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保彰丨正月十六,敬宅神(散文)
正月十六,俗称宅神日,也有“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的说法。在豫东地区则延续着正月十六太阳没出来之前敬奉宅神,以祈求家里的宅神能在新的一年里保护自己的家庭和全家人平平安安。
为感受敬宅神的氛围,当天我起了个大早,因为在头天的晚上与沈丘县槐店镇长安西路王美华老人有约,让他在“宅神生”的这天等着,亲历一下“宅神日”的过法。
当日零时30分,我从睡梦中醒来,是被附近劈里啪啦的爆竹声所震醒,看看与王美华约定的时间尚早,便夜间打开电视机看电视。凌晨4时许,接到了王美华的电话,说他起床了,马上就要敬宅神呢。我如约而至,在王美华家偌大的宅院内,王美华老人和老伴都早早地起了床,堂屋内的方桌上,两只蜡烛正闪烁着赤红的光芒。老两口摸摸索索地从柜子里拿出了香蜡纸炮,开始着敬奉宅神的祭祀物品:刀头(猪肋条肉)和五果(香蕉、橘子、梨、苹果与核桃)。
时至4时30分,伴随着远远近近的鞭炮声,王美华老两口颤颤巍巍地将堂屋当门的方桌搬到院子里。见我有点疑惑,王美华老人则解释说,在大年初一至正月十六,除了“破五”之外,所有的烧香敬神都是在自家的堂屋内进行的,正月十六的宅神爷生日,也跟“破五”的一样是在室外进行的。因为宅神是护卫着本家的宅院的,宅子里的所有角角落落都归宅神爷来管,所以不宜在自己家的堂屋里进行的。
王美华老人和老伴将家里的方桌抬到院子里的正中央后,照例摆放好刀头(猪肋条肉)和五果(香蕉、橘子、梨、苹果与核桃)。外加小麦、玉米粒、高粱等五谷,火纸、冥币和鞭炮。王美华老人告诉记者说,宅神就是自家宅院里的神,仅次于灶神,掌管着全家老少的幸福安康,若得罪到了宅神,少则家中失火、被盗或家中常有病人,让人防不胜防。为啥要在太阳不露面时敬宅神,因为宅神是小神,也就相当于小巫,在二月二日是土地爷生日,宅神属于财神爷管。所以当天家里厨房里烧火用草木灰在当天是不能倒出去的,只能等到二月二土地爷生日的时候才能到自己家的麦田里撒上一个麦穴用的圆形。
说话间,王美华老人用铁锨在附近的空地上掘了一铁锨湿润的泥土,然后用双手将泥土捧到了放在院中的放桌上,夫妻俩郑重地向宅神爷敬上香,磕了几个头。之后放了一大挂鞭炮,然后将放置在方桌上的新鲜泥土捧起来,在本家宅院上的东西南北说个方向各留下一点泥土。象征着宅神爷能再一年四季保佑宅院内平平安安,心想事成。
相传正月十六日,俗称宅神日,也有“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的说法。在豫东地区则延续着正月十六太阳没出来之前敬奉宅神,在天未放亮之前,摆上6色礼,燃放鞭炮,将新掘的泥土撒在家里宅院的四个角,象征宅院里有吉祥的新土,以祈求家里的宅神能在新的一年里保护自己的家庭和全家人平平安安。
结束语/沐浴在浓郁的年味之中
过了正月十六,在豫东人的眼里,年味渐渐地淡去了。从除夕起步,一路走来,写除夕、写初一、写破五……一路写来,越写越让我难以释怀。因为不仅仅我在十年前被市县邀请为民俗的撰稿人,也不仅限于曾编辑撰写了大量的豫东民间习俗。写下这组民俗文章,让我沐浴在乡风旧习之中,与众多的读者真切的感受到“过了初一都是年,日日都是习俗日”的温暖的新年气息里。
我并非是民俗专家,以我这年纪,充其量也只能是民俗的爱好者。写这组浓郁色彩的年味的稿子,源于在农村土生土长,再次返乡回老家过年,虽然没有了儿时记忆里原汁原味的年味,但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老家就是留住乡愁的根,感知了什么是血浓于水,什么时候也改不了、忘不掉家乡的民俗。过年的旧风俗虽我不能改,却慢慢地体现到了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每一个过年习俗都寄寓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景。所以我就一路写来,采写中,根据本人掌握的新春习俗、方位、人群,往往是在知道下一个过年习俗的第一时间,就像教师备课般的将习俗、人物等固定好。托熟人陪同采写,目的是能采写到原汁原味的新年习俗的本色。尽管有些习俗却被现代的物欲所遮掩,但老祖宗能延续下来对新生活的热望和追求,却丝毫没能够改变。有些是地域的民俗,有些是真真切切不可忽略的文化遗产。因此,我高兴,我参与,我体验,我采写。从除夕到正月初一再到正月十六的年尾巴,我总是带着好奇,带着梦想,带着发掘的希望,走进每一个信奉传统的家庭。在这里我欣喜地感触到,我付出,我收获,我高兴!
真心感谢为支持这组系列稿件的朋友们,再次感谢所有配合我工作的民间艺人们,以及为我采写提供帮助的仁人志士们,感谢为提供帮助而不留名的向导们,向你们真切地说声:亲爱的朋友们,所有的乡间民俗都是我永远写作的动力源泉,感谢你们为我搭建了探索民俗的平台,真心地谢谢你们,衷心地祝福,祝你们快乐生活每一天!
作者简介:
朱保彰,男,七〇后,《周口晚报》资深记者,致力民俗挖掘,打捞乡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