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玩游戏比学习开心?

这个世界上,没几个崽子是不爱玩游戏的。

他们常常一玩起来刹不住车,非要等到老娘五斤哼六斤,喊破了喉咙才肯罢手。哪怕手放下了,心里也是没放下。

最活见鬼的事情就是,玩游戏根本就不用人教,自己上手就会玩。

玩游戏的时候,他们虎虎生风,囧囧有神,一让他们正儿八经学习的时候,马上就成了不喝水会死,一进茅房就不出来的拉屎冠军。

什么是差别待遇?差别待遇就是一个是答应,另一个是贵妃;一个是游戏,另一个是学习。

为什么玩游戏比学习开心?

简·麦戈尼格尔的《游戏改变世界》里说过

游戏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自愿参与

每一块被翻的绿头牌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学习不如游戏受宠也一定是有原因的。对比产生差距。

目标

游戏的目标:目标明确,只要够努力,就能有成果。

学习的目标:目标模糊,一般的口号是好好学习。学习是没有底的,因为学无止境。

规则

游戏的规则:规则固定,只要按照既定规则行动,就不会有意外。

学习的规则:规则是不固定的。知识是固定的,但是学习的流派却有很多,走哪条路自己说了不算。

反馈

游戏的反馈:奖励和反馈及时,随时随地给人成功的喜悦。

学习的反馈:反馈不及时,学得好学得不好,要等到考试的时候才能知道。无法及时获取成就感。

自愿参与

游戏的参与情况:自愿参与,既有掌控感,也有自主权。

学习的参与情况:每门学科是规定的,不想学也得学。

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因为游戏懂得利用人性的特点,所以才让玩游戏的人玩到停不下来。

家长当然可以不让孩子玩游戏,逼着他们去学习。但是管得了人,不管了心。

当出现竞争对手的时候,直接打击是最原始的一种手段。

“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其打击对手,不如向对手学习。利用游戏的精髓,来改良学习的方法,比一味打击要更有用一些。

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让他们有一种自愿参与的错觉。

今天的家庭作业,做语文还是数学?做100题口算还是5题奥数?背一首古诗,还是写一页书法?

活儿就在那里,早晚都要做。无非是猴子吃桃,朝三暮四的伎俩,但是猴子开心啊。

学习目标要定得越具体越好,不要设定大任务,要把任务细分成块。设定目标的时候,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有当家做主的感觉。

刷课外书,就要把具体任务安排到每一天。学习新内容,也要把难点拆分开,让孩子有奥特曼打小怪兽的幸福感。

游戏策划师绝不会把任务设计的太困难,因为这样会流失很多用户。

最好能设定进度条,让孩子自己能看到每天的进步。外面机构为什么爱发粘纸?就是为了及时给孩子反馈

规则要固定,不要朝令夕改。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孩子一些小奖励。完成一个大目标,就给孩子一个大奖励。谁都喜欢获奖的感受的。

吸取游戏的策略来改善学习方式是中策。如果能反过来利用游戏,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是上策。

与其为了游戏,搞得亲子失和,不如利用孩子对游戏的好感,让孩子学学游戏编程,了解下游戏的原理。

一般爱玩游戏的孩子,都不会拒绝学习编程。学习编程,不仅能增加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懂的如何与电脑沟通。

游戏到底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怎么样才能设计一个靠谱的游戏。他们对编程了解的越深,越发能拥有一个上帝的视角。

渐渐他们会明白,好装备只是数据库里的一个数字。终日在别人设计的程序里奔跑毫无意义。还不如自己开发一个游戏。

不只是追新的电脑游戏,自己做一个;不只是下载最新的应用程序,试着设计它;不只是玩手机,去编写它的代码。

让孩子从科技的被动享乐者成为主动创造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