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边的专家级“教练”,让你的每一次跑步事半功倍

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我认为任何人想在某个领域不断突破,要先有强烈且深刻的自知之明,要彻底地挖掘自我,分析自我,才有可能一再战胜自己,能一再「自胜」之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里所谓的强者,并非是限于一再追成最佳成绩与突破纪录的精英跑者,而是更广泛地包括「不断追求身心整体性强韧度的人」!

训练是为了变得比之前的自己更强,这需要挑战自己的勇气。这种奋力向前的决心,在不断追求经济成长的文化里我们都很容易学到;但平静地分析、检讨与接纳现在的自己,的确很难在跑步这种运动来执行。在专业跑者的训练过程中,这种冷静的分析工作通常由教练来负责,而且这样的人还同时需要具备知识与装备,前者要花时间累积,后者(在过去)则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现代科技普及化之后价钱越来越亲民了)。

大部分爱好跑步的跑者不见得有能力花钱请教练,但现代逐渐普及的穿戴装置正可以扮演辅助的角色,我认为它是一种帮助跑者们认识自己的工具。就像学习使用电脑这项工具一样,活在这个时代工作你可能很难不接触到电脑;我相信跑步相关的穿戴装置也会越来越方便与普及化,所以如果你也爱跑步,一定要学会善用这项绝佳的工具,因为唯有在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之后,才能确认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迈进。

但因为目前的跑表功能愈来愈多,我发现大部分买表的跑者都只会在训练后看里程数、平均配速或心率……等数字,反而不太了解「数字背后的意义」;当我看到能提升训练效率的宝物就在他们身边,却不知如何利用,总觉得很可惜。

所以我跟几位好伙伴一起开发了RunningQuotient 这个工具(简称RQ)来协助跑者与教练们,让他们能利用现代科技所产生的数据来确定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更针对性地来调整未来的训练方向。

「这是一个专为跑者开发的线上分析工具,目的是解决过去每次在训练选手时都要用Excel表整理许多选手的训练数据、自己写算式,自己制作图表,而且每一个选手都要做一次,非常耗时,而且有时还会key错或算错,所以才想要设计RQ这个工具。如今,它已经呈现在各位跑者的面前,希望你们会喜欢它,开始一起进入科学化训练的领域。」但现在这个工具只限佳明(Garmin)跑表能使用自动对接上传的功能。

为什么叫RQ?RQ是Running Quotient的简称,它就像IQ代表「智力」一样,RQ代表的是「跑者的能力」--这个线上工具里面主要有几个重要的功能:

即时跑力

是可以计算跑者的即时跑力,过去想要知道跑者(或训练营学员的跑力),就要先要求他们全力跑三公里或五公里,才有办法确认跑力和各级配速,但是许多跑者可能状况不好,配速失常等原因会跑不出最佳成绩,那跑力和配速就会不准。但现在RQ已经可以直接依据你的配速和心率自动算出你每次的即时跑力(但前提是这次训练中要有五分钟稳定配速才算得出准确的跑力),同时画出曲线图。你可以随时用手机掌握你的跑力变化情形。

当前跑力&六级配速区间

RQ可以依据你过去一个月的即时跑力推算出你目前的实力--我们把它取名为「当前跑力」,同时以它做为你近期训练的六级配速区间(E/M/T/A/I/R)。

强度区间统计

过去每个强度区间总共练了多久,是懂得训练强度的跑者最需要知道的数据之一。例如在有氧基础期,是否有好好守住低强度长时间的训练原则呢!现在RQ可以帮跑者统计每周、每月或任何周期的强度区间训练时数,你可以立即知道上个月的LSD(强度1区)跑了多久,你也可以立即比较马拉松配速累积了多少时数。

训练指数

大部分的跑者都会以「里程数」或「训练时数」来当作训练量的指标,但这样会有问题,因为这周练跑8小时不见得比上周练跑10小时还轻松,因为如果这周有4小时是在全力参加比赛的话,那本周的「份量」可是重得多了!不少跑者会拿每周的跑量几公里来比较谁练得比较多,但这样的比较方式会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奥运级的选手跟一般市民跑者在某次训练都用每公里5分速跑了21公里,配速一样,里程数也一样,但对奥运选手来这样的训练相当轻松,但同样的速度和距离对一般跑者的身体将带来极大的负荷。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会发现计算「训练指数」有两个关键变数,不是距离,而是「训练强度」与「训练时间」的乘积。RQ可以把你训练过程中每个心率区间的训练时间统计出来,例如69%跑了5分钟、74%跑了2分钟、89%跑了1分半钟……等,再逐笔累加出训练量。

我要练什么?

训练量统计出来的妙处是:使跑者可以很具体地(因为有数字)了解自己的身体目前可以吸收多少的训练量,例如之前有位跑者在基础期时每个周六要跑一次LSD,逐周增加15分钟。通过回馈,我知道他E强度的LSD跑超过2小时就会觉得疲累,他感觉「刚刚好」的训练量是「24点」。接着就可以到「我要练什么」的功能页面,输入24点与选择想要训练的强度--例如我要练最大摄氧强度的800公尺间歇(俗称亚索八百),系统就会自动帮你算出跑几趟最适合你。

体能指数、疲劳指数、状况指数

我们都知道当训练量很大时,虽然体能也会进步许多,但疲劳会累积,状况会变差,因为表现不出该有的体能;比赛前几个星期进行「减量」训练,疲劳会减轻,状况则会变好。 现在,「累积的疲劳」、「进步的体能」与「状况的变化」幅度都可以直接在RQ的图表中具体呈现。

许多教练和想要破PB的跑者最大的困扰之一是:训练很扎实,但在比赛日总是无法发挥最佳实力!这也是状况指数曲线被发明出来的目的,有了它我们能透过数据与图表直接观察自己体能、疲劳与状况的变化。当你「练很大」时,状况指数也会「负很大」,但体能此时只会进步一点点。量化的图表可以使你更加了解循序渐近的重要性,突然大量的训练会使状况指数一路狂跌,此时过度训练和生病的风险就会大增。 教练和严肃跑者在准备重要比赛时,可以透过监控状况指数来衡量自己是否有依着预定的训练计划走,发现问题后,也有个依据可以调整之后的训练课表。

教练会员

这是特别设计给教练使用的功能,教练有权限可以查看其他跑者(选手或学员)的训练数据以及上述各项分析资料,而且也可以帮他设定心率与配速区间;对教练最大的好处是,当每个选手来找他时,就算之前完全不认识,只要他过去都是戴Garmin的跑表训练(目前RQ只支援Garmin的心率穿戴装置),一连结RQ后,马上就可以看到他过去一个月的训练量大不大、体能如何、疲劳程度如何、状况如何,以及他目前的跑力与各级配速,一目了然。

RQ就像跑者健检报告一样,教练面对新选手时只要花个几分钟看他在RQ上面的图表,马上就会比选手还更懂他自己目前的实力与近期的训练状况。

我们必须认清「分析自己,是变强的必经过程」,所以我希望你能透过RQ这个平台所提供的知识与工具,学会更深入地剖析自己的实力,进而变成一位更加强韧的跑者。

但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体都只是工具,跑表、APP或RQ这类工具永远只是辅助,跑者本身才是主体。不要陷入数据之中,而对数值高低太过执着,数据永远只是协助我们分析与认识自己的参考。训练是一门艺术,没有标准可言,就像雕刻家在打造艺术品时可以用直尺和圆规,但艺术品的优劣绝对跟尺规的精准程度无关,而跟创作者有关。身为跑者的你,既是创作者也是艺术品,现在工具的使用方式已经写在这边,用或不用它都没关系,因为它只是工具,你才是主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