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永州故事】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全国罕见的零陵古城

【讲述永州故事】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全国罕见的零陵古城

来永州三十年,一直对永州历史文化充满好奇,去零陵拍写过很多次,突然发现自己只知道零碎片角,不仅仅是我,也许是很多永州人,只知道零陵有许多文物古迹,游玩零陵,大不过看看回龙塔、步行东山,瞻仰柳子庙,欣赏朝阳岩,远眺香零山,无不有显得零散、小气的感觉,走进零陵古城,很难寻觅那浓浓古城的风貌与韵味,虽近年政府投入很多,重修东山景区和柳子街景区,也就是两大片名胜,离古城风貌、底蕴相差甚远。不下功夫全力打造,恢复古韵古神,很难做出全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自然也就很难实现古城的旅游价值。作为永州人,更多的“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非常难得的一座“金山”,我们只把它当做一座“煤矿”!无不可惜之至!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统计:“零陵是我国夏以前已出现的三十四处重要古地名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说明,先有舜帝南巡,后有零陵命名。对“零”的解释,众说纷纭。其中有三说比较有理:一是九疑山有泠水,古时“泠”“零”相通,零陵就是泠陵。二是零,指涕零,掉眼泪。相传舜帝南巡,崩葬九疑。娥皇、女英二妃千里寻夫,泪染九疑荆竹。后人感其诚,故将舜陵改称零陵。第三种说法更加神奇,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零”就是“0”,就是没有的意思,“零陵”,也就是说舜帝葬于九疑,压根就没有具体的陵墓,二个是“零”就是“∝”,无穷大的意思,也就是说偌大的九疑群山中的“万山朝九疑”到处都是陵墓,就像舜帝“德播天下”一样。

翻开中国古代史,就有史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遂将舜帝晚年活动过的“苍梧之野”设置一个县,取名零陵,县治设今广西全州咸水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零陵郡,大致辖今永州、邵阳、桂林等地。郡治仍在广西全州。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将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县城(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却今零陵古城。零陵古城的前身是泉陵侯国。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首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侯国辖今零陵区、双牌、祁阳、祁东、东安县地。侯国都城称泉陵城,在今零陵城北,东山之西,今零陵泉陵街一带。这时,泉陵县与零陵县(治所仍在广西全州咸水乡)同属零陵郡。《永州府志》讲得很明白:“零陵本汉泉陵县,东汉郡治于此。”隋开皇9年(589年)废零陵郡,置永州总管府,改泉陵县为零陵县。永州府治和零陵县治均在今零陵区。永州的得名,一说得名于永陵。《九疑山志》说“零陵又名永陵”。大约是从北魏温子升《舜庙碑》中“疑山永逝,湘水长违”那句颂词引伸而来。北宋地理学家乐史《太平寰宇记》也说:“舜陵一名永陵,自古禁樵采,置守陵户”。二说因“邵西南有永山永水”。永山,位于双牌县永江乡,相传为古代永国后裔迁居之地,故名。其山所出之水叫永水。即今永江。从此,零陵、永州成为一地二名,常交替使用。在朝代更替中,永州或称府,或称路,或称略,零陵县总被它管辖着。尽管永州辖地有所变化,但零陵县城却一直未变。

零陵古城汉时为土城,宋代改建砖城,明清为砖石城。《永州府志》载:“今之城池,即汉零陵郡城。创建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宋绍兴中,赵善谧增修里城,开庆、咸淳增筑贰廓。元因其旧,洪武六年(1374),永州卫指挥更拓之,而形成城西以潇水为壕堑,由西南而东堤水为池,自东至北隅凿土为濠,自北至西隅联属为池之局,城墙围九里二十七步,高三丈,阔一丈四尺五寸。门七,曰: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太平、永安、潇湘,各建楼其上。”沿潇水东岸、东山山麓分布着一批以民居、店铺为主的建筑,形成两条空间轴线的城内大街和无数条纵横交错的街区小巷,从而构成了完整的山水古城风貌。正如民谚所说“两纵三横十八巷,青砖灰瓦马头墙,花格窗、石抱门,两山一水景潇湘”。

零陵毗接广东广西,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隆庆《永州府志·形胜》载:“永扼水陆之冲,居楚越之要,衡岳镇其后,九疑峙其前,潇水南开,湘江西会,此形胜大都也。”“以之用兵则易守难攻,以之利民则可樵可渔,以之登览则可展文人学士之才,发幽人迁客之思。”宋人吴之道所评价零陵古城:“不墉而高,不池而深,不关而固”。

古城周边的一些地名颇具传奇色彩,话说三国时张飞兵临城下,零陵上将刑道荣与张飞战不了几个回合,就逃回零陵城里,任凭张飞挑战,太守刘度闭城不出。零陵城三面是水,一面是山,易守难攻。张飞见攻城不下,便将兵马驻扎在离城20里的接里桥。一天傍晚,张飞带着十多个扮成渔民的士兵,悄悄来到西城脚下,沿着通往潇水河里的一条排水沟爬进城里,躲到了东山之上,迅速爬到山的最高峰鹞子岭,张飞把一只8斤重的靴子踢到了离城20里的营中,将士们一看铁靴,就知道张飞进了城,便火速赶来,与张飞里应外合,攻下了零陵城。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飞取零陵的功绩,在他爬过的那个水口修了一座桥,取名“水口桥”;在他踢落铁靴的那个地方取名“接履桥”;张飞攻取零陵后,在东门岭与南门之间建了一个点将台,每日调兵遣将,操练军士,准备再取桂阳(后孔明没有派张飞去,派赵云去取了桂阳),他驻兵的那个山现取名为“张飞岭”,岭下的“点将台”至今依稀可辨。零陵人见张飞练兵辛苦,特地酿制了一种好酒慰劳他。因为张飞一脸大胡子,有人就把这种酒叫“张飞酒”,也有叫“胡子酒”的。

古零陵有 “五码三台,九井三槐”之说,据《零陵县志》记载:“九井”是指撒珠井、紫岩井、吕虎井、春泉井、发珍井、惠爱井、朝京井、智泉井和杨清井,但“智泉”、“杨清”二井现已无法考证。除“九井”外,零陵古城内的霭士井、徐家井也是历史悠久,承载了零陵灿烂的古井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撒珠井:嵇有庆《零陵县志》载:井在“东山下,学宫前圹内。”在今撒珠井巷。井壁圆形,上设井栏,栏以巨青石凿成,栏上刻:“古撒珠井,民国五年 ( 一九一六 )重修”字样。井深五米余,水深一米许。即使久旱不雨,但水源不断。尤为奇特的是,井底均系小颗卵石,每逢日光下彻,水面晃动,犹如颗颗珍珠,古井名为“撒珠”。

紫岩(仙)井:该井位于中山中路文星街256号房址即张浚故居内,为张浚亲手开凿,至今仍然在供附近百姓取水饮用、浇灌。在用巨石凿成的八边形井栏上,至今还保存有明朝天启皇后亲书的“紫岩仙井,天启六年”石刻字样。天启六年,即公元1626年,距今已788年,但水仍清冽,四季水源不断,堪称仙井。

吕虎井:又称观音井,嵇有庆《零陵县志》载:井在“东山下,吴孙权遣吕蒙取荆州,驻兵于此,扦剑涌泉,谓其有力如虎故名。即今观音井。”此井位于今中山中路市中医院内,井为正方形,井壁以大卵石砌成,无井栏。相传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驻兵零陵,一日,在东山练兵,马渴人饥,吕跳下马背,拔剑掘土,泉水涌出,后人用卵石围砌,取名“吕虎井”。据说,后来唐代柳宗元被贬永州最初的居住地龙兴寺的前身就是吕蒙将军府,唐代草圣怀素从龙兴寺古井里淘出过一枚汉铜印“军司马印”,从此爱不释手,常在他的得意之作铃盖此印。吕蒙将军攻零陵,“军令严肃,百姓不扰”;零陵人民为纪念他,在东山建孱陵侯庙,“神即吴将吕蒙也”。明代,在其址修关羽庙。零陵人还在城南百家渡修诸葛庙,在东山建汉寿亭侯庙(祭刘备)。

春泉井:位于中山中路水晶巷444号。井呈四方形,深五米余,井壁以青条石砌成,井栏系用四块大青石拼组,此井水质清澈,四季不涸。

发珍井:位于原零陵县人民法院内,水色明净,冬温夏冽,井栏呈圆形,建国以后修理过两次,现在的井栏是用水泥砌成,地面用水泥冻为四方形,旁有排水沟。

惠爱井: 嵇有庆《零陵县志》中引王元弼《名胜志》曰:“井在县治前,水极清冽,相传水脉通江水,远近之民赖之。惠爱之名,未知始自何人? 予作记并书'惠爱井’三字,因系以铭:惠之爱之,视井如斯;我来为吏,以井为师。”县治前,原名县门口,即今中山 南路零陵区医疗器械修配站所在地。

朝京井:嵇有庆《零陵县志》载:此井“在朝京坊”,即今东风大桥下面的北街,一九五九年该厂修建厂房时,此井被填,已掩没无存了。

徐家井:徐家井现位于徐家井中路南侧徐家井菜市场内,挖掘于明朝,井为方形,青石围成。相传明成祖永乐年间,朝廷对交趾(今越南)用兵,成祖皇帝特从开国大将军徐达的后人中,挑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带兵前往永州。交趾战事一结束,凯旋的徐将军奉旨驻守永州城。因其母爱参佛,看到府邸周边居民饮水多有不便,徐母便命人在府前凿了一口宽大的井,以供百姓日常之用,这就是徐家井。后来徐府毁于战火,而井延续至今。

霭士井:位于七层坡居委会中山南路新街北侧346号,始建于宋代,现存井为明代重修建,井为正方形,青石砌成,深3米,井四周地面铺青石。此井自明重修后从未进行维修,但仍保存完好,水仍清冽,四季不涸。

“三槐”,系指永州市内的三株槐树。槐树何以被列为胜景,在历史上有“槐衙”,“槐厅”的典故。前者指唐代天街两旁多槐树,故号曰“槐衙”(见唐朝尉迟屋的《中朝政事》);后者指唐代的学士院第三厅阁子前有一株巨槐,因号“槐厅”(见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

一株在“寿佛祠”内,即原北门大米厂。由于树身已空,人们经常将字纸(过去人们以“敬惜字纸”为美德)抛入,三十年代的一天,有人误将火种投入树洞,火势蔓延,树被烧毁。

一株在“镇署”前,后零陵地区人事劳动局所在地,六十年代,以有碍基建被砍。

一株在“府治”内,即原地区工商银行内。树身已空,扁平,树干成四十度左右倾斜,因小孩经常爬树,脚印较深,宛如板梯,株围抱余,高四米多,上分三支,直指上空,全树高十米许,历尽磨劫,树皮剥落,但入春以后,枝叶依然青翠茂盛,树干依旧劲挺,显示了它无穷的生命力。此树究竟是何年所植,无从查考。

“五码”,即潇湘门码头,大西门码头,小西门码头,太平门码头,南门外码头。其实有历史价值的有八大码头。

1、潇湘门码头:始建于唐代,宋、元、明、清均有修缮,为永州古城沿河四大码头之一,青石砌筑,上码头直进潇湘城门。

2、大西门码头:明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万金复架浮桥,命名为平政桥。

3、小西门码头:位于南津渡办事处七层坡街西端,东临七层坡,南临现沿江东路,西与愚溪桥隔河相望,北临外河街。始建于汉代,宋、明代均有修缮,为零陵古城四大码头之一。相传三国时,诸葛亮攻打零陵在此渡河。

4、太平门码头古称“百家渡”,又称杨梓塘码头,位于南津渡办事处七层坡居委会255号中山南路太平门路西端,始建于明代,青石砌成。

5、廻龙塔码头:又称老渡口。

6、诸葛庙码头:位于朝阳办事处诸葛庙村,系青石结构。现存码头为明代所建,临江水台阶为半月形,上23级台阶有歇台,码头两侧沿河围有三级40余米长的方形青石,且码头建筑风格独特,是零陵城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码头之一。

7、南津渡码头:位于城郊南津渡村,系青石结构,建于明代,宽4.2米,石级44级,临河台阶为半月形。上9级台阶设歇台,上35级设小歇台。

8、潇湘古镇东岸码头:位于七里店办事处老埠头村三组,西与潇湘码头对称,并与西岸潇湘古镇隔河相望,东面附近为老埠头村三组村民住宅,往南为东岸潇湘古镇旧址。该码头为青石砌筑,临河为歇台,上歇台再转向自北向南拾级而上坡长30余米。由于年久失修台阶青石条已大部分坍塌,仅存5级青石台阶。

“三台”即“望乡台”、“望江台”和“望月台”。

“望乡台”在三贤祠—今东风大桥东头右侧的高坡处。

 “望江台”在城中心偏西处的新街——今零陵区七层坡小学门前,这里的地势也颇高,潇水就在它前面流过。

 “望月台”在千秋岭—今千秋岭小学所在地。这里靠近东门,每当月出东山,徘徊斗牛,此时此刻,墨客骚人徜徉于此,是会游目聘怀,以极视听之娱。古人就此命名,是富有诗意的。

古城自然少不了古桥。1、愚溪桥:位于愚溪入潇水处,系石拱桥,建于清乾隆年间。桥为2拱,长19.5米,宽4.5米,两边护以石栏,两端上下有石级,石墩石基坚实,《零陵县志》记载:“愚溪桥,河西愚溪上,地面清旷,木石丛秀,留连憩止,为一郡之胜。”因此,“愚溪望月”成为一大奇观。而“愚溪眺雪”则是著名的永州八景之一。

2、接履桥:又名接音桥,位于接履桥镇接履桥村。始建于三国,明、清重修,古时是沟通广西、衡阳大道。桥为单孔石桥,桥面上有明、清重修之石刻,桥上建亭,原亭内设有关公石刻像及石碑,桥两头皆立一对石狮。传说三国时,张飞攻打零陵,后援上不来,他在东山猛喝声,关公在此听见了,飞马驰援张飞,故名“接音桥”,后音变为“接履桥”。

3、茆江桥:位于南津渡办事处茆江桥村,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典型的湘南双拱石桥,长45米,宽6.2米,拱高8米,宽15米,桥面立雕花石栏,桥西端设石狮一对,现仅存一座石狮。

4、仙人桥:位于南津渡办事处茆江桥村四组,建于清代,南北走向。桥面面积为200平方米,双拱石桥,拱高6米,拱宽13米,桥长32米,宽6米。

5、贺家桥:位于七里店办事处向家湾村二组,建于明代,青石结构,面宽3.6米,面积为21.6平方米。一拱,拱高3.5米,拱底宽3.2米。桥面东西两侧置长方形石栏,是潇湘古道的必经之路。

古城门分为东城门与南城门。东城门位于零陵区城东、东门巷101号,是永州古城七大城门中唯一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门,分为内外两道门,且相距12米。其中宋城门(内门)墙基为青石所砌,其上小青砖砖砌,券顶底宽3.5米,进深2.5米,通高4米。明城门(外门)全为青方石所砌,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底宽3.5米,进深6.4,券顶通高3.3米;外层底宽2.8米,进深4.6米,券顶通高2.8米。该城门于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城门位于零陵区城南路南端,建于宋代。青石砌成。现存城门券顶已塌毁。原门宽4米,进深6米。今存城墙段43米。

古城及附近还有著名的古亭1、福寿亭:位于南津南路西侧,南津渡办事处福寿亭居委会辖区内。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东西向,长13米,宽7米。东西墙为石牌坊,中设券门,抬粱式,盏小青瓦,现存西牌坊,上题“福寿亭”,环以取龙戏珠石雕。亭内有石柱四根,高约5米,宽约0.4米,4根方形石柱刻有楹联。福寿亭历史久远,是永州古城保存至今唯一的清代青石结构式建筑,结构独特,石雕精美,其历史、文学、艺术价值甚高。

2、节孝亭:位于钴鉧潭村,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清翰林院待诏邑人熊学礼为母节敬孝捐修建。亭系砖木结构,抬梁支撑屋面,盖小青瓦,封火山墙,各有一券门。亭长11米,宽7米,内有石柱4根,高4米,上面阴刻两副对联,一副是“古井流香,人怀六峒;贤泉比洁,地纪零陵”。一副是“憩片时,沿堤寻柳迹;饮一勺。放步到枫林”。南券门上,有竖写“奉旨旌表”四个大字,下面横写“节孝亭”,四周饰以浮雕云龙图案,均为石刻。亭旁同时建茶舍,内有熊学礼亲笔题写的《奉节母命鼎建茶亭记》石刻一块。2003年5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诸葛庙亭:亭位于潇水河畔诸葛庙村。现存建筑系砖木结构,东西券门为砖造,硬山墙,山墙门额竖刻“诸葛庙亭”四字。亭深13.5米,宽11米,面积为148.5平方米。2002年7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零陵古城还有一点特色就是古巷。

1、水晶巷:在永州古城内的古街巷中,以水晶巷最为出名。该街巷东连中山南路,西接正大街,长约150米,宽3—5米不等,类似京城胡同。街巷内多石库门,穿过石库门,就是一个个呈“中”字、“品”字或“串”字的院子,院内粉墙黛瓦,漏窗巧缀,富有江南水乡的风韵。

2、鼓楼巷:该街巷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段,走向基本保持原状。东西向又成“Y”字型布局,总长度约为300米,宽3-6米不等;南北向长约100米,宽4米左右。保存了部分1-2层的木结构房屋和成片的鹅卵石铺地。

3、总督巷:该街巷呈“L”型布局,总长度约300余米,宽2-4米不等,空间尺度基本保持原状,多曲折,为青石板路面,保留了大量的1-2层木结构房屋和民国时期的土砖建筑,巷内的青瓦、漏窗、古石墩等历史建筑元素保存较好,具有较为浓郁历史气息。

4、三多坊:该街巷因先前是酒、面粉、轧籽等手工业的工作场所,而被命名为“三多坊”。东西向东起正大街,往西走80米则到街巷尽头,宽约4米,道路正中间为青石板铺地,两边配以鹅卵石铺地;南北向长约100米,宽为3-5米,其南、北两端进口较窄,中间较宽,两侧完整地保留了以青石砖古墙和部分木结构房屋,较好地延续和保存了历史风貌。

5、内河街:现存内河街长度约为80米,宽2-3米,巷内较为完整地保存了长约40米、高约2.5米的青石砖古城墙,这是永州古城内最为珍贵的遗址之一。

6、文星街:该街巷位于七层坡菜市场北侧,呈东西向,东连中山南路,西连解放路,南过菜市场为七层坡,全长 330米,宽约3米,因南宋“文星”南轩夫子—张栻曾随父张浚在此街居住近十年,而以“文星”命名。

7、大西门路:该街巷东接新街,西至大西门码头,长约150米,宽约7米,以永州古城七门之一的大西门命名,原是通往大西门码头的必经之路。

8、小西门路:东接七层坡路,西至小西门码头,长约100米,宽约4米,以永州古城七门之一的大西门命名,原是通往小西门码头的必经之路,河西对面的是古愚溪桥。

9、太平门路:该街巷是东起中山南路,西至太平门码头,长约250米,宽 9.5米,以永州古城七门之一的太平门命名,自古以来是城南东西走向最长的一条老街。这条街曾叫县城隍街,因为县城隍庙的旧址就在城南路北端与太平路三叉路口附近,且由于城隍庙的存在,该条街巷在当时是永州古城内较为繁华的街巷之一。

一座功能齐全的古城,曾经记录着历史的悠久与辉煌,如今,有的古迹尚存,但已破损,有的已经灰灰湮灭,只留下记忆,但历史文化隐约可现。

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这都是无法逆转的事实,但却留给了这座古城宝贵的财富,打造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若“修旧如旧”恢复零陵古城历史风貌,将是利千秋,造福后代的大好事,将会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名片,永州经济腾飞的梦想就会实现。

(0)

相关推荐

  • 赵超群:情满永州/邵东作协荐稿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导读]有这样一幅对联:"读十年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拥百世宝,怎比拥满腹才, ...

  • 零陵古城柳子庙

    零陵古城柳子庙 新建的零陵古城在潇江对面的西山下,古城中有一条青石板铺路的柳子巷,柳子庙就坐落在柳子巷中.不高的庙门,正对着新开发的零陵古城高大的牌坊. 门口有点冷清,进了庙门,没几步就到了大殿.大殿 ...

  • 游永州

    人杰地灵永州城,传世古城名零陵. 柳子文名天下扬,张飞勇武世上传: 更有忠勇老黄盖,愿打愿挨成美谈. 厚重历史秀古城,莺歌燕舞奔新程! 2020年11月27日于永州 注:柳子即柳宗元

  • 【永州故事】底蕴深厚、了不起的黄阳司古镇

    [永州故事]底蕴深厚.了不起的黄阳司古镇 陈瑜 黄阳司古镇,在冷邵高速永州北附近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湘江就是它最大的依靠.因为有了源远流长的湘水,也就成就了黄阳司的过去繁华,也蕴含了无数动人的传说. ...

  • 【讲述永州故事】被漠视、被糟蹋的底蕴深厚的道州洪家宅古村

    [讲述永州故事]被漠视.被糟蹋的底蕴深厚的道州洪家宅古村 图/文   陈瑜 欣闻道州的<道县特色民居(古村落)调查报告>获评一等奖,又提起我再探道州古村的兴趣,选择一个周末,前往清塘镇洪家 ...

  • 【讲述永州故事】神秘的江华豸山

    豸山位于县城沱江镇东面,屹立于潇水之畔,"峭壁摹空,悬崖俯流."因山形似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 ( 豸獬 ) 而得名.     沱江镇作为江华的县城已有近 550 年的历史,豸山这一风 ...

  • 【讲述永州故事之湘军文化】福荫后代的抗法湘军名将王德榜

    [讲述永州故事之湘军文化]福荫后代的抗法湘军名将王德榜 出于对湘军将领的了解,前往零陵凼底乡油山岭村寻访王德榜古墓,经过十多公里的步行,向村民反复打听,于青山田园中.在古樟掩映下找到了王德榜坟墓,进入 ...

  • 【讲述永州故事】零陵古老并时尚着的福寿亭

    [讲述永州故事]零陵古老并时尚着的福寿亭 据<永州府志>记载:福寿亭,又名众乐亭.东门新亭.该亭位于零陵古城东门外,为古代东向出入永州府城必经的重要驿站.宋代诗人.曾历任知广西宾州.容州. ...

  • 【讲述永州故事】老百姓淡漠的名臣名将张浚

    [讲述永州故事]老百姓淡漠的名臣名将张浚 在永州零陵,有一处不被人熟悉了解的故居,更少有人知道故居主人何许人也,它静静的守护在深街巷尾,默默地计数着岁月的变迁.风雨的凋零,也许它"闭门谢客& ...

  • 【讲述永州故事】人们永远纪念的零陵贤太守龙伯高

    [讲述永州故事]人们永远纪念的零陵贤太守龙伯高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总能照出勤廉忠奸,无论时空变迁,社会更替,造福于民者总被人民纪念,流芳千古,在永州零陵区有一座古墓,修墓于公元88年,距今1930年, ...

  • 【讲述永州故事】神秘的舂陵侯遗址

    [讲述永州故事]神秘的舂陵侯遗址 去过宁远的人都知道,在宁远很多地方,总会显示"舂(chong)陵"字样,大多数人莫能明奇妙.舂陵侯,一个神秘的名字,一个往往被大多数人念错的名字, ...

  • 【讲述永州故事】没有解开的千古之谜——江永古雄山石佛寺

    [讲述永州故事]没有解开的千古之谜--江永古雄山石佛寺 永州是一本书,博大精深得无扉无尾,永州是一部史,神秘得让人很难读懂. 在永州市江永县桃川镇石枧村,村前河对岸偏西,有座小石山,高不过数丈,古名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