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淮玉丨绿豆圆子
母亲八十多岁了,每年总要给我们炸些绿豆圆子。母亲炸的绿豆圆子,掺有虾米、豆腐,配以葱、姜、辣椒、大茴等佐料,很有特色,特别出味,特别好吃。吃起绿豆圆子,许多往事便浮现在眼前。
我们那个地方过去每年冬天快过年的时候都爱炸绿豆圆子,这好像成了一个习俗,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那里好产绿豆。好产绿豆也不是爱种绿豆,而是因为淮河好发水。麦收之后种黄豆玉米,大水淹了再退去,已错过季节,只能占(用力再淤泥地上撒种,使种子进入泥里)谷子、绿豆。谷子、绿豆属晚秋作物,季节性特强,晚一天都不一样,所以有“秋前谷子秋后草”,“秋前秋后,燕爪绿豆”,“立秋扁担角(ge),收着收不着”的说法。即是说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令,立秋前种谷子,可以结籽,立秋后种谷子,就不结籽成草了;种的绿豆立秋时要能长成“燕爪”一样的三片叶,就可以结籽,要是只长成“扁担”一样的两片叶,结籽不结籽就不一定了。那些年赶上谷子、绿豆丰收,就吃谷米稀饭,谷米干饭。吃谷米稀饭,需冷个差不多,一口气喝完,倘用筷子一搅,就泄如稀水,不好下咽;吃谷米干饭,倘有的谷米皮没退净,嚼在嘴里就像虱虮子一样,十分难受。绿豆干饭,特别耐饿,不易多吃;绿豆面条,下芝麻叶很好吃,就是缺油。因为有绿豆,年关在即,家家都要炸绿豆圆子。绿豆先用大石磨磕成两瓣,水浸泡半天,再用小笊篱踅出豆皮子,剩下的豆黄子掺以佐料上小磨子拐。一只眼的小石磨子,有个带眼的独柄,再安上带转轴的长柄,长柄再用绳子吊着,就可以拐了。根据小石磨子的大小和人力气的大小,或两人或一人握柄用力拐。力和技巧相结合,才能拐得自如、高效。倘使横劲,小磨子就不听使唤,还把你累得不行。我那时尚小,不能独拐,只能握柄帮把劲,由于用力不均匀,拐一会就气喘吁吁,晕头转向。那些年一到年关拐绿豆圆子,我母亲就很着急,因为得请人帮忙才行。后来逐渐改为机械化了,母亲才不那么着急。
拐好的膏沫状的绿豆黄子,加盐、大茴等佐料,或加些蜂蜜增色,就可以上油锅炸了。母亲继承了姥姥的传统,炸绿豆圆子时有些讲究:一是炸好的圆子,谁也不许先吃,要拿一个扔到灶洞里让老灶爷先尝;二是炸圆子的过程中不能说“渴”“喝”等字眼,否则的话,油会佘(耗的意思)得快,因为那时油是很金贵的,家庭主妇们常以炸圆子用油的多少来衡量手艺的高低。缺油的那个年代,为了年关炸圆子能攒一年的油。有几年没有菜籽油,芝麻油,无奈之下,母亲还创造性地用棉籽油、羊油、猪油炸圆子。棉籽油好起沫,处理不好,一锅油能起沫淤(溢的意思)完;羊油、猪油炸的不宜凉着吃,需加热才好,但总有膻味或感觉腻人。有几年没收到绿豆,母亲还尝试用豇豆、豌豆炸圆子,做法相同,但味道有别。不管用什么样的油料、什么样的豆子炸圆子,经过母亲的精心料理,吃起来总是那样的津津有味,总是那样的永远也吃不够。
大集体时期过年,物质不丰富,经济又十分困难,肉鱼买的少,绿豆圆子就唱了主角。家家户户都炸了不少绿豆圆子,甚至以炸的多少来论穷富,以炸的好吃与否来评手艺。拜年的饭桌上总要有绿豆圆子和水豆腐。那年拉驾车去阜阳卖荻子,母亲让我把仅有不多的绿豆圆子带上,说路上吃着方便,菜饭都有了。上师范的那一年,家里遭了大水,麦秋都歉收,过年炸绿豆圆子已十分不易,母亲还托人给我带了些绿豆圆子。饥肠辘辘的深夜,嚼几枚绿豆圆子,喝几口开水,顿时陡添了学习的能量,倍增了奋斗的信心。
来县城的第二年,人地尚很生疏,心情也很不稳定,到年关了也没什么心思办年。母亲送我儿子来县城,带来了大半蛇皮袋绿豆圆子。我那时租房在四楼,大半袋绿豆圆子按说不重,怎么掂起来很沉很累呢,很纳闷,到楼上打开口袋一看,原来是一袋地梨子(荸荠)。蛇皮口袋外表一样,地梨子和绿豆圆子大小形状一样,在口袋里都骨鼓嘟嘟的,不打开口袋,真是辨不出是地梨子还是绿豆圆子。可能在途中班车上,装绿豆圆子口袋和装地梨子的口袋混在了一起,不知哪位老客在卸地梨子口袋的时候错卸了绿豆圆子口袋,这就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母亲很懊恼,哭笑不得,连说自己没用。儿子就安慰奶奶,我们有地梨子吃也不怎么吃亏。殊不知,地梨子哪能和绿豆圆子的价值相比,更重要的是母亲辛苦劳动的成果丢失,令她痛心。地梨子也罢,绿豆圆子也罢,错就错了,也没必要报案侦破了,地梨子易坏不能放太久,就把它送亲戚们分享。只是害得母亲回去又费事炸了一些,非让我们吃上她炸的绿豆圆子不可。凭着母亲对儿女们这种执着的爱,我不能再多愁善感心神不定了,不管怎么样也要在一个生地方坚强地生活下去。
马年来临前夕,母亲给我打电话,又说起炸绿豆圆子事,我说你已高龄,身体也不好,就不要再炸了,现在也不缺吃的了。不几日,母亲又打电话说已炸好托人带来了。我取到绿豆圆子骑电动车行走在路上,忽然背后有人喊我,我一看是一位很熟识的老师。他说你光顾行走东西掉了也不要了吗?我一看正是那袋绿豆圆子,连忙谢了他把绿豆圆子装在车上,心想若不是遇上熟人,母亲辛苦劳动的成果岂又要丢失。回家中午就煮绿豆圆子吃,吃饭的亲友说,你这绿豆圆子咋恁好吃,比街上卖的好吃得多,你把这些绿豆圆子让给我送给好友,你再让你老母亲炸一些。母亲的劳动成果得到这样的好评,又是成人之美之事,我怎好拒绝,于是母亲亲手一个一个炸得这些绿豆圆子包装后就去了大城市。
小小的绿豆圆子浓缩着母亲的爱伴我从小到大,鼓励着我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做人,好好的做事。母亲常常为儿女们做的太多太具体,而我们儿女们怎么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2014年2月6日
作 者 简 介
刘淮玉,男,汉族,固始县三河尖乡人,1977年4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在淮滨县教研室任初中语文教研员。曾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从事语文教学、教研多年,在《教育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新课程教学》等杂志发表语文教研论文多篇,2014年出版语文教学专著《语文教学浅论》。爱好文学,在《读书报》《信阳报》发表过散文、诗歌作品,散文入选2013、2014、2015《信阳年度散文》,小品《替班》获信阳市情景剧创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