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 慢性里阳病】4
慢性里阳病是在整体气血不协调的基础上以里部实热较突出的慢性病理状态。
全身的这种郁滞状态以胃肠系统最重,而以横膈上下为重点和中心。主要是胃、肝、脾、胆、胰、横膈、胸腔、心、肺等。把这种状态称之为气血郁结。
形成因素
一、精神因素
精神的抑郁悲愁忧虑是造成气血郁结的主要因素。当人遭遇过度不愉快、过度发愁的事情时,就会产生郁闷、悲哀、发愁、忧虑的情绪,这些情绪使机体的兴奋性降低,胃肠、血管、淋巴管及各种组织痉挛,气血运行缓慢,各种生理活动迟缓,形成气血在组织中的郁滞状态。尤其是当人遭遇那些严重隐曲之事时,虽心里有万般的悲苦与委屈,但由于事情本身难言于人,或因本人不善与人交流而将悲苦委屈隐于心内,长期下去就更容易形成极顽固的气血郁结。那些患恶性病的人大多有此心理和病理。还有一些人,他们虽没有遭遇很不愉快的事情,但由于本人心胸较窄,心理承受能力差,一般的不愉快也容易使他们形成气血郁结,但毕竟较轻。长期气血郁结,先是组织器官的功能性病变,久则由量变到质变,形成某组织某器官的器质性病变。
二、饮食因素
这种情况多见于那些身体粗壮食量较大且常暴饮暴食的人,这类人其身体的生理功能很旺盛,尤其是心脏功能很强。所以在中青年时期力气也很大。但由于他们不注意养生,常常暴饮暴食,甚至常常以其食多饮多力大显其能。这样经常使腹腔的压力很高而气血运行阻力很大。但心脏的功能很强,这就使大量的气血郁滞于胸膈上下而形成气血郁结。
久之,心脏因长期负担加重而渐渐衰弱。同时由于食量很多,常常超过胃肠的承受能力而使蠕动减弱,饮食残渣较长时间地积存于里部而形成慢性实热证。
主要证状:胸胁满闷疼痛,食欲不振,善太息,健忘,胃脘胀满,情绪低落,咽塞,心烦,舌暗苔厚等。
易患病:一切胃病,肝病,胆病,胰病,肺病,心脏病,乳腺增生,以上述脏腑多见的各种癌证。
诊断;聚关脉,胸胁苦满。
聚关脉是寸尺脉宽度不变而关脉独大,其形如豆。这是由于血管长期痉挛,气血运行本就不畅,运行到关部正遇桡骨茎突,桡骨动脉跨过桡骨茎突前行,茎突对跨越的气血形成了一个阻力,使气血对关部血管的压力大于寸尺,久之关部血管变粗而成聚关脉。寸尺两部都是弦脉。
治疗代表方:调胃汤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苏子20克
川椒7克 党参20克 甘草7克
陈皮15克 白芍15克 大黄7克 大枣3枚
上药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取汁,再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取汁与前汁相合,煮沸,分早、午、晚空腹服。余如前法。
本方是刘绍武先生根据《伤寒论》大柴胡汤化裁而成。基础是小柴胡汤,所以必有胸胁苦满。但本证的胸胁苦满较小柴胡汤的胸胁苦满严重得多,已与心下连成一片而成心下急,以胃为主的心下部位痉挛很严重。小柴胡汤的力量就不够了,所以加了陈皮、白芍,大大加强了缓解心下部痉挛的力量。同时加了大黄,把胃肠内积存的实热从大便排出。久服气血里的多余物质也能从大便排走。应用此方时脉宜弦而不数,若聚关脉很大而有力,或心下急面积大而严重时,陈皮、白芍可加大用量,可加到至20~30克,刘老可用到60克。白芍是缓解平滑肌痉挛很好的一味药,所以对胃肠、血管、淋巴管的痉挛缓解效果很好。如果痉挛是由寒所致,则白芍配伍理气药,如本方配陈皮;如果是因寒所致,则应配伍温药,如小建中汤配伍桂枝、生姜。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