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最毒的一句话:这都是“我”的问题

作者:Susan Kuang@来源:Susan Kuang,心理严选

自我接纳永远是自我成长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底层的根基。
不然的话,你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避免和消除因为不接纳而产生的痛苦,是为了摆脱那个自己不喜欢、不认可、不“优秀”的自己。

作者 | susankuang

来源 | susankuang(ID:susankuang2014)

2020年过去了,回想这一年,你是感到很充实、满意,还是内心充满了不满与焦虑 ?

我猜想,大多数的人的答案可能是后者。

这种不满与焦虑,或许并不因为你没有努力,而是一直在努力,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进步;

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尝试,却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可能是,你陷入了“自我成长误区”,也就是,在用错误的、不符合自我成长内在规律的方式追求成长。

今天这篇文章,可以帮你了解几种典型的自我成长误区,以及自我成长的内在规律。

误区一:
只要足够优秀
我就会变得自信

《与内心的冲突和解》这本书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

“不安的人,可能会认为缓解不安的方法是成功,认为只要获得社会性成功,人生中的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然而,现实是,即使成功了,不安也得不到缓解。”

这句话可以说从根源上解释了这样一种现象——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越努力,越焦虑。

原因就在于,对于那些焦虑的人来说,努力其实是他们缓解焦虑和不安的方式。

而这种焦虑和不安往往源于他们对自己的不满与不认可,所以他们需要通过努力来改变那个不够好的自己。

比方说,现在不少人都有知识焦虑,有关知识焦虑我最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反问对方:

你想要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是什么?有了知识体系之后,你会有什么不同吗?

经过一番深入探索之后,我发现,大家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就两个字——自信。

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知识”是“优秀”的代名词。

他们觉得只要有了所谓的知识体系,自己就会变得优秀,不自信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了。

然而,如果你去和那些知识渊博的人聊天,你会发现:

他们从来没有给自己设定过“构建知识体系”之类的目标,他们就只是跟着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去学习和研究。

读得多了,思考得多了,知识体系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那些渴望拥有自信的人或许不知道:

他们眼中的“自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信,而仅仅是自尊——一种“我足够好”“我很优秀”的感觉。

真正的自信,其实是一种“我可以”的信念,它等同于心理学上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相信自己可以通过行动和努力达成某个目标或结果。

事实上,想要获得自信,你根本不需要自己变得多“优秀”。

只要你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
  • 把曾经以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 把以为的“做不到”变成“做到了”;

  • 把以为的“做不好”变得“做好了”。

那么不管这件事情有多么微小,它都可以给你带来自信的提升。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在认为自己“做不到”“做不好”的时候,他们就会陷入沮丧和抑郁的情绪之中,并因此选择放弃尝试。

而放弃之后,他们又会开始自责和自我否定。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做不到”“我做不好”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自己也变得更加不自信了。

假如这个时候,你能够把头脑中的“我不行”“不可能”“做不好”,变成“我试试看…”,或者去思考“我怎么样才能做好”。

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和原有认知完全不同的结果,那么你就会获得一种全新的认知——“原来我是可以的!”

这种新认知就会给你带来动力和勇气,推动你去把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做不到”变成“可以做到”。

俗话说,不破不立。

所谓的自我成长,本质上就是一个个不断打破和重建的微小循环过程。

每次通过实际行动打破一个“我不行”“我做不到”的僵化认知,你就可以重建一个“我可以”的新认知。

当你头脑中那些“我不行”“我做不到”的信念越来越少,“我可以”的信念越来越多时,你自然就会变得自信起来。

你内心那些因为不认可自己而产生的不安与焦虑,也能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小贴士】
1、想要获得自信,你不必去追求那些让你感觉自己很厉害、很优秀的大目标(这样的想法反而会让你陷入困境)。
2、你只需要踏踏实实的把一个个你认为“做不到”“做不好”的小事做成、做好,那么你对自己的信心自然就会提升。
3、请记住,完成一件件小事,比做大事更重要。
误区二:
做不到、做不好
就是我有问题
为什么大家都头脑中普遍存在着“我不行”“我做不好”之类的自我否定式的信念,以至于一遭遇困难或挑战,就会选择拖延,逃避,甚至是放弃呢?
这种信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个体的归因模式有关。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归因不仅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一种人类普遍的需要。
行为原因的分类有很多种,每一种归因都会发展出某种特定的行为处事的方法,以及某种特定的自我认知。
个体在进行归因的时候,首先注意的是外因还是内因,也就是某个行为或结果是由外部、一些和你自身无关的因素所导致的;
还是由内部的,与你有关的因素所导致的。而这些因素当中,又可以分为可以改变的和无法改变。
举个例子,假如你考试没有考好,那么面对这种失败,你其实是有很多种解释方式的。
比方说,你可以把没考好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原因——这次考题出得太难了;
你也可以把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够努力,或者没有找对学习方法,你还可以把考不好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天生就很笨,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
假如一个人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的行为表现归结为那些自己无法改变和提高的内因,比如天赋和某些固有的特质。
那么当做得不够好或者遭遇失败时,他就会很自然的认为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天生就不行。这样的归因模式就会导致僵固的自我认知。
但真实的情况是,外部表现或许与一个人的天赋有关,有的人就是会在某些领域学得快,或者表现得比别人更好。
但它还与动机(兴趣)、方法和努力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些都是属于可以掌控和改变的。
天赋,毫无疑问,是一种极大的优势。
在某个领域拥有天赋的人会表现出强大的学习能力,因为天赋会让他们很快发现并掌握这个领域的潜在规律;
天赋也会让他们很快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并发展出极大的动力和热情。
然而,就算没有突出的先天优势,我们依然可以通有效方法和努力来培养兴趣,并由此发展出众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赋和方法是可以互补的,天赋会让一个人不用特意学习就很快地找到并掌握规律。
而正确的方法则可以让一个人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掌握规律,弥补天赋上的不足。
努力则可以被看成是加速器,它会让有天赋或者懂得正确方法的人加速进步。
遗憾的是,兴趣和方法的重要性却一直被严重忽略了。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凭着直觉去学习,而老师也是凭着直觉去教,却从来不知道,学习和教学其实都是有方法的,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
正是因为没有兴趣,又不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大家只能受限于天赋,才会认为学不好是因为不够聪明。
一个人一旦产生了僵固型思维,并形成了“我不够聪明”这种信念,他就很难再实现自我突破了。
之前,看了一个关于教育的纪录片,名字叫做《他乡的童年》。
这个纪录片的导演周轶君是知名国际新闻记者,她同时也是一位常年因为教育的问题而焦虑的两个孩子的母亲。
在这个纪录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周轶君在芬兰的海门林纳师范学院进行的一次采访。
采访的对象是几个海门林纳师范学院的老师和学生。
在对话过程中,有个老师提到说,她经常会遇到一些国外的学生,这些学生会告诉她:“我不会唱歌,幼儿园老师告诉我‘我不会唱歌’ ”。
但是在芬兰,老师们会极力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或下类似“你做不了这个”“你做不了这个”的结论,因为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周轶君突然问了一句:如果有一个孩子真的不擅长数学,甚至特别讨厌数字呢?
所有采访者都不约而同地回答:
那么我们会去思考,是不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而不会去认为是这个孩子本身的问题。
我们会去观察他对什么感兴趣,如果他喜欢汽车,那么我们就用汽车来教他数学;
如果他喜欢玩乐高,那么我们就用乐高来培养他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我们会悄悄地把数学植入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上,然后他就自然会掌握好。
说实话,这是整个纪录片最打动我的时刻,因为它让我看到了相信的力量,它也让我意识到:
真正的好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一定是给人希望的教育,能够让人看到自身更多可能性,让人获得自信的教育。
而绝不会给人下定义,让人觉得自己不行,自己不够好。
【小贴士】
1、自我改变的关键点,在于改变旧有归因模式。
2、你需要在头脑中植入这样的信念:做不好,绝不是因为你有问题,不是因为你天生就做不好,而是缺乏有效的方法。
3、“有效”的前提在于理解原理,了解相关领域的底层规律和逻辑。
4、比如有效的学习方法,一定是建立在对大脑学习规律的理解上,有效的行为改变策略,也一定是建立在行为规律的充分了解之上。
5、请记住,不管怎么样,都不要去否定自己。
误区三:
幸福的人生
就应该没有痛苦
我以前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读者向我求助。他说自己突然接到通知,下午要去总部给董事长等领导们汇报预算。
然而作为基层职员的他从未参加这种会议,更别提汇报了,所以他现在很紧张,特别心慌,这样紧张下去恐怕会表现更糟。
他问我该怎么调节。我给他的回复是:
当我们要去做一件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或者经验不足的事情时,我们就会本能地感到紧张。
这种情绪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控制不了,也无法完全消除,即便是很有经验的人上台也会感到紧张。
所以,不要想着怎么去消除这种紧张情绪,接受它的存在,然后把精力放在你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上:
怎样确保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这次汇报。
这个问题看似很平常,但它实际上代表了一类典型的成长困境,那就是:
总是把焦点放在消除那些不想要的情绪状态上,而不是去关注和思考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然后让用目标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这种困境与我们对痛苦、负面情绪的态度,以及应对方式息息相关。
大家都觉得,负面情绪都是不好的,不正常的。
有的人甚至会觉得有负面情绪就意味着自己不够好,意味着自己有问题。
一旦我们把负面的情绪状态当作一个想要逃避和消除的对象,我们就会因此而陷入更大的麻烦。
真实的情况是,生活中的种种负面情绪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原因显而易见。我们都会经历挫折、沮丧、拒绝、失去和失败。我们也会经受疾病、伤痛和衰老。
而且,人类众多的基本情感天生就包含痛苦,如害怕、焦虑、愤怒、难过、抑郁、内疚和嫉妒等。
这些天生的痛苦作为正常情感的一部分贯穿我们的一生,我们不断地重复体验着它们。
更为残酷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可以在任何时刻想起痛苦的能力。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可以立即体验痛苦。
比如,当我们回想起某个痛苦的回忆,拿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严厉地批评和指责自己;
又或是想象未来发生糟糕的事情时,我们就会立刻陷入痛苦。
事实上,想要实现一个良好的、充实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并不需要去消除这些负面情绪或者痛苦的感受(我们也消除不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接纳它们的存在,学会与它们和谐共处。
使其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变小,然后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以及那些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上。
让自己投入到持续行动之中。
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布赖恩·利特尔就认为,真正的幸福源于well-doing, 而well-doing的关键则在于对核心计划的可持续追求。

“核心计划”指的是那些具有定义自我的作用,能够为我们提供深切的意义感的事情。

比如那些能够代表我们价值观,代表我们是谁或者想要成为谁的追求。

在布赖恩·利特尔看来,只要我们能够明确自己的核心计划,并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踏踏实实地行动,
那么这些计划就会将我们拉向新的可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并拥有蓬勃绽放的人生。这是也是我们改善自己人生质量,实现幸福的最重要的方式。
布赖恩·利特尔可以说为幸福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从关注我们的状态(being),到关注我们正在做或者计划做的事情(doing)。
换而言之,幸福不是一种快乐的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依据目标和价值观不断行动的过程。
只要我们一直保持有意义的行动,那么即便偶尔会经历痛苦体验,我们也是幸福的。
【小贴士】
1、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功课,是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处理痛苦的想法和感受(尤其是对自己的不满与失望)。
2、学会与它们拉开距离,而不是被它们所控制,或总是想要逃避。这便是正念练习的价值与意义。
3、只有在学会了如何与痛苦和谐相处之后,你才不会不自觉地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消除和回避那些自己不想要的感受上。
4、而是可以腾出空间来思考“我想要的是什么”,然后用目标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5、请记住,面对痛苦想法和情绪时,你要做的不是去消除它们,而是尽量不让它们影响自己的行动。
误区四:
必须先有确定的答案
才能开始行动
我知道,当大家开始思考“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时候,很多人又会陷入一个新的困境——“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种困境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这样一个假设,那就是,“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必须先找到这个正确的答案,才能开始行动。”
但问题是,这个假设本身就是错误的、不合理的。
因为几乎所有的人生选择都是价值层面的选择,它是非常主观的,没有一个可以用来评判对错的客观标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人在考虑发展一项业余爱好的时候,总想找到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但真实的情况是,喜不喜欢一件事情和你认真程度、投入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件事情你越是认真和投入,你就会做得越好,做得越好,你就会越喜欢,而越喜欢,你就会越投入,越投入你就会做得越好。
在很多情况下,选择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选择之后,努力把它变成对的选择才是关键。
假如你每次做出选择,都不认真对待,都不做到全力以赴,那么你就不可能获得你想要的“喜欢”的感觉。
于是,你就会觉得这个选择是错误的,然后便会放弃,紧接着又去探索其他新的选择。
结果,试来试去,永远都找不到那个“对”的选择。当然,有的选择并不完全由主观感受决定,而是与他人的感受和反馈有关。
比如你想做一个能够帮助某一特定人群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产品。
但是,这类问题同样没有正确答案,你只能通过试错的方式去探索,也就是根据自己的猜测先做一个产品出来。
有了产品之后,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市场反馈,才能根据这些反馈来调整自己的选择。
在面对一个本身就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事情时,如果你过于执着“确定的答案”,那么你就永远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无法迈出行动的步伐。
每次遇到这种“想太多,却总是不行动“的人,我就会跟他们说:
“路绝对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你必须先迈出第一步,才会知道第二步该怎么走。”
其实,大家不敢做选择,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缺乏做选择的经验。
从小到大,我们几乎不需要去独立思考或者独立做选择,因为正确的道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
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而且大人们总是会给我们植入一些对错观——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
想要让自己变得敢于做选择,一个必经之路就是,从一些小的、不那么重要的选择开始,不断积累“做对选择”的成功经验。
当成功经验多之后,我们自然就会越来越信任自己,面对选择时也就不会那么纠结了。
【小贴士】
1、为了训练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做选择的能力,一方面,你需要得放下对“正确答案”的执念,放弃对他人或权威的依赖;
2、另一方面,你需要努力创造成功的经验,也就是在做完选择之后,信任自己的选择,坚定地行动,全力以赴,努力把这个选择变成“对”的选择。
3、请记住,选择本身无对错,选择之后做对选择,才是选对的根本。
了解了上述几个典型的成长误区之后,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自我成长实际上是有其内在规律的。
只有当你的努力符合这个内在规律时,它才有可能把你带向蓬勃人生。
这个规律就是:
自我接纳永远是自我成长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底层的根基。
不然的话,你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避免和消除因为不接纳而产生的痛苦,是为了摆脱那个自己不喜欢、不认可、不“优秀”的自己。
然后,再从眼前的小目标开始(不要总想着一些遥远的、不切实际的“大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自我觉察力,有效应对痛苦想法和情绪的能力,以及全力以赴实现目标的决心。
说实话,这个目标究竟是什么,是否和你的未来要做的事情有很大关系,都不重要。
因为真正重要的是,你能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越来越多“我可以”的信念,以及积累越来越多做对选择的经验。
当这样的经验多了之后,你自然就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也会变得更加敢于做选择,不会再依赖他人来告诉你“正确答案”。
随着自信心和行动力的增加,你会有更多新想法的产生,新的想法会带来新的行动,新的行动又会带来新的自我认知。
点个【赞】+【在看】,【分享】出去,这个正向循环一旦被开启,你就一定会慢慢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本文转自公众号【SusanKuang】,作者:Susan Kuang,《斜杠青年》作者,留美MBA,一个不断追求自我卓越的积极行动派和精要主义者,希望利用自己积累了七年的知识与实践经验,帮助更多人通过理性思考和高效行动来实现自我突破,追求自我卓越,让人生开始进入正循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