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辨认不同的虾的识别能力! ​

中国明对虾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旧称“中国对虾”,其俗名有:东方对虾、对虾、明虾、青虾、黄虾。青虾和黄虾的由来是因为捕捞的中国明对虾达到性成熟后,其雄性个体的精巢发青灰色,雌性个体的卵巢呈黄色,故有青黄之分。中国明对虾的产地在北方的黄渤海,是为数不多的分布在温带的虾类之一,这也决定了它的一生需要经过一次长距离洄游。此种虾目前的养殖方式多为增殖放流。
中国明对虾的最大体长达到18公分,通常为13~16公分。它的额角细长平直,超过第二触角鳞片,上缘具有7~9额齿,下缘具3~5额齿。头胸甲有额角刺和肝刺,肝沟明显但没有肝脊。第四到第六腹节背缘有中央纵脊。它的体表透明,散布有黑褐色斑点,胸足及附肢略带红色。尾肢的后半部呈黑褐色并夹有红色。
长毛明对虾

Fenneropenaeus penicillatus

旧称“长毛对虾”,其俗名有:红尾虾、白虾。此种常与墨吉明对虾混栖,与南方其他虾种相比,更耐低温,因此养殖区域较广。
长毛名对虾最大体长可达20公分,雄虾较雌虾略小。其甲壳薄而透明,表面光滑,头胸甲及腹部背面呈淡黄色,散布暗棕色斑点,额角及体背面的脊暗红色,腹足、尾肢末部粉红色。额角基部隆起很高,有连续的凹点,上缘多具7~8齿,下缘4~5齿。第四到第六腹节具中央纵脊。五对步足皆具外肢,第五对步足的外肢较小。
墨吉明对虾

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

旧称“墨吉对虾”,其俗名有:大白虾、大明虾、香蕉虾。此种具有趋光性,渔民可以用灯光围捕法捕获此虾。墨吉明对虾的虾苗有三个高峰期,渔民称之为“春苗”(春虾)、“秋苗”(秋虾)、“雪苗”(雪虾)。
墨吉明对虾最大体长可达20公分,雄虾较雌虾略小。其体表光滑、透明且散布有棕色小斑点,壳薄。额角基部背脊很高,上缘有6~9齿,下缘具4~5齿。头胸甲没有中央沟,肝沟不明显。第四到第六腹节具中央纵脊。五对步足皆具外肢,第五对步足的外肢较小。
日本囊对虾

Marsupenaeus japonicus

旧称“日本对虾”,其俗名有:花虾、竹节虾、蓝尾虾、斑竹虾、蚕虾、绿脚虾、八节虾。此种是日本最重要的经济虾种类,在日本养殖风气颇盛,个体大,价格也高。(下附食彩之国关于日本对虾的视频)在中国也已实现人工孵化和养殖,经济价值很大。
日本囊对虾的最大体长达到30公分,通常为15~20公分。它的额角稍向下倾,末端较细,稍向下弯,额角具很深的中央沟,下缘具1齿。雌性交接器在第四到第五对步足基部间的腹甲上,有圆筒状的纳精囊,开口于前端,口内为一空囊,交尾后的雌虾,此开口处插有两叶已角质硬化带黄颜色的花瓣状精荚栓(又称交尾栓),仅留残余根部。它的体色尤为鲜艳美丽,体表呈淡黄褐色,上覆深褐色横带及条纹,尾柄末端呈蓝色。
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旧称南美白对虾,俗名有:凡纳对虾、白虾、白肢虾。因其步足常呈白悪状(像粉笔一样松软的白色或灰白色固体),故其常称白肢虾。此种原产于美洲西岸加州沿海到秘鲁背部海域。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引进养殖,是目前全世界养殖数量最多的虾种,也是最普遍食用和养殖的虾。
凡纳滨对虾最大体长达23公分,外形和中国明对虾相似。头胸甲较短,具肝刺及触角刺,甲壳较薄。第四到第六腹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雄性第一对附肢特化为圆筒状的交接器,雌性交接器开放式,不具有纳精囊。此种身体半透明并布满黑色小点,尾柄末端呈带状红色。
斑节对虾

Penaeus monodom

俗名有:草虾、花虾、角虾、虎虾、斑纹虾。因其体色由暗绿、深棕和浅黄色横斑相间排列,构成腹部鲜艳斑纹,故称花虾;因其幼虾其喜欢栖息于河口的水草及海藻丛间,故又称草虾。

斑节对虾体表光滑,壳稍厚。额角较平直,末部较粗,稍向上弯,上缘一般具7齿,下缘一般具3齿。斑节对虾体表通常具有9条白色红带显而易见,体背的横带较明显,且第二触角鞭没有相间的斑纹,肝脊较粗而钝,平直。第五对步足没有外肢。斑节对虾是对虾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体长可以达到35公分,体重可以达到500克。因其肉味鲜美,耐活力强,食性广,经济价值很高,是良好的水产养殖对象。

短沟对虾

Penaeus semisulcatus

俗名有:赤脚虾、凤尾虾、丰虾、墨节虾、竹节虾、青筋虾、花脚虾、海草虾、红脚虾、竹虾。此种一般白天潜伏少动,风浪大、海水透明时白天也活动。此种是巴基斯坦沿海拖网的主要虾种类,颇具经济价值,以冷冻或罐头外销,也可以加工成虾粉或虾酱。
短沟对虾最大体长23公分,通常为13~18公分。体面光滑甲壳薄,腹部由绿、棕色环带相间排列构成鲜艳斑纹。额角侧脊高而锐,头胸甲具触角刺、肝刺、胃上刺。第四到第六腹节具中央纵脊。五对步足皆具较小的外肢,附肢紫红色、原肢前面白色,尾肢后半部为红色及褐色。
红斑对虾

Penaeus longistylus

又称长肢对虾。此种十分容易辨认,它的腹部第三节两侧各有一个红色的乳状圆斑,腹部各节两侧各有1条或2条棕色横向条纹。腹足基部红色、末部黄色,尾肢末部蓝色,边缘为红毛。
刀额新对虾

Metapenaeus ensis

俗名有:基围虾、沙虾、中虾、芦虾、泥虾。“基围”的意思是用来养虾的虾池,因其形状和地基相似得名,基围虾也因此得名。刀额新对虾是南海极为重要的经济虾类,资源丰富且分布广。
刀额新对虾雄性额角平直,雌性末部微向上弯,额角后脊显著。腹部1~6节背面具光滑的中央纵脊,后两节背脊高而锐。此种虾壳较厚,体表除脊和边缘部分外着生许多短毛,腹部两侧前下方光滑无毛。步足淡紫色和淡黄色环斑相间,体表散布着许多黑绿色斑点,尾节暗棕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