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想起儿时过大年/元庆彦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人们喜欢在春节集中消费,把家里的年货办的满满当当,这样才是“年年有余”。我的童年是在乡村中度过的,每当春节时都会想起小时候过大年的情景,总觉得那时过“年”比现在热闹、喜庆。

小山村一到年关就忙得炸了锅,大人们忙着准备年货,把油盐酱醋、粉条海带、红纸蜡烛买回家。“二十三,打发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尘土;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五做豆腐这个年俗在世代相传。这一天,是全村人一年当中唯一一次一起做豆腐的时候。做豆腐的场所,可以是一户人家的灶火房,也可以是储物间。豆子磨成浆后,人们用布单把里面的豆渣滤干净,便点燃柴火煮浆了。点卤水是个技术活,都是找村里经验多的人过来。找来的人,用勺子盛了卤水,在翻滚的浆锅里顺转几圈、倒转几圈,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的变化。明代诗人苏平在《咏豆腐》里写道:“百沸汤中滚雪花。”到了这时候,点卤水的才敢把勺子丢掉,长舒一口气。这时,孩子们也都争先恐后过来帮忙,有的给抱柴,有的往灶火里填柴,有的忙着给拿工具,一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等大人舀出一瓢豆腐脑时,小孩们就雀跃着倒进自己的碗内,用筷子轻轻搅动那稠稠的豆腐脑,吃上一口就咋咋嘴唇,那时一定感觉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农家过年蒸馒头也很讲究,还要分为“一块面”、豆包和“一进三套院”三种。到了小年的时候,猪肉要剁,大葱要剁,果子要炸,豆腐要煎,鸡鸭鱼要炖,粉条要浆,叮叮当当一家更比一家响,飘出的香味一家更比一家浓。等到除夕晚上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鞭炮四鸣,张灯结彩,家家摆宴,煮出饺子,先敬神,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此时,各种味道和感情也在彼此的交换中实现了共享。

吃了饺子拜了年,但这年并没有过完。最热闹的时候当属正月十五闹元宵和正月十六“烤杂病”(也叫烤柏灵枝火)、“转黄河”,在乡村,有正月十六烤杂病和转黄河的习俗,因为人们相信烧柏树枝有去百病、驱百邪的意思。正月十六,是新年里的第一次月圆,是年节的尾曲。家家户户吃罢晚饭,都在自家门前点起一堆大火。燃烧物必须加上柏树枝,现在,柏树少了,用柏树枝的也不多了,代之以芝麻秆、花柴等,但还是习惯叫“柏灵枝火”。无论用什么燃烧,其寓意为烧掉旧的,换上新的,辞旧迎新。燃起熊熊的火焰。火堆燃得越旺,寓意今年的日子也就过得越好。烤火时,大人小孩要在火堆上跨越,并要去各家各户烤,互相祝愿长寿百岁。孩子们更会高唱起“前烤烤,后烤烤,身上百病都烤掉;前烤烤,后烤烤,绊倒拾个大元宝”这一古老的民谣。有些老人还要在火里烤一些食物,说是吃了可以免灾去病。烤完了火,人们又会相约去“转黄河”。“转黄河”在民间也称“转九曲黄河阵”,转阵的人们从阵门鱼贯而入,沿着限行的路线穿行起来。每进一曲阵门,人们都要祈求天地神灵保佑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进入阵中,左右的人流一会儿同向而行,一会儿又交错而去,时东时西,时南时北。“转黄河”在民间还广为流传这样一首歌谣:“串串黄河腿不疼,看看天灯双眼明;转转黄河圈,能活一百年;转转天灯杆,全家保平安;摸摸天灯杆,能去考状元。”黄河阵呈正方形,横排19行,竖排19排,是用361根扎木椽插入地中构成正方形的九曲阵,加上进出门用4根,共365根。暗应‘365天,天天大开鸿运’的意思。黄河阵内环套环、城套城,共设9个门,有9个小方阵,共同构成一个大方阵。灯阵设有入口和出口两个大门,每个木椽上都接一盏彩灯,转阵的人们沿着曲曲弯弯的路线,浩浩荡荡,缓缓而行,欢声笑语不断回荡在山村的每一个角落……

自从搬进城市,再也没有享受过以前的那种“年”。城市的街道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传统中的年却越来越远,现在的“年”留给我们的是一堆疲倦、烦躁和困惑。

作 者 简 介

元庆彦,男,河北大学法律专业本科学历,现在河北省沙河市环保局工作,中共党员。本人自幼爱好写作,笔耕不辍,近几年先后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工作》杂志、中宣部《党建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监察》杂志、《证券日报》证券之声、《中国网》、《河北新闻网》、《长城网》、《河北自学考试》杂志、《西安日报??》、《邢台日报》、《牛城晚报》、《辽宁作家网》、邢台市委机关报《机关建设》、《沙河市报》等新闻媒体发表多篇诗歌、散文、新闻通讯,有的并获奖。

(0)

相关推荐

  • 豆腐带给我乡愁

    关于美味,人人都有独特的个人理解和偏执热爱,食物所承载的,往往不仅是一种味道,而是味道背后难以忘却的记忆.对我而言,最爱的食物是豆腐,这和我童年的记忆,与我对母亲和故土的思念,息息相关. 豆腐是一种很 ...

  • (散文)永和味道

    (散文)永和味道 日期:2021年01月08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我的家乡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宋时因窑瓷闻名,又因手工业发达,与河南朱仙.湖北汉口一并被称为"天下三镇".这里几乎汇 ...

  •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范薛鲁作品丨石磨里旋转的旧时光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想起了父母做的石磨豆腐.太 ...

  • 散文 ‖豆花飘香

    散文福地杂志专辑 多年生活在异乡城市,再也没有与家乡的豆花相遇过,它一直盛开在我的梦中. 说起做豆腐,脑海中总是浮现三十年前在老家推石磨的情景.用石磨磨出的豆浆流淌着节日的喜庆和人们对五谷丰登的期盼之 ...

  • 【056】“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白瑞勤作品

    不能磨灭的记忆(组诗) 白瑞勤(山西) ▌背着母亲下山 我知道,这是我熟悉的大山 山坡上就是父亲和母亲长眠的地方 我看见母亲站在山上,微笑着 我说:"妈,你要去哪? 你走了五年了,该回家看看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儿时的年味/王恒

    年关日近,繁忙之际,但闻耳边议论声,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景象来! 儿时,物质匮乏,"三月不知肉味"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一年到头餐桌上也见不了几次荤腥.记忆里却鲜有穿新衣的经历,说衣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儿时的年味/刘世胜

    不经意间,春节又要到了,手头的工作似乎还没有收官的意思,这飞速的光阴,却将日子一天天向前推进,逼着我们的后背一点点的靠近这个传统大年."小孩盼过年,大人盼挣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儿时的年/李维维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年又来了,在人们还没有期盼中来了.总觉得现在一年太短了,越来越短,一年比一年短.儿子高兴的看着新衣服,期待着年的到来,我却害怕过年. 一年比一年怕,一种莫名的怕,不纯粹是怕自己老去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儿时过年做豆腐/张增有

    随着年味儿越来越浓,儿是过年做豆腐的情景也越发地历历在目. 头天晚上,娘就把三五斤拣净的黄豆泡在水盆里,到了第二天黄豆就被泡的又胖又软,后晌就可以拿到石磨上去磨了.寨子南头有眼土窑洞,窑洞里有座石磨.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儿时春节入梦来/汤云明

    春节年年有,年年节不同,这也是国人盼望春节的心情.虽然人近中年,也过了几十个春节,但每每想起即将来临的节日,心中不免还是会有些激动. 人们看重春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春节到来,就意味着冬天即将过去,新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难忘儿时的年味儿/东方雪

    儿时的年,是最有趣味儿的.那个年代,夜不出户是每个家庭管理孩子的基本信条.因此,过年几乎成了所有孩子们几乎没进腊月就翘首以待的理想天堂,且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因为只有到了春节,才能理直气壮的放弃作业,白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想起那浓浓的拜年风/张淑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年初一拜年,非常盛行.在淮北,在乡下,拜年可认真了,不只是抱抱拳头,问一声新年好,就行了,而是小孩跪着磕头,大人匍匐在地磕头.对谁把头磕的越响,说明对谁越敬重. 那时,父.母亲年龄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想起幼时过年乐/李国现

    过年谣 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备过年. "二十三儿,小年下儿,发面火烧儿肉朵可儿." "二十三儿,过小年儿: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回忆儿时赶年集/冯子栋

    老家是沂蒙老区的一个小山村,山路蜿蜒起伏,离镇政府有十多里地.村后的山叫小金山,高三二百米,山像茶壶盖又像金杯帽,四周三五里外纵横屏列着几座青山,一条小河经小金山东侧流向南方.老家的村子都依山而建,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