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白茶时,避免被忽悠的3个杀手锏,看完再也不担心被割韭菜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不管在什么行业,总有一个词被反复提及。

水深。

这本是一种用于测量深度的词。

却不知从何时起,逐步蔓延到了各大行业中。

为什么要用“水深”来形容呢?

打个比方,有一条河,清可见底,但如果你纵身一跃,其实要往下10米才是底。

听玩古董的人说,古董行业水太深,太浑。

本是先人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珍奇物品,到了如今,却真假难辨。

于是说道,“一入古玩深似海,从此囊中羞涩人。”

但对于自己不精通的地带,也不便随意评头论足。

因此,我们跳脱出古董圈,直转到白茶圈。

如今,白茶已经从以往的“小透明”,纵身一跃,在茶圈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但刚踏入、刚接触白茶的新人,往往会感叹一句,“水太深!”

有一些自称“专家”,“大师”,“博士”的人,穿着一袭白衣,颇有“大家风范”。

但实际上,是不懂装懂,胡乱鉴定一通,把黑的说成白的。

通俗点说,睁着眼睛说瞎话。

也由此,让一众新茶友更迷糊了。

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由此,引发了深刻的思考:选购白茶时应该注意什么,才能避免被忽悠呢?

《2》

第一,认清白茶中的品类与不同等级。

按照采摘标准不同,可以大致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

但这只是广义上的分类。

进一步的区分,白毫银针的等级可以分为特级和一级。

白牡丹也可以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寿眉,也同样具有一级和二级之分。

以前的人被分为三六九等,虽然到了现在,阶级制度早已被废除,人人平等。

但茶叶,仍然是有等级之分的。

在白茶国标中,特级的要求比一级更高,一级的要求比二级更严格,以此类推。

因此,便有一些茶商动起了歪脑筋,想出了一招“滥竽充数”。

例如,用寿眉充当白牡丹,白牡丹充当白毫银针。

纵观市场,最容易被鱼目混珠的,就是春牡丹和春寿眉。

尤其,是长相极为相似的三级白牡丹和一级寿眉。

如果不认识它们,或是尚未了解二者的外观具体有什么区别,就很容易受骗上当。

曾经有一位茶友,在别处买到了白牡丹,却又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于是,便急匆匆的来寻求帮助。

而自己则一眼看破了,这是由春寿眉所“伪装”的白牡丹。

白牡丹,是在初春时节采摘,时间排在白毫银针采摘结束之后。

白毫银针没有茶梗,但等到采摘白牡丹时,已经生出了细细的茶梗。

极细,极嫩,极短。

甚至于有些高等级的白牡丹,它的采摘时间只比白毫银针晚1天,几乎没有茶梗。

并且,白牡丹的叶片更加小巧,芽头秀长,芽头和叶背上的白毫茂密。

但春寿眉的时节,天气温暖,生长速度快,因此茶梗更长更粗。

这是春寿眉与白牡丹之间最明显,也是最直接的区别。

另外,相较起来,春寿眉的叶片更宽阔舒展,芽头较短小。

虽然春寿眉的白毫也多,但和白牡丹相比之下,就稀疏了,也略短一些。

但是,实则为寿眉,却卖着白牡丹,中间的价差可不止一点。

有许多新茶友都中了这个圈套。

因此,大家在购买白牡丹时,要注意仔细分辨。

从茶梗、叶片、芽头、白毫来区分白牡丹和春寿眉,便能看出端倪。

《3》

第二,了解优质白茶的风味是“鲜香醇爽”

在决定买一款茶之前,大多数茶友都需要提前试喝。

根据某位茶友的亲身经历,他曾经在一家茶叶店,喝到过一款很苦的白茶。

那滋味,简直可以用“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形容。

当时听到这句话,心想这位茶友还挺幽默,会自嘲。

他对于茶虽不精通,但也略知一二。

于是问道,“为什么你家的白茶这么苦?”

但接下来,茶掌柜的话令人大跌眼镜。

“不苦不涩非好茶,好白茶都是带点苦味的。”

忍不住在心中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胡说八道,又是一个张口就来的张三!

优质白茶,并非又苦又涩。

在国标中清晰的写道,好白茶的特性,应该是“鲜、香、醇、爽”。

并且在茶圈中,大家也常常形容白茶带有“毫香蜜韵”。

苦涩味,根本就不是白茶的本质。

首先要明确,本文所说的茶汤苦涩,专指品质问题,不谈冲泡原因。

拥有好产区、好工艺、好储存的白茶,是不会产生如此浓重的苦涩味的。

优质白茶内,含有丰厚的茶氨酸,以及适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物质。

保证茶汤鲜爽的同时,拥有着层次丰富的口感,清甜有回甘。

而若是品质不佳的白茶,则会出现茶汤苦涩,汤感薄弱的现象。

有可能是因为产区不佳,海拔过低,光照强烈,日照过长,导致茶叶内积累了过多的苦涩物质。

也可能是制作粗糙,萎凋不当,让苦涩物质大量驻留在叶内,并一直保留了下来。

因此,鲜爽感被苦涩味掩盖。

不过,“苦涩”是个性,而不是共性。

不能用局部来定义整体,更不能用劣质茶来定义白茶的风味。

《4》

第三,切忌盲目追老,并非所有老白茶皆是好茶

此外,存在着一部分新茶友,从一开始,便是奔着老白茶而来。

因此,无论品质如何,只要年份够老,就纷纷收入囊中。

而往往这种心理,成为了买茶踩坑的诱因。

实际上,“盲目追老”在茶圈中很普遍,但也无法改变它的实质是错误的。

老,只是一个时间的年限。

但对于老白茶来说,不仅要满足储存时间,还得足够优质。

好白茶经过良好陈化后,足足3年时间,便能升级为老白茶。

而劣质茶,完全没有储存的价值和意义。

即便陈化上几十年,足够“老”,也不可能变为优质老白茶。

喝老白茶,并不只是炫耀自己喝过一款多么“老”的茶,毫无意义。

而是应该骄傲地说,自己品到一款香气美妙,滋味醇厚的白茶。

这,才值得庆祝。

否则,即便买到了10年陈的老白茶,但入口带着怪味,难以言喻,不如不喝。

并且,市面上不仅存在劣质老白茶,更存在着“假”老白茶,也就是做旧茶。

它的出现,是某些黑心茶商为了蒙骗大众,满足市场上短缺的“老白茶”需求。

而真正优质的老白茶,绝不可能“烂大街”,更不可能低价拍卖。

为了不踩坑,不多交学费。

茶友们在买老白茶之前,要仔细分辨,不要唯“年份”,更不要唯“价格”。

而是应该做一个全面、综合的对比。

老白茶的价格的确不低,但物以稀为贵,贵有贵的道理。

若是花低价买劣质老白茶,买做旧茶,不仅不好喝,还伤身!

《5》

白茶的走红,还伴随着一系列的争议。

无风不起浪,这并不值得奇怪。

奇怪的是,为何有那么多“专家”在混淆视听?

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迷惑新茶友。

俗称,割韭菜。

虽然,任何事情都是从零开始,吃一堑长一智。

但只要问得够细,懂得够深,可以当场卡掉99%的忽悠。

归根结底,还是出于不了解。

因此,会喝茶,更要懂茶,才能少花冤枉钱。

学习,永无止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