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很会谈恋爱的人,都做对了什么?

核心逻辑很简单,就是:让对方为了你,不断突破去他自己的边界感。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边界感,什么是边界感。就是对一件事,能不能做的感知。比如,有的人特别讨厌别人拿自己的外貌开玩笑,那么他的边界感就是,不能取笑自己。

正常人都懂的一个道理,我们不能随便去触及别人的边界感,这会让人反感。

但是如果我们可以让一个人愿意主动为了自己,去突破他自己的边界感,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很喜欢吃榴莲,我也忘不了我第一次吃榴莲的时候,那种感觉。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在哪里,吃的时候身边有什么人,当时别人说了什么话,甚至是第一口榴莲的味道,我都记忆犹新。

那时候我才16岁,这么久之前的事情,我还记得非常清楚。因为吃榴莲这件事,已经突破了我的边界感。

小时候我闻过榴莲的味道之后,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吃这种水果。但是有一次,我的表哥家里买了一个榴莲,刚开榴莲的时候,我闻到那股味道,就想吐了。

然后我的表哥跟我说,你吃一口,我给你十块钱。在这笔巨款的利诱下,我吃下了人生的第一口榴莲,这也意味着,我为了十块钱,突破了“不吃榴莲”这个边界。

如今每次吃榴莲,甚至是吃榴莲披萨的时候,我的脑海中都会闪过第一次吃榴莲的回忆,和那十块钱。

这就是让别人为了你,去突破他自己的边界感所带来的后果。在他突破的一刹那,当时的环境,人,情绪,甚至味道都已经深深刻入你的脑海中。

突破边界感,意味着这件事是对方从来没有做过的,是第一次。对方做这件事的第一次,是因为你。那么你这个人,便植入了他的大脑中,有了一段专属于你的记忆。

有一个心理学效应,叫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第一次之后的经历,都是在回忆过往。

当一个人大脑中,存有各种各样关于你的记忆,你便是他最亲之人。

为什么你的父母,是你最亲近的人,除了他们生你养你以外。他们还陪伴你度过了很多个第一次,陪伴你突破了无数的边界感。

你第一次走路,第一次离开妈妈的怀抱,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被爸爸骂,第一次上学。每当我提及这些场景,你是不是都能马上回忆起来与父母在一起时的画面。

你想象一下,当你的对象脑海里,也是充满各种各样与你有关的回忆时,你在对方心里,就是无可替代的人了。

说了这么多,关键点来了,我们要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

答案是,你要学会引导对方为了你,去做一些他不敢,他讨厌,他害怕,他未经历过的事情。

举个例子,一个从来没有喝过酒的人,他必然是没有体验过醉酒的感觉。

你可以找个机会,约他出来聊天,点一些酒精度高,但是易上口的酒。然后引导他喝酒,最好让他在你面前喝醉。

当他真的体验到了喝酒的感觉后,此刻他身边的人,是你。你陪伴他突破了不喝酒这个边界。从此之后,他再次喝酒的话,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你。

除了这种特殊场景以外,日常相处中,也可以尝试去突破边界。比如你的对象因为小时候被狗追过,长大后,不管大狗小狗,都不敢接近。

你可以在做饭特别忙的时候,你可以说:“亲爱的,到点了,帮我喂一下狗狗。” 让他帮你去喂家里的小狗。这个时候他是不好拒绝的,因为你的确抽不开身,他也不好拒绝你。

当他真的勇敢去突破自己,喂了小狗,你就在身边抱着他,奖励他,亲一个也行。然后再慢慢找机会,突破更深层次的边界。碰小狗,抱小狗,甚至养小狗。

那么以后只要跟狗有关的事情,都会想起你来。类似的第一次,还会有很多。

第一次滑雪;

第一次看日出;

看一次旅游;

做这些事情,也许刚做的时候,你得不到任何的收益,但是长久积累下来以后,它就像习惯一样,难以发现,却又无比重要。

但是需要注意度的把控,所有的边界突破都需要顾及对方的感受,切勿贸然突破,伤及感情,就得不偿失。


今日干货更新:八大技巧摆脱暴力沟通模式.pdf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