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这些古民居,你知道在哪里吗?
推荐阅读
最高36℃!湘潭再发高温预警!“秋老虎”强势上线
- 全文4880字 阅读约13分钟 -
说起民居,很多人会想起北京的胡同、陕西的窑洞,它们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在湘潭广大城乡地区寻访了一些古民居,它们或完好,或破损,屋子里的青砖和麻石、抬头可见的小瓦,都充满了岁月的味道,写满了城市变迁的记忆。湘潭的民居,有着南方人的小巧精致,当然,更多的是反映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反映人民群众的寻常日子。比如,宽裕粮行是“金湘潭”商业文化的催生物,王闿运美言“有王府之象”的龚府彰显古代官宅的气派,乡间普通民居则透着最平凡的烟火气。
毛福昌号。(记者 罗韬 摄)
这是一栋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式建筑。同行的市考古学专家盛兆华评价“具有典型的湘潭商住两用民间特点”。毛福昌号为一处“三开三进”的商住两用建筑,前面开店,后面住家。这种前店后居的布局,有效地安排了生活空间和商业空间,既有利于做生意,同时店面又隔离了街上的噪声,保证了后面居室的安静。
所谓“三进”,指的是民居的纵向维度;“三开”则是横向维度,即沿街铺开三列。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湘潮》杂志上,曾刊登《毛泽东早年湘潭城区行迹考》一文。其中记载,这两列老屋,中间的房间无法对外开窗户,便采用漏斗式明瓦天窗。现在,“三开”中的其中一列被替换成一栋现代楼房。好在,另外两列基本保留了原来的模样:青瓦顶、木结构,楼上墙体采用了“竹+泥”的建筑方式。这栋古建筑苍老破旧,倒也正好裸露出了其建筑结构。二楼的一侧墙壁是以竹片做骨架,再糊上泥固定的。这样既可用来隔热,又可降低造价。由此可见当时湘潭人的智慧与节俭。
毛福昌号。(记者 罗韬 摄)
宽裕粮行。(记者 罗韬 摄)
从遗存下来的古建筑中,可窥见当时人的商业思维。宽裕粮行是一栋两层半高的砖瓦建筑,为单开四进结构,开间仅两米多宽,进深却有二十来米长。盛兆华介绍,所谓“粮行”,不是将粮食销售给顾客,而是将粮食批发给米店。行内不会大量贮存粮食,而是在木柜抽屉里摆放各种粮食的“样品”。
龚府依然可见天井和青砖墙面。(记者 吴珊 摄)
龚承钧的故居,据王闿运言“隐隐有王府之象”。现在临街部分早已被改造成现代的房子,里面也只残存下很少的一部分,原来精美的木雕也不见踪影。但从遗留的青砖、瓦顶和燕子檐的造型,还有多个天井的设计,仍依稀可以看到龚府150年前的规模和气派。
龚府如今已经变成了民居。(记者 罗韬 摄)
谭美成祖屋阁楼一角。(记者 罗韬 摄)
房屋为“一担柴式”的格局,整个房屋有十多间。中间为堂屋,堂屋左右还有两间,房屋两头为厢房,内设有厨房、书房、卧室、杂屋等。房屋墙基以石块为基础,堂屋前以花岗岩砌成阶梯,湘潭人称为“阶(音gai)基”,约二三尺高。墙壁为三合土筑就,约3米高,有隔热、隔冷、防火作用。
屋内分为三层,其中地上部分两层,地下部分一层。底层沉入地面以下,哪怕是炎热的三伏天也非常阴凉,适合存储一些体积较大且容易腐坏的食物;二楼是堂屋和卧室,地面铺着石头地砖,每间屋子都设计周正,室内空气流通,背北风,向南方,冬暖夏凉,人居环境十分理想;三楼是木质结构的阁楼,用于存放贵重且重量较轻的物品,也可供客人暂住。
谭美成祖屋。(记者 罗韬 摄)
一路探访了不少湘潭现存的古建筑,从过水渡人的桥,到承载公共职能的殿宇,再到生活气息浓郁的民居,每一次探访,都是和历史的对话。
除此之外,令我们感触颇深的是古建筑保护问题。古建筑无一不是凝固的文化符号,体现着城市的厚重底蕴,经历过风雨沧桑,加之与都市生活联系得不如从前那么紧密,其破损、坍塌现象十分普遍。
目前湘潭市对很多古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甚至是重建,但是,对珍贵历史遗存的保护意识和力度仍然有待加强。如果大家都能充分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都能尽自己所能为保护历史遗存出一份力,很多遗憾就可以避免。
来源:湘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