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110: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
(2012福建文综,5~7)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3)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试题背景素材来源分析】陈长青,类成霞,王春春,等.气候变暖下东北春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10):1272-1279.
【试题设计分析】
试题内容背景分析:
本文所指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研究区位于中国东北部,与朝鲜、蒙古和俄罗斯接壤,总面积为1.44×106km2,海拔160m以下的面积占50%。大部分处在中温带,少部分为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冬季低温干燥,夏季短促而温暖。无霜期130~170d,全年降水量400~800m,其中60%集中在7~9月。该地区西部为高山区,中部为广袤的平原,东部有少量低丘,山环水绕、平原辽阔,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温度适宜,日照充足,适于种植玉米,是中国玉米的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王春春, 陈长青, 黄山,等. 东北气候和土壤资源演变特征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3(2):19-24.
东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春玉米是东北地区的第一大作物,仅黑、吉、辽三省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6.3%和29.4%,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中国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态势、优势、问题与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12):488-493.
试题图像分析:试题中的图像来源于论文中的图12,如下图所示:
该图中的图b为2001-2007东北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试题中的图像就是利用该图转绘为等值线图的。图b如下:
显而易见的是,论文中的图像是彩图,在黑白试卷上显示效果较差,绘制成等值线图才能提高清晰度。
试题内容设计分析:
第(1)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与区域认识能力。甲处位于东北平原,等值线向北凸出,即该处数据比东西两侧(山地)都高。可以判断其影响因素是地形。
第(2)题的设计与论文的分析有关。气候生产潜力与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有关。高中地理曾学习过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如下图所示: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大致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变化规律,与试题中气候生产潜力等值线的变化规律不同。故排除D选项。
论文中也有东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如下图:
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降水空间分布呈现出与东北地区年降水总量空间分布相似的规律。
东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图如下:
上图所示表现,东北地区太阳辐射与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并不一致,因此,C选项可以排除。
论文中的图3示意东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10℃积温空间分布,如下图:
可以看出,≥10℃积温空间分布与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规律相似,因此,正确答案为A。
第(3)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气候生产潜力的分析,需要对该区域的气候资料(空间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再可视化,因此,利用的技术手段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论文的摘要部分已明确提出该技术手段。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