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吐痰是排垃圾,要有耐心
有人总结说:汗从哪里出,病从哪里来。大意是说,凡是不正常状态出现的地方,可能,就提示了,这里有状况,需要调理一下。
那咳嗽呢?那痰呢?
有人风一吹,就会咳嗽吐痰。有人一受寒,也会咳嗽吐痰。有人呢,早上起床,不一定咳嗽,却是先要吐一口痰。或是白的,或是黄的。
这喉咙口的痰啊,说明这一带,可能不够健康态哦。
喉咙口的位置,是肾经巡行走过的路线。
痰的颜色,各有原因,总的来说:白痰因寒,黄痰因热。
早上会吐白痰,可能是睡衣穿少了,蹬掉了被子受寒了,身体里的水液受寒凝结了,这是因为肾阳虚了。如果阳不虚啊,受点子寒也不至于就凝出白痰来。
既然阳虚了啊,那就喝点姜枣汤,搓几回涮羊肉,补阳的食物,吃起来,养起来。
导致黄痰的热,可能是因为燥热,这可能由于肾阴虚导致的。如果阴虚了呢,喝些对症的汤药啊,食疗药膳啊,补补。
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身体里的水液凝成了痰,就是废水废物了,赶紧吐掉排掉吧。如果不吐掉,留在身体里面,会不会成为堵塞身体经络气脉的垃圾呢?
所以呢,一旦出现痰多的情况了,中医大夫就会给建议说:要健脾化痰,扶阳祛痰。
嗯,那就找大夫面诊,把脉开方,对症下药,调理一阵子。把致病因素解决了,把身体调养起来。
中医认为:脾是造痰器,肺是贮痰器。
好多人吐痰多,就想,可能我的肺不够健康态?找大夫一把脉,大夫说:脾阳虚导致的。
这肺痰跟脾虚,有什么关系?想不通了。
不要觉得想不通,这脾就是负责全身水液代谢的啊。脾负责消化食物,把水液输送到相关的脏腑去,再把营养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等等。
如果脾阳虚了,工作能力下降了,这输运水液的工作做得就慢了啊。有些没有及时代谢出体外的水液,就积累在原地,成了废水。在身体阳气的蒸腾下,就变成了稀痰。
日久之后,成了稠痰。如果仍然没有排出体外啊,那有可能就浓缩成囊肿啊,或者,肿瘤。
垃圾废水肯定是排出体外为宜,身体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身体的阳气没有太虚弱的话,就会想办法把痰液排出体外。
身体还能有什么新法子?还不是老三套:汗,吐,下。
身体表层的垃圾水液,跟着出汗排掉。
上半身的垃圾水液,就以痰的方式吐掉。
下半身的垃圾水液,就跟便便一起拉掉。
有些痰很轻松,一下下就吐出来了。有些痰的位置比较深入,那吐不出来啊,身体说:不要紧,费点儿劲,把痰咳出来!
于是,痰液积在喉咙口的,气管里的,使点儿劲,也就咳出来了。
如果痰在身体深处一点的,那可能,费了很大的劲儿,咳了很久,咳到胸痛,也没能咳出来多少呢。这得喝药帮助一下身体啊,咳太久了,容易导致气虚。
咳嗽吐痰搞得胸痛的时候,要调理一下,减缓咳嗽的症状。或是化痰,或是扶阳,或是调理脾胃,不再生产制造更多的痰,身体也就不用费大劲儿地往外排垃圾水液了嘛。
这治病的思路吧,有两种路线。
一、消除症状。病家咳嗽有痰,大夫就开药,治到不咳嗽了,不吐痰了,结束治疗。痰液,有可能还积在身体里面,只是,暂时停止了外排,不再出现咳嗽吐痰,症状不出现了。
二、恢复健康。把咳嗽吐痰的病因查找出来,那得系统地用药,对症来调理。或是把造痰的病因解除,或是把陈痰排掉。痰排清了,身体被痰湿堵塞的经络等等,也都通畅了。
虽然治疗的目标是同样的,都是不吐痰了,不咳嗽了,不用治疗了。但是,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哟,治标和治本,是不同的。
中医治病,一直是讲究: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这想要治本啊,那得有耐心啊,这比治标的方式,更费时间。
有些病家体形肥胖,是痰湿重的体质。有些看起来挺普通的症状,因为拖了很多年,久病必淤。调理的时候,需要排掉很多垃圾水。
这样,治疗时出现咳嗽吐痰,是常见的事。
病得久了,身体里的病邪可能像是千丝万缕,缠杂在一起。大夫着手调理杂病和久病时,有点像是解绳子的结。
那就得,根据喝药之后的症状变化,不断地换方子。就像抽丝剥茧一样。
病家和大夫都得有耐心,慢慢地来吧。
请移步点击:
我久病多年,一路喝药调理,恢复健康的过程里面,曾经多次地出现狂吐痰的阶段。
还不是出现一次,出现了好几次吧。每次都持续好多天的。
记得最近一次排痰,连续咳嗽了四个月!每天大量地吐痰,干脆在床前放了个垃圾筒。也不知道这身体里面,哪来的这么多的积痰的。
反正是,越咳,人越舒服,越吐,人越轻松。
我可不算是个很胖的人讷。
有时候想想,那些体重180斤的病家妹子,要想瘦下来,那得拉稀多少回?吐痰多少回?出汗多少身?才能把体重减到正常的状态?
好啦,这下理清楚了。吐痰,是把身体里面的垃圾水排出体外,那就让它排吧,排得越干净,越彻底,对健康越有益处。
那就耐心地调理吧。
出现咳嗽吐痰了,别急着就止咳,而是要找大夫调理一下,把垃圾水排排掉,把身体的阳气保护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