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満,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41、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40、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満,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方

細辛 麻黃(去節) 桂枝(去皮) 乾薑 芍藥 甘草(炙)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億等謹按: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蕘花下十二水,若去水,利則止也。又按《千金》,形腫者應內麻黃,乃內杏仁者,又以麻黃發其陽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

解:小青龙汤证病机:太阳阳明厥阴三经合病,太阳寒闭、阳明寒饮、厥阴寒饮旁生横出。脉:浮数短大左右皆紧。证:恶寒、发热、无汗出、咳嗽、咳痰、喘息,痰饮泛滥。

太阳主宣发,宣发阳气、输布津液,太阳寒闭津液输布有碍。阳明主肃降,阳明阳虚津液肃降有碍。厥阴为半表半里之阴,主囚禁、束缚。太阳阳明厥阴三经合病致痰饮泛滥旁生横出。治病求本,无太阳寒闭(脉无紧之像、证无恶寒)不可罔用小青龙汤。合参苓甘五味姜辛汤证、真武汤证等。

表不解:恶寒为太阳寒闭外证。

心下有水气:心下,指上腹部、胃脘部,属厥阴地界。水气,指津液有余。

小青龙汤证服小青龙汤后,若太阳寒闭解除(证无恶寒,脉无紧之像),痰饮未净者,不可再用小青龙汤,合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苓甘五味姜辛汤证、真武汤证等。

合参喘证诸方脉证几微之差(附后)。

41、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解:小青龙汤证病机:太阳阳明厥阴三经合病,太阳寒闭、阳明寒饮、厥阴寒饮旁生横出。脉:浮数紧短大。证:恶寒、发热、无汗出、咳嗽、咳痰、喘息,痰饮泛滥。

原文顺序疑有讹传,正确疑为: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方解:小青龙汤组方好比风筝借风(桂枝、干姜)而升(麻黄解寒闭,导无形之水气从表而出。半夏祛有形之痰饮。细辛走串(畅通阳出阴之枢机),令痰饮无藏身之地),若无一线(五味子)在手,则或不起或顺风而走不可控也。五味子又好比打扫卫生的簸箕,若无,垃圾还在地面,无法进入垃圾桶。五味子性温味酸,收拢旁生横出之痰饮,而非收敛阳气,五味子治咳必配伍麻黄或茯苓(麻黄导水饮从表解,茯苓导水饮从小便解)。白芍性微寒味酸,敛阳防其横出(合参厥阴病旁生横出)。此解易于理解但有失偏颇,损有余补不足,纠偏求平,恢复机体阴阳平衡无偏胜、阴阳调和、气机升降出入运行无碍才是正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