粥
  [原料]母鸡1只,粳米50克。
  [制作]将母鸡宰杀后,除去毛桩、内脏,洗净,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45分钟,犒鸡捞起,留鸡汤,打去油,即成鸡汁。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入鸡汁,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5分钟即成。
  [功效]滋补气血,安养五脏。

  羊肉粥
  [原料]羊肉100克,黄芪25克,红参5克(或用党参50克),茯苓5克,大枣7枚,粳米50克。
  [制作]先将羊肉去脂皮细切,留出一半。另取羊肉一半,与黄芪、红参、茯苓、大枣,加适量水煮,去渣,取汁,人粳米煮粥。临熟时将留取羊肉加入,肉熟,再人盐少许,即可服食。
  [功效]补气益血,健脾温肾。

  麻雀葱花粥
  [原料]麻雀3~4只。
  [制作]麻雀炒熟,加大米150克,水适量,共煮成粥,最后放入葱花20克,料酒少许,加油盐调味,1日内分2次食用。
  [功效]温补肾阳。

  五香牛肉
  [原料]牛肉2500克,食盐90克,白糖24克,红酱油60克,姜块2块,葱结3只,料酒、茴香、桂皮、红米汁各适量。
  [制作]选用牛肘子部位的全瘦肉,先按其肌肉纤维方向用刀直切开后,切成500克左右的块,然后用刀根戳出一排排刀洞,四面戳到。板上先撒上少许食盐,将肉块放在上面反复推擦,擦至盐粒溶化(俗称出汗),然后放在缸内腌3~4天(夏季腌一天),经过多次翻动,腌至肉红、硬、香;将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滚(水要多),投入肉块,上下翻动几次,捞出刷洗干净;在锅底先放锅垫,垫上放牛肉块,加入茴香,桂皮、葱结、姜块、料酒、白糖、酱油和红米汁,在大火上烧滚,至牛肉变红色时,再加人白汤淹没牛肉,放人适量食盐,试味后,加盖烧至沸滚,再移小火上焖煮2小时左右,等用筷子能戳进牛肉时,捞出,冷透后,按其肌肉纤维横向切片即成。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芪杞炖乳鸽
  [原料]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乳鸽1只。
  [制作]将乳鸽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内脏,洗净,放人炖盅内,加水适量,再加入黄芪和枸杞子。将盛鸽和药的盅放人锅内,隔水炖熟即成。
  [功效]滋补气血,健脾温肾。

  牛膝蹄筋
  [原料]牛膝10克,猪蹄筋100克,鸡肉500克,火腿50克,蘑菇25克,胡椒5克,味精5克,绍酒30克,生姜10克,葱10克,食盐5克,清汤适量。
  [制作]将牛膝洗净浸润后,切成斜口片;蹄筋放在蒸盆中,加入清水适量,上笼蒸约4小时,待蹄筋酥软时取出,再用冷水浸泡2小时,剥去外层筋膜,洗净;火腿洗净后,切成丝;蘑菇水发后,切成丝;生姜、葱洗净后,切成姜片、葱段。将发胀后的蹄筋切成节,鸡肉剁成2厘米的方块。将蹄筋、鸡肉放入碗内,把牛膝片摆在鸡肉的上面,火腿丝和蘑菇丝调和匀后,撒在周围;姜片、葱段放人蒸碗中,再加胡椒粉、味精、绍酒、食盐、清汤,调好汤味,灌入蒸碗中,上笼蒸约3小时,待蹄筋熟烂后,立即出笼,拣去姜片、葱段,再调味后即成。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玫瑰烤羊心
  [原料]羊心1个,藏红花6克,鲜玫瑰花50克或无糖玫瑰酱15克,食盐适量。
  [制作]羊心切片备用。鲜玫瑰花捣烂取汁,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藏红花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煮15分钟浓缩取汁备用。羊心串成串,醮上玫瑰、红花汁,在火上反复翻烤至羊心熟透即可食用。
  [功效]补心解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