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仿真玩具

陆续给儿子买了铲土车、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之后,这套工程车玩具只剩下挖掘机了。每拿到一个新玩具,他都爱不释手,睡觉的时候也要把玩具放在枕头边。不过,这种新鲜劲儿过去得很快,用不了一天时间,这些玩具就变成二手货了,然后再期待下一个新玩具。这不,儿子从幼儿园出来第一个问题是:“爸爸,给我买挖掘机了吗?”
现在的玩具做得非常逼真,不光外观,就连一些传动装置与真实的工程车也一样。这些玩具的教育意义是什么,是认识工程车,还是幼儿机修?你可能会认为,不是每一样东西都要考虑教育意义的。对我们是这样的,但对孩子来说,教育这件事,永远处在现在进行时态。无论你有意无意,它都在以某种形式发生着。没有教育意义的玩具,也在发挥着教育作用。它是孩子拥有现实世界的一种替代方式,培养孩子通过购买而占有的意识,而不是培养孩子自主地探索与创造。孩子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也有这个玩具”、“妈妈,我还没有那个玩具”。
设计这些仿真玩具就是把真实车辆缩微建模,然后交付成型,基本上没有经过孩子心理成长的研究,也没有什么设计。当孩子不认识工程车的时候,比如0~2岁,他对这种玩具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当孩子对现实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仿真玩具就有了吸引力。商家制造这些玩具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更好卖。
家里的另一些玩具,比如积木和拼装玩具,一开始可能没有获得孩子强烈的购买欲望(这些拼装玩具的包装盒上也是以组装成炫酷的仿真品售卖的),但是它的生命力却更加持久。孩子组装这些组件的时候更加专注,保持安静的时间更长,组装出来的形态几乎没有重样的。儿子甚至能用一组衣服夹子组装出一些形态怪异的猛兽。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解释:
① 0~2岁,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获得感知觉信息认知环境,获得动作经验。他们对物品的物理属性感兴趣,比如声音、味道、温度、材质、软硬等。他们是材料学家,对材料的具象形态不感兴趣。
② 2~7岁,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动作技能、象征思维发展很快,但是思维不能完全脱离具体的操作。儿童不具备守恒的概念,比如他站在桌子上就认为他比我高了。所以,这一阶段的玩具应该提供各种类比、重组可能性。一个仿真卡车只能是卡车,不能类比成其它什么东西。仿真度越高,越不利于孩子的思维发展。
在《为真实世界而设计》这本书里,作者列举了一些不错的玩具,包括来自丹麦的乐高(Lego)、美国的Lincoln Logs、德国的Meccano和慧鱼(Fischer Technik)、日本的Capsela。
儿子正处在第二个认知发展阶段,所以,后面的两个阶段过几年再研究。
理论标签: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