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缘之中医赤子丹心冯氏(上集)
冯氏,男,广东省湛江市人,家有五个兄弟姐妹,其排第三。自学中医近二十年,治病救人,帮助乡里乡亲朋友同学治病,从不收诊金,有时候还给病人垫付医药费,无怨无悔。
少年时的冯氏
一,医缘中医
一九八八年的夏天,冯氏出生在一个中等收入的农村家庭,虽谈不上富裕,但也算丰衣足食。小学毕业后,冯氏考上了镇上的重点初级中学。但是就是哪一年,他年过八旬的爷爷生病了,父母把爷爷送去镇上的医院,医院说不治,回家等时间(等死)。看着痛苦万分的爷爷,冯氏内心非常难受,怎么忍心看着自己爷爷,就这样子离去呢?看着放在树底下用黄毛草盖着的爷爷,不断地在苦痛地呻吟着,冯氏内心也非常焦急,此时的他,恨不得爷爷马上好起来。后来,母亲的朋友介绍了一个当地的土郎中,用了两味草药,熬水给爷爷吃,爷爷奇迹般地好起来。中草药既然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深深地触动了少年时期的冯氏。
二,启蒙中医
伴随着忙忙碌碌的学习,又到了初中毕业的季节,冯氏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对着外面世界的向往,冯氏来到市重点中学就读。那是一个周末的早上,学校门口,有位大叔早早地摆了书摊,看着琳琅满目的书籍,远处有本书籍吸引了他的目光,那就是李时珍老人的《本草纲目》,翻开目录,书籍记载着数千种的中草药和一些常见病症。这不就是冯氏一直梦寐以求的书?但是因为那时候,他哥哥读大学,两个妹妹读初中,身上没有多余的钱买课外书。就这样子,每个周末他就在这书摊里翻看着这本书,把草药的药性,药味,寒热和运用等用小本子记下来,久而久之,书摊的老爷爷,大概也看得出来冯氏对书本的热爱,对中草药的热爱。慈祥的爷爷面带微笑地对冯氏说:小同学,你是不是很喜欢这本书?干嘛不买了呢。冯氏,顿时不好意思,也许是爷爷看懂了冯氏的心思,后来,把那本旧版的《本草纲目》送给了他,就这样,冯氏白天学习课本专业知识,晚上借着宿舍门口的那盏路灯和孤独的影子伴随着他学习。
转眼间又过来三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冯氏考上了广东某学院,那是父母的希望,也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
冯氏就读的大学
大学的学习没有高中那么忙碌,冯氏把自己大部门的时间沉淀的图书馆,因为那是一个知识的海洋馆。
从最基础的《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等中医基础知识慢慢积累。后来慢慢地苦读《温病条辨》、《脾胃论》、《医宗必读》、《万病回春》、《汤头歌诀》等医籍。虽然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但是他始终没有找到方向,还是似懂非懂的样子,对中医知识充满着迷惑。半年时间转眼也就过去了,又是新的一年。但是这一年过得非常难。
爷爷患上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称:脱骨疽),爷爷日夜痛如刀割,呻吟把冯氏从睡梦中惊醒,爷爷下肢的皮肤从红肿到发黑,到后来的骨头外露,脚趾一节节脱落,伤口处的腐肉,还有很多虫子在游动。父母找了很多当地的郎中,用了很多药方也是无任何效果,去了医院。医院的医疗方案,也是唯一的方案,就是截肢。此时的爷爷已经年近九旬,怎么还要忍受如此痛苦呢?冯氏眼泪慢慢地从眼眶中滑落。由于爷爷年龄较大,后来医院研究决定:建议冯氏家人,把爷爷接回家保守治疗。父母也无计可施,此时也大概明白了医院的意思。看着痛苦万分的爷爷,冯氏怎能忍心让爷爷带着痛苦中离去呢。
参照医籍记载冯氏先后给爷爷内服了“四妙勇安汤”、“八珍汤”“阳和汤”,外洗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生甘草,百部等,外敷甘草麻油粉等,但是效果不明显,后来,经冯氏姐夫介绍他去找广西名医李老先生处寻求良方,其实冯氏早有拜师学艺的想法,但苦于找不到良师。
第二天,冯氏亲临李老先生家求方,其药方非常简单“八珍汤加桂附姜”,五服药后,爷爷奇迹般地痊愈,爷爷活了99岁,在睡梦中,驾鹤西去。
冯氏爷爷
由于尚未完成学业,冯氏原本想拜师学艺,心愿终究还是没有完成,那天晚上李老先生与冯氏畅谈通宵,从五行阴阳术,八卦九宫图到经方等传统医学,李师说得津津有道,滔滔不绝。让人信服,折服。原来中医是那么的深奥又简单,只是冯氏当初学习的方向错了。正如李师所说,中医并没有落后,只是缺少有医德的良医。临走时,李师几句简单的话,深深地烙在冯氏心头:“你回家好好读书,把大学课程学完,完成父母对你深切期望,你想来我这里学习中医,随时欢迎你,你在大学里多看看李可老中医,刘力红老中医,倪海厦老中医的书籍和视频,积累一下中医基础,然后利用空闲时间看看《皇帝内径》、《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难经》、《中藏经》等经典中医,规范中医学思路,积累好的基础。”夜幕慢慢降临,冯氏的背景慢慢地消失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温馨。
冯氏学习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