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孔子“政者正也”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孔子以人为本,注重施仁政,反对暴力执政。他充分注意到执政者的言行能够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政者正也”,执政者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追求“欲善”。
【原文】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评析】
“政者正也”非常深刻地揭示了榜样的力量。人们常说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执政者如果自身不正,焉能正人?所以,孔子认为,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孔子这一思想,要求“政者正也”,各级公务员必须在遵纪守法东面,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做人民群众的引路人和领导者。
【原文】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评析】
孔子主张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教化的倾向。实际上,一个社会的风气不是社会最基层的老百姓形成的,而是往往由各级官员的所作所为引领的。各级官员如果德才兼备,为人清廉,关怀百姓,人们安居乐业,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何患偷盗乎!孔子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这次是真正的抓住了事物的根本,从根源上遏制了偷盗的社会原因。
我们今天的维稳也可以从中借鉴经验,而不是简单的增加维稳经费和维稳人员的数量。社会治理,如其扬汤止沸,倒不如釜底抽薪。
【原文】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社会的执政者都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方面,老百姓作为被管理者,大多处于社会的次要矛盾方面。要真正完善社会治理,只有抓住根本,才能纲举目张,而孔子所说的“欲善”就是向善和行善,简单说就是为人民做好事,为人们谋幸福。可以设想:执政者如果“欲善”,人民哪里还有必要去反抗你呢?“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执政者不要埋怨草往哪个方向刮,因为执政者本身就是风,风向决定了草刮的方向。
【原文】
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同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公共关系学非常重视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分析。孔子这里所说的“闻”,很接近公共关系学中的“知名度”;而孔子所说的“达”,很接近孔子所说的美誉度。知名度,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名声,只是一个中性的表述,而只有美誉度,才是一个人的品行或能力得到社会的赞美,是褒义的表述。所以,“达”者必“闻”,而“闻”者未必“达”。
责任编辑:孙圆圆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一书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以视域融合与思域融通的方法,对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进行了融通性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了先秦音乐理论对《乐记》的影响、《庄子》《乐论》《吕氏春秋》与《乐记》的比较、《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精神、《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罗、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思想。第三部分研究审美价值与主体性等重要的美学理论,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