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家里的赶集/孟生旺
逢年过节,人们总不忘清扫庭院,除旧迎新,这时候,搁置在屋外的笤帚、簸箕又忙得不可开交起来。追求焕然一新,追求一干二净的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看重。
每到这个年节来临的时候,世世代代居住于乡村的我们全家老小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农村人居家环境虽然简朴,但讲卫生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要比城里人高出许多。我家是四四方方平砖墁地的四合院,古老的建筑风风雨雨,饱经沧桑,有不下千年的历史。在这古朴的院落里,一代一代的孟家族人繁衍生息,瓜瓞连绵,过了十几辈至今仍在延续。要过年了,在世时的母亲寻思着该给这住人的窑洞窗户来个重换装。也就是重新给窗户糊窗纸,以求得改换门庭的感觉。过年是乡村最热闹的日子,也是一年最隆重的日子。新的感观要彻头彻尾地体现。从衣服到铺盖,从脸盆到筷子,大大小小,里里外外全要换洗或新购。这是上千年的传统,也是山西人的讲究。在乡村,日好过,月好过,年不好过。说的就是过年时各项支出比较大。一年里,拮据困顿的艰苦生活可以承受,年关近了,讲究干净清雅的风俗不能变更,人们以此表达新年新岁开新运的念想和期盼。
要过年了,乡村的孩子天天在唱儿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每当这儿歌声想起,年的脚步就一天比一天近了。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不约而同都操起了扫帚,开始里里外外清扫房子的活动,然后给家来个旧貌换新颜。
我家的换装首先是从窗纸开始的。在乡村,每户人家都是贴纸的窗户,许多住户嫌玻璃价钱贵,而一直沿用糊纸的方式布置。即使安装上玻璃,也仅占其中一小块的地方。借它来看院子的情况,同时装块玻璃以增加居室的亮度。最多的玻璃也就是脸型大小安三四块,少则一块。我家就装一块,窗户大部分面积全都糊窗纸,严严实实的,连一丝风也透不进来,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窗纸经过一年的日照风吹,大都褪了白色,略显黄了。因而,就有了一年换一次窗纸的习俗。就是一年下来,窗纸一点未破,完完好好,农村人也要换新。这个新包含了许多内容,其中有更新的意味,其次是新颖的内涵。时逢三四九前后的天气,屋外呵气成霜,滴水成冰,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但为了迎接新年,再冷的天气,也要糊窗纸。母亲把撕窗纸的任务交给我,不能含糊。要知道,窗纸是麻纸糊的,是白纸中韧性最强的一种纸张,糊上去容易,撕下来撕干净难。众所周知,麻纸是中国古人的四大发明之一。由东汉蔡伦改进,在古代主要作为图书典籍的使用。大部分以黄麻、草茎、布头等为主原料,由此生产出来的纸张有强韧特性,且品种繁多,如白麻纸、黄麻纸、麻布纹纸、桑麻纸等不一而足;按颜色分主要有白、黄两类。白麻纸洁白柔软,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枝等粘附,质地细薄,坚韧。纸纹均宽,约一指半,比白令纸略厚。其实,麻纸的历史非常久远。在西汉时期,用于书写的最初的麻纸已经出现了。传到今天,纸质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改观。麻纸又僵又涩,经久耐用,存放几百年不化,依旧完好如初。在乡村,因了这个的缘故,在很早的从前,麻纸就成为裱糊墙体的不二选择,窗户用纸也离不了它。母亲曾试图用白令纸、白报纸糊窗子,但一两个月下来,不少窗格发生纸张迸裂现象,还得翻工。唯独这麻纸,糊一次只要不人为地触碰,一年下来,相安无事。由此,家家户户跟母亲一样,均采用麻纸糊法,省事又省工。
麻纸的使用从民间到官家无处不显。在明清时期,县衙捕快抓捕案犯用的封条,甚至呈送的官牒文案全都是麻纸制作的。这种看似薄如蝉翼的纸张,有时还是刽子手神不知鬼不觉处决人犯的杀人工具,相当于现在用的注射毒剂。当县衙所报的案犯获得州府死刑核准后,犯人便被衙役拖下堂,较重的秋后凌迟处死,一般的就用麻纸贴面的死法。据老辈人讲,通常将麻纸切割成手帕大小的方块,浸入水中,浸一块捞一块,湿淋淋地一块一块往犯人脸上贴,只十几张,犯人便一命呜呼,可见其残酷性。这种韧性极高的粗糙纸,制造起来,工序繁琐,在旧时,技术全被上层社会控制,私人作坊因此不容易生产。
麻纸还是民间办丧事的首选用纸。从挽联到纸人、纸马,凡是一切白事贡物,祭品,尽皆使用之。加上其颜色发白,烘托出来的悲伤效果更胜一筹。民间常用披麻戴孝的方式对仙逝的长者举行殡葬活动,遵从礼数来表达子孙的孝道和悲殇情感,可谓把麻纸的悲情发挥到极致,难免让人产生忌惮的情绪,退避三舍。
过年了,老百姓完全忘却麻纸的伤感一面,这是麻纸摇身一变唯一彰显喜庆吉祥的功用,成为年节里使用量较多的一种纸张。
母亲看我撕完窗纸后,又清理好几遍。她常用菜刀在窗棂上来回刮几次,彻底将残留物去除后,才动手糊窗纸。这时候,冷风在没有窗纸的阻隔下,不失时机地鱼贯而入,很快屋内和室外一样冰凉,叫人瑟瑟发抖,浑身打颤。在我撕窗纸的间隙,母亲已经熬好了糨糊。糨糊的制作很简单。抓一把白面撒入锅中,加一两勺子水,拌匀了,放在火上开了,渐渐熬成稀糊状最好。拿刷子一蘸,往窗子上一抹,刷刷点点,三下两下就可以。母亲常常认认真真地往上贴,从上至下,一张接着一张,费时一半个钟头,炕窗就糊好了。接下来是天窗、门窗,直到晌午时分,这个居家才算糊完。屋里忽然间变得亮灿灿的,给人一种光洁的感觉,有了年的味道,常让我们笑逐颜开,心头漾起几分迎年的激动,妙不可言。
糊窗完事后,我们便吃午饭了。之后,母亲挑出红纸来,静静地坐在炕头,开始剪窗花了。母亲保存了许多剪纸母本图案,有“五子登科”,“丹凤朝阳”等以及数不清的各种民间传说彩绘,逢上什么生肖年,母亲就按母本图案,用多个小剪子一下一下地剜剪,很细致容不得半点闪失。窗花在民间极为盛行,通常张贴在窗户的四个角上,有时也贴在中间。主要以石榴、喜鹊和生肖动物的图案为主,给人一种白里透红的节日喜庆气氛,开启来年美好幸福的生活。父亲去世早,我们家的一切大事小情均由母亲安排,她教给我们许多过年的讲究,每每让我们倍感新颖。现在,母亲不在了,过年时缺少母亲的关怀,难免有几分失落的感觉,但母亲遗留给我们的风俗一直在传承,仿佛一切都是为辞旧迎新有备而来,叫我们倍加珍视,生发各种感慨之情,无以言尽。
窗纸糊完后,接着贴墙面。炕的前后左右,全部进行换新重贴,这样的活儿不太精细,我便帮着母亲干活了。数十张麻纸,全用于装扮家了,一年就这么一回,贴起来也不吝啬。有时,母亲还特意准备几张年画,营造一种欢欢喜喜无忧无虑的生活氛围,安抚我们自小无依无靠的心灵。
看吧,腊月二十四这一整天,家家户户从早到晚一派忙碌的景象,跟赶集热闹的景象一样。不过不在街市,而在家里。糊窗纸是改换门庭的象征,是每户人家扫房子后的第一件大事,宁肯把自己扑的蓬头垢面,也要把家里收拾干净。人们对辞旧迎新的理解,几千年来比任何时候都深刻,不惜倾囊而出,孤注一掷。
窗子在旧貌换新颜之后,到院子里一望,每个窗户白花花一片,只耀人眼目,庭院一下子变得亮堂许多。人们脸上挂着笑,进进出出,你家看我家,我家看你家,相互比较糊的怎么样,就像穿新衣一样,彼此比对,风光一番。已然有年味的气息了。窗纸的变化,表现的是居家的布新,心灵的换新。人们这样热衷于迎新,就是想给自己思想,视觉寻求一个洁净的港湾,心无杂念,一心一意迎接新岁月,体味新天地。新生活的首要感觉就是心灵的纯洁与清朗。尽管麻纸在某种层面上表现出的情感,悲大过喜,哀胜过愁,但其悲伤过后,哀愁过后,便是一种无声的平静和圣洁,呈现一种单纯坦然的率真。毕竟,我们各自的家园都经过生离死别的悲伤情境,家家有悲,户户有泪。在过往的岁月里人人都感同身受,化悲痛为力量,迎接崭新的日子。于是,家家户户便把曾经的记忆用直白的心态予以表达,在年节里烘托一种从未有过的简洁,明快的情调和氛围,乐观地重新面对未来的日子。他们以沉稳持重的举止,以切实的行动敞开心扉推陈出新,让天地明澈,让世界洞朗,这个乾坤再有风霜雪雨也不为惧,不为屈服,以大义凛然的雄健步伐奋勇向前,追求美好幸福的安定生活,无比豁达,无比自信。
作 者 简 介
孟生旺,男,1971年出生于山西晋中,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乡土文学》,《山西文学》,《黄河文学》,浩然曾主编的《苍生文学》等国内多家刊物发表数十余篇散文随笔。
重要通知:根据广大作者的要求,【“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延长一个月,至农历的正月二十(即2018年3月7日)截稿;统计期为10天,至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3月18日)出奖!
评选办法:征文将根据“文章点击率”、“打赏率”、“评委意见”进行评选;获项作品领取证书和奖品后,新媒体《行参菩提》即获得版权,结集出版时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投稿信箱为“289341034@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春节的味道”有奖征文。
行参菩提·“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