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谈旅游】兰溪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
兰溪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
在当今的形势下,兰溪的文化旅游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兰溪虽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衢江、兰江、婺江的三江水资源,地下长河的溶洞资源,诸葛、长乐、芝堰以及姚村、渡渎、虹霓山、垷坦、社峰等全国传统村落、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等古村落资源,有着横山、大云山、白露山的山体资源,有着游埠、永昌、女埠等古集镇资源。还有着中洲公园、灵羊岛等江中小岛资源。还有着像白露山慧教禅寺、横山殿、黄大仙宫等许多寺庙景观。
从目前情况来看,营造的较好,有一定收益的只有地下长河与诸葛八卦村。
从整个层面上看,兰溪的旅游物态的多,活化的少。为什么这样说?兰溪的各大景区,大多是看到物质形态的,只看不做。活化的就少之又少。地下长河,游完了,还可有滑一下滑道,多了一点可以玩的东西。其他就没了。诸葛这几年的形势比较好,投入多,但缺少一些活态的东西,游客也只能一路跟着导游去欣赏,但没有一些真正让游客体验的项目。
吃、住、行、游、购、娱。这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兰溪的各个旅游景点似乎都缺少了什么。
如何来整合兰溪的文化旅游,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一、变物态为活化。
物质的肯定要加强与包装。景区的提升为3A或4A级,都必须对其景区、景点进行规划,但必须在给游客观光游览的同时,渗透一些给游客游完的元素,如划船、荡秋千、冲浪运动、爬山登高、骑马、歌舞、游艇活动,还可以自娱自乐,加进去一些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如诸葛祭祖、白露山慧教禅寺的水陆道场、白露山的猪羊会、百步岩的祭祖傩舞、诸葛后裔祭祖、长乐“乡饮酒礼”、水亭畲族祭祖舞、梅江迎会等。让游客参与其中,既可以增长见识,又达到娱乐的效果。
二、营造非物质文化一条街。
我们专门考察了游埠古镇、永昌古街、女埠古街以及姚村、芝堰、诸葛、长乐、社峰等古村,诸葛村是一个比较好的范例。近年,我们的隔壁县区婺城区的寺平村,他们营造的氛围就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村就在“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字上下功夫,首先,以存集体的名义组建旅游公司,承租下村中老百姓空余的房子,以占地面积为准,每平方米年租10元进行租用,然后大力引进投资项目,逐个引进,简单一点的如馄饨店、包子店、酥饼店、铁店、馒头店之类,复杂一点的如书吧、咖啡吧、歌厅、农家乐,还有古乐坊、书画坊、根雕坊、石器轩、剪纸轩、古玩店之类的店铺。像我们一些古村镇都可以利用这样的办法来引进。这样,投资者成本就比较节约,不用很大的成本,就可以经营。作为古村落及景区实体,也可以利用他们的投资,做到规模化经营,既节约了投资,又引来了人气,何乐而不为呢?
三、合作经营,抱团服务。
兰溪市委、市政府把兰芝风情线建设作为近年来的重要工作来抓,这符合百姓的心声与要求,值得继续发扬。能不能将这一条线进行捆绑经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比如,兰芝风情线上有姚村、白露山、上包村、三峰殿口村、桐山后金村、芝堰村等,门票可以以分景点进行,也可以以一张总票进行,然后进行利益分担,以共同订立的合同为准。也可以作为一个操作的大团体,成立旅游合作集团(共同体),共同来操作兰芝风情线沿线的旅游开发。发动兰溪各旅游社团,将游客带到兰溪各景点。
诸葛、长乐以及永昌古街、社峰古村、李渔故里及游埠古镇等,也可以抱团合作,组成一个旅游线。
待兰江河道、衢江河道渡轮开通,可以组成一条水上旅游观光线路,游游埠古镇、兰溪古城、中洲公园、灵羊岛、女埠古镇、洲上、香溪古镇、将军岩,直至梅城。
地下长河、兰湖可以贯通一条线。也可以与诸葛、长乐以及与建德的大慈岩、新叶,芝堰、白露山形成一个组合。形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金华北山兰溪线,可从溪源、第二饮用水源(钱塘垅水库)、五
星村、富竹坑、穆澄源、金华北山。
梅江横溪线。曹聚仁故里、通洲桥、龙门瀑布、转轮岩、城头水
库、柳贯故里、于街。
柏社线:柏社集镇、北舒村、嵩山窑遗址、水阁、洪塘里、下陈、
施坞等。
在兰溪组成一日游、二日游。
四、拓展旅游文化产业。
目前,兰溪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观念滞后,加之交通基础设施短缺、资金匮乏、相关技术和人才不足,旅游市场促销力度不够,旅游纪念品、旅游文化商品开发严重不足。现有的旅游纪念品、商品种类不多,式样单一,缺乏地方文化内涵,远远满足不了旅客的需求。利用非物质文化可以开发诸如兰溪邮品、系列图书、音像制品、精美画册、民间手工艺品等旅游纪念品和旅游文化商品。新时期的兰溪根雕、兰溪盆景、兰溪黄蜡石工艺品、兰溪织带、兰溪兰印花布、兰溪土特产及特色风味食品如鸡子馃、牛肉面、风肉、腊肉、土索面、馄饨、酥饼、醉鱼、火腿、毛峰茶、李渔家茶等独特性显著,已占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具备打造品牌名牌的基本条件。兰溪已有的包装食品,如小萝卜、腊香肠、风肉、下潘土索面、火腿、茶叶等均是富于区域与民族文化内涵的佳品,更应在超越“饮”“食”生理需求的文化层面上思考旅游的消费、购物。旅游者既是消费群体,也是传播载体,随着他们的归程,兰溪特色食品及饮食文化也将走出兰溪。
五、发展旅游节事产品。
民间节日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庆典文化活动,对扩大旅游地知名度、促进经济文化建设都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一个有影响的节庆活动,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旅游文化品牌。兰溪在历史上几乎每月都有节日,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清明节、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民间有“月半节”、交流会等。黄店镇的“白露风情节”、水亭畲族“三月三”、“花海白露油菜花节”、“瀫水之春”、“三界联谊会”等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大打兰溪旅游牌,效果十分显著。有的传统文化空间改塑成新型的文化空间,提高了旅游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如划龙船、弹棉花、剪纸、画墙画、打铁、车水、做糕饼、做年糕、捏面人、浇糖画、迎銮驾、猪羊会等活动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眼界开阔,经认真策划、包装和宣传,参与者也不局限于本地区本民族,因而成为各旅客同台演出、同场竞技的活动;同时注意活动中游客的参与度,满足游人体验生活、体验文化、体验民俗民风及求知求乐的愿望,打破了传统文化空间在文化沟通上单纯地向旅游者一方传递的定势,遂成为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的最佳平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载体和机遇。举办艺术节、杨梅节、枇杷文化节等等,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于兰溪旅游节事品牌,以旅游促进商贸等市场发育。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