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拉德《在路中央》
安德拉德《在路中央》
这首诗一九二八年发表于巴西现代主义诗歌杂志《食人》之后,立即引起保守派诗人的围攻,指责它是对诗歌神圣性的“亵渎”。其实,这首貌似游戏的作品正是对传统诗歌一次严肃的颠覆,它就是要以现代主义的反叛手法破坏因循守旧的修辞方式。它剔出了华丽的形容词,使用的是简单通俗的语言,诗中的“有”和“一块石头”重复了七次;“路中央”来自但丁的《神曲》,诗人在此借用并重复了六次,循环往复的音节尽管读起来琅琅上口,但单调地重复同样的字句还是令人不胜其烦,这是诗人有意而为之,他要借此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今天就是重复昨天,明天重复今天,而在毫无新意的生存中,人不过是“生物计时器”而已,但路中央的那块石头又意味着什么呢?我还记得一个叫马丁的摄影家在澳门展出的一幅作品,画面就是黑色的沥青路中央有一块红色的砖头,不知他的灵感是否来自安德拉德的这块石头,但两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单调的马路中间出现一块石头,可能是一个面临的障碍,也可能是对视网膜造成的冲击,总之它构成了一个事件。不管怎么说,诗人声称“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事件”,可见庸常的生活中,哪怕路中央有一块石头也会变成一次唤醒,成为一件难忘的事件。因此,在人类的心灵生活面临的更大挑战的当下,这样的诗歌读起来是会产生共鸣的。应该说,卡洛斯·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对人的生存境况持有悲观情绪,他不相信诗歌可以使人沟通,甚至劝诫人们不要钟情,但是爱情来了又怎么能挡得住呢?他这样写道: 世界很大, 但这扇向海的窗子可以把它容纳。 大海很大 但这张床、这个爱的床褥可以把它容纳。 爱情很大, 但短暂的亲吻可以把它容纳。他不是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诗人,只知道在自我的小世界里打转儿;他的诗歌是在场的,有强烈的现实感,触角常常会伸向社会的黑暗和被践踏的小人物,因此他赢得了“公众诗人”的称号,如今他的声明已经远远超出了葡语世界,甚至影响了欧美诗人,美国诗人马克·斯特兰德就深受他的影响。
路中间
路中间有一块石头
一块石头躺在路中间
有一块石头
路中间有一块石头。
在我视网膜疲惫的一生中
我决不会忘记这个场景。
我决不会忘记路中间
有一块石头
一块石头躺在路中间
路中间有一块石头
程 一 身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