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五大误区,牢记五字口诀!

对于中医,很多年轻人可能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认为看中医就是吃中药、中药疗效慢、中医只用于治疗慢性病或者不治之症。

其实这些观点都是一些误区,中医是五千年的祖国文化的沉淀,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能使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误区一: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中医学以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后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如中药、针灸、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指导、治疗或调理身体。

作为中国的国粹,中医有着非常庞大而又完善的系统;作为一门学科,中医又有各个子学科,因此看中医绝不等同于吃中药。

 

中医除了吃中草药,还有针灸、艾灸、拔罐、推拿、药浴、刮痧、食疗等各种方法,且疗效甚佳。

误区二:中药疗效慢

不少人都觉得,中药疗效慢。其实西医更多是所见即所得,中医则是祛邪固本养生。

另外,中医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甚至对于急病的抢救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效,如从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到现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等等。所以中药应改为疗效“漫”长。

误区三:西医治疗不好的才去找中医

有些病人到西医疗效不好时才想起找中医,把中医当做是“救命稻草”,此时若中医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其实许多病中医一开始就可以介入,这样效果会更好。

例如糖尿病,西医治疗糖尿病,多数是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

但糖尿病在中医上即为“消渴症”,治疗方式需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并且辅以食疗,即显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多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充盈之效。

误区四: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

西医营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感,而是看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是呈酸性还是碱性。

用以控制饮食,最终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中医食疗是利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防病治病,用以促进病体康复。

中医食疗根据食物的气对人体进行调养,把人当成人,讲究顺天应时,天时、地利、人和;顺应四时,吃应季的食物。用食物来调理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误区五:中医养生和年轻人没关系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中医养生就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

中医养生五字口诀:

01

动作“慢”一点

慢养生一直是中医提倡的一种方法,尤其对于现代人而言更应当要慢一点。

首先,动作慢一点。不管是起床还是运动,都不要太过急躁,动作过急、过猛会导致身体供血不及时,持续头晕、心悸等现象。

其次,吃饭速度慢一点。急急匆匆地吃饭不仅会导致肥胖的发生还会引起胃肠道疾病,导致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不充分,危害身体健康。

02

经常做运“动”

中医里有一句话“五劳伤身”,其中“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这四个劳伤就和不运动有关,不动则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气血瘀滞,长期如此自然会出现疾病。

首先,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参与一些运动量比较大的锻炼,如跑步、骑车、游泳等等,一方面可以增加抵抗力,另一方面可以燃烧脂肪,有利于保持好身材。

其次,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可以选择一些动作比较缓的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散步等。这样有助气血的运行避免疾病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新陈代谢会减缓,毒素更容易堆积,所以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延缓衰老,清理身体。

另外,运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运动,还要注意大脑的运动。衰老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随着身体的衰老,脑细胞也在死亡和减少,多做大脑运动可以延缓大脑的死亡,调动大脑的潜能。

03

滋“润”身体

润养生可以从滋润皮肤和滋润内脏两方面来看,水在人体中大约占用70%的重量,而每个年龄段的人,其体内含水量会不同,越是衰老,体内的水分流失会越多。或者说水分的流失是衰老的开始。

首先,要多喝水。血液是人体最重要的体液,但是承载血液流动的是水,一天中有多达200升的水从血管中过滤出,如果人体失水15%以上,那么会逐渐失去生命体征。

其次,要多滋润五脏。五脏六腑的燥热会带来很多疾病,如肺燥则会出现干咳现象,肝火旺盛则会导致头发油腻、口臭、痘痘等问题。所以保证五脏六腑的滋润,也是保证身体的健康。

滋润五脏六腑除了多喝水,还可以食用一些养生食物,如山药可以润肺、肾和脾胃,绿色蔬菜入肝等。

04

注意保“暖”

保暖是中医里养生的重点,保暖不等于穿得多,一味的多穿衣服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中医里也有冻养生的说法。暖是注重身体四末的保暖,即手脚四肢的保暖。

首先,人体的四肢距离心脏最远,最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良的现象,四肢的保暖可以缓解这种现象。

其次,在人体的脚上有很多对应人体五脏六腑的穴位,保暖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的发生。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身体其他部位的保暖,如冬季保护好脖子和后背、肚脐等。

05

精神放“松”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精神和身体都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这样一方面增加精神压力,出现内分泌失调,容易患病。另一方面,身体会出现肌肉僵硬、乏力、酸痛等现象。另外,匆忙的现代人和古人相比,呼吸的时间都在缩短,所以放松身心更为重要。

首先,精神上的放松,可以听音乐、看书,还可以关掉手机,走出门,到野外进行精神上的放松。

其次,身体上的放松,长期身体紧绷会导致气血瘀滞,气血不通则会出现疼痛。身体上的放松可以采取运动、按摩和泡澡的方法。另外,做深呼吸运动也是不错的放松方法。

欢迎进群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