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风湿病】记一位难忘的好医生
从小到大,我崇拜过很多偶像,有家喻户晓的革命伟人,有疯狂追逐的影视明星,也有名垂青史的历史文人。只是,从未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把一位普通的内科医生作为学习的榜样,心底不容亵渎的偶像。
那是炎炎夏日,姐姐由于突发性牙龈出血被送进医院,等我赶到的时候,她已经从一楼的急诊室转到了二楼的住院部。经过检查,最终确定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这是风湿病的一种。他是姐姐的主治医生,只是当时的我并不认得。
初见他时,他的皮肤有些黑,身材瘦小,站在一群医生中间,几乎是最不起眼的存在。医生在商讨病情的时候,他也只是低着头,认真听讲的模样像极了一位听话的好学生。话不多,大多数时候都在安静地聆听别人的分析。偶尔的发言,也是温声细语,以至于,刚开始我误以为他只是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实习生,而并非一位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虽然他胸前挂着牌子,但由于距离关系,我也只能隐约看出一个李字,至于叫什么,我不能确定,当时更没有心情去问。不过他谦逊的模样,倒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来,他来查房,还是如往常的模样,唯一不同的是,他一个人来的时候,回答的问题比较多,所以说话的次数也跟着多了起来。只是每次回答还是那么的不急不缓,有条不紊,很有耐心。
有一次,碰巧他查房的时候,同病房的一位病人正在闹情绪,哭嚷着要出院,不愿再接受治疗。对于这类情况,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过心里还是很理解她的,她那种病情,完全治愈已是不可能,能够维持病情不加重已是最好的结果。原本以为,作为医生在苦劝无果之后,这种问题大可以不必理会,没想到,他会主动坐下来安慰她。既没有对她的无理取闹而苛责,也没有为她的过激评价所生气,说出的话依然如春风细雨般温柔。耐心地为她分析病情,讲解医治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只是真正到绝望后的心境却是很难平复的,需要更多的细心与耐心。这一点他做的尤其好。连我听到也快不耐烦的问题,他也总是不厌其烦的解答。而在此过程中,竟完全没有一丝一毫不耐的情绪。最后,在他真诚的开导下,那病人终于恢复了治病的信心。
那一刻,我终于懂得,对于病人来说,他就像一束温暖的光,在黑暗与绝望中给了她重生的信心与战胜病魔的勇气,这一点任谁也取代不了。即便是作为亲人的我们也只能从旁安慰,陪伴,能给她温暖,但是却给不了她充满希望的远方。而医生更像是她迷失在大海上望见的灯塔,在看见方向时那一刻的欣喜完全可以消除对整个世界的恐惧。
后来,那病人对我说,他是她见过脾气最好的医生。我笑笑,没说话,心里在想这或许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果然,后来同病房的病人在讨论他时都赞不绝口。
经历过上次的事,我对他的好感度似乎又进了一步,渐升为一种崇敬。再见他时,自己就像是一个崇拜偶像的小粉丝,总带着一份兴奋胆怯的复杂心理。看着姐姐渐渐好转,我很感激他的妙手回春。一直想找机会对他说声谢谢,但又没有合适的机遇。
或许对于医生而言,治病救人,是他们的本分。他们不需要感激,只看到争分夺秒从病魔手中救回病人的笑容就是最大的安慰。
在医院陪护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可以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他身材不魁梧,步子却很宽,每天穿梭于各个病房中。除了固定的查房外,他的大多数时间也和病人呆在一起,像是病人的专属保镖。一开始我总觉得他似乎比别的医生多了很多空闲时间,后来才发现他只是把鲜有的空闲时间也用到了病人身上。我有些惭愧,几十天的病房陪伴都让我觉得度日如年,而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职业生涯又该怎么计算呢?
或许从他穿上白衣大褂的那一刻起,他肩上便多了一份不能推卸的责任。这份责任于医生而言既是神圣的使命,也是不变的信仰。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眼前的苦累甘之如饴。老师传道授业,军人保家卫国,医生救死扶伤,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却有着极其伟大的意义。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却也是值得我生活中学习的榜样。虽然我们不同职业,但他对工作尽职尽责的态度,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以及能拥有一颗仁爱之心,都是这个社会所需倡导的美好品质。
生活中,平凡人很多。但能够把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的人却不多。他是其中一个,而向他看齐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另外一个。我会永远记住他,他叫李东旭,人如其名——一位总能带给别人希望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