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零售在沦陷,新零售羽翼未丰,中国商业最不确定的时代开始了。。。
作者:陈岳峰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纯粹的电商只是过渡,纯粹的实体店也只能是商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过渡。
(一)毒不够用
明明外界传的是大润发,怎么主角就换成了百联集团?
时评人曹林说,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了——他是针对武汉为一块钱杀人事件而评述,但放到哪个行业里,好像都是这般景象。
比如阿里和百联。
谁沾上阿里,都能火一把,你看,阿里和百联的战略合作发布会一开,百联股份直接涨停,而高鑫零售的表现是直跌13%。
另一个火热的现象是,媒体霸占了很多人的朋友圈,2月20日当天,满屏都是“AB”面。甚至几分钟后,有关这一事件新闻元素的东西就已经被解毒到了无毒可解的地步,灵兽君只能直叹——毒不够用啊。
用一段话就来总结下双方的合作吧:
抛开出身等其他因素,双方基于全业态、全渠道将要开展的在业态融合、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供应链与物流协同等六大领域的合作,说白了,就是传统零售那一套已经走不下去了。百联集团董事长叶永明坦承:零售业正在从价格消费向价值消费、体验消费、个性消费转变,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百联要想有未来,不仅是线上线下融合,更需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
互联网的妙手能否让传统零售再度回春?
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先来扯扯新零售下的其他蛋。
(二)为什么是百联?
这事儿有多重要?重要到8个多月里,阿里CEO张勇和百联集团董事长叶永明“几乎每个周末都在上海的茶室里悄悄地谈”。
八卦一下,为什么在马云称之阿里巴巴新零售元年的2017年,阿里第一个对象选择的是百联?
不用脑袋想也能明白,一定不是经过8个月的秘密会谈后正好这个时间达成合作意向这么简单——都是老司机,因为激情一起就马上公布“结婚”,你再信,我也不信。
灵兽君臆想了一番:
2016年11月投资的三江购物虽然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它的规模和体量都太小,小到在整个零售业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在阿里的新零售系里,你无法对它有过高期望。
2015年入股的苏宁云商体量和规模够,但阿里的主导权却不一定够。在这样的情况下,阿里很难把自身在商业上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完全导入苏宁——双方在线上的合作都要成立一个猫宁电商,word天,这世界有了淘宝、天猫、京东还不够,还需要一个猫宁电商吗?所以,虽然是二股东,阿里新零售的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印上苏宁的全身。
更早投资现已控股的银泰商业,体量尚可,规模尚可,配合度也没问题,与阿里的全面融合也尚可,从会员通商品通支付通到淘品牌走入线下,从场景应用到VR、AR营销,探索新零售的举措也不少,无奈银泰以百货为主,业态单一,单品经营基本空白,无论阿里怎么打通各个环节,似乎都会差那么一点点感觉。
尽管上述三家企业也都是阿里新零售的实践平台,百联集团却是一个更理想的试验基地。百联旗下有购物中心、百货、大卖场、标超、便利店、专业专卖店,几乎涵盖商业的全部业态,拥有6家上市公司,4700多家网点,规模足够大——仅旗下联华超市一家企业一年的销售就600多亿,列连锁百强第7位。
战略上,一如马云所言,上海是桥头堡,杭州是后花园。欲取华东,先取上海,欲取上海,绕不过百联。而拿下上海,当年的淘宝江浙沪包邮,意味着现在可能来个新零售江浙沪包圆。这个布局,从永辉出售所持联华股份,阿里投资的易果生鲜接盘就早已开始。
战术上,哪怕在全国声势逐年减弱,百联在大上海是绝对的地头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全业态、全渠道,品牌不错,还是国企,如果政府支持,百联也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魄力,不仅对阿里,对百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世上本没有路
新零售究竟能孵出一个什么鬼?
现在就能搞明白的估计没有几个人。
连张勇也说,目前任何对新零售深入浅出的定性和描述都是不完整的。“世上本没有路。”他引用了96年前鲁迅在《故乡》一文中的话说,这个世界上本不存在新零售,今天我们正在走这条路的过程中。这也是为什么阿里要找百联合作,要投资其他零售企业。只有大家真正形成一个共同体,才能真正从本质上改变和创新,发生化学反应。
这也如鲁迅文中所言: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
具体到与百联集团的合作以什么来衡量最终的成果,张勇的观点是:能不能产生大家觉得似像非像、但却从来没见过的,它像商场又不是传统商场、像购物中心又不是传统购物中心,它是一个消费的社区又是一个吃喝玩乐的中心,又是一个消费者连接的中心,又是一个一个新的社区、社群,真正基于消费多场景提供便利。如果双方合作孵化出诸多很多大家都看不懂的业态,路子就走对了。
有人说,百联最大的问题是体制问题。与阿里的合作没有涉及到股权,深入的推进难度更大。这个观点确实说到了点上。但话又说回来,百联难道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
传统零售的日子都不好过。百联集团近几年也不例外。不像前几年形势一片大好,涉及到各方利益,百联集团旗下各业态和各公司的整合很难协调,如今,反对者从业绩表现上已经失去大部分话语权,全面整合的变革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有市场,阿里此时切入正是时候。从这个角度而言,叶永明抓到了一手好牌,剩下的就看敢不敢大胆出牌了。
的确,国企有不少弊病,但国企也有国企的好处,就是一把手如果足够强势,上线主管部门能够全力推动,可能什么事情都更好推进——上海市委常市、副市长周波亲自出席阿里与百联的发布会,为两家企业合作站台,并称这一合作对上海的国资国企改革和创新是件大事,希望双方可以携起手来全方位合作,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典范。
这番言论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张勇也说,阿里从来不做单纯的财务投资者,这个话有弦外之音,即阿里与百联合作可以从业务层面发端,但未来一定希望有更深层的介入。
不过,不得不提,与国企的合作是一把双刃剑。但试想一下,如果在中国最大的国有商贸流通企业身上试验成功,阿里未来对线下的整合之路会增加多少机会?
最坏也不至于伤筋动骨,换成我,我也赌一把。
阿里对新零售的“解毒”
▲新零售是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将“人、货、场”等传统商业要素进行重构
▲这个重构包括重构生产流程、重构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重构消费体验等
▲企业都将走向数据公司,完成消费者的可识别、可触达、可洞察、可服务
▲未来商业不再有线上线下之分,也不存在虚拟实体之别
(四)大刀如何胜过大炮?
反攻的口号叫了好多年。我还真没看到哪家零售企业能对电商做出有效反攻的,反而是向电商投诚的不少。
我翻了一下历史,但凡叫“反攻”的,最后似乎都很难实现,不信,你看看在那么一条长长的海峡对岸也一直要反攻,结果呢,你明白的。
实体零售正在一步步沦陷,你不要不承认这一现实。
之前一直传闻的大润发虽然暂时还没有被收编,但看看母公司润泰集团董事长尹衍梁的表态,就知道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其实,对阿里来说,大润发是个好标的。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该来的,总归要来的。
并不是所有零售企业都能搭上阿里的车。张勇在阐述阿里投资策略时讲了三条标准:一是能不能获得新增量的用户,或者进一步跟用户的接触和有增量用户入口的机会。第二能不能增加用户的体验特别是用户的服务体验。三是能不能有变革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如果只是为了在二级市场短期收益,或搭上资本热潮,以炒概念为目的的企业,坚决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
实体零售企业可以对照以上标准对号入座。
当然,新零售未来也不可能全是阿里的天下,阿里也不可能把天下的实体店买光,未来类似与百联这样的非股权类的合作会更多。但线上对线下的资本或非资本方式的整合趋势已不可逆。毫无悬念,大型零售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挤压,中型企业处境更难,而小企业会更迷茫。据说,不少零售企业都在和阿里谈,阿里也在和不少零售企业谈。
灵兽君还了解到,另位有两家零售企业也即将被一家线上企业收编,不久后可能就会公布。
传统零售的转型谈何容易?就如前几天灵兽君在一篇文章中所说,大部分实体零售企业的转型和创新都是在战术层面打转,战略上已经遇上了天花板。
你不能否认,实体零售企业基本都在门店形象、陈列,商品和供应链等方面下功夫,这些经营层面的战术措施都没有错,但时代变了。
马云说,对阿里巴巴来讲百联是零售业的祖师爷,有很多值得他学习。
这话有道理,但谦虚了。百联是祖师爷不假,但祖师爷已经老了。
技术一定会重塑未来商业形态,这种重塑将是空前的,这一天不会太久远——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实体零售企业的转型在战略上根本没找着方向的关键所在。
这不是在扯蛋:
5年前,大部分人网上购物还是靠PC完成的,今天呢?
5年前,实体商业还处于高速增长的风口期,今天呢?
5年前,有个零售企业家说京东还是个小孩子,和他不在一个量级,今天呢?
如果以前的商业世界我们还可以把脉,未来是我们现在根本想象不到的。马云说,最近两百年三次技术革命,每次技术革命的周期都是大约50年,而且有一个规律,前20年是技术研发的革命,新技术层出不穷,后30年进入技术应用,新技术开始和传统产业相结合,新产业不断出现,真正影响生活方方面面——阿里大手笔在线下的布局皆是源于对这一未来趋势的判断。
纯粹的电商只是过渡,纯粹的实体店也只能是商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过渡。人工智能、大数据、VR等黑科技的应用,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更新的黑科技,很有可能会全面打破我们成百上千年以来固有的商业和业态模式。如果脑洞大开一下:即时响应,即时需求,即时满足,无处不在的购物体验,三维空间的任何一处和任何一件物品都是购物的渠道,当可以通过语音甚至意念实现购物全部环节的这一天到来时,你如果不从现在起就全面拥抱技术,届时光拿陈列、环境和大家都不差的商品或供应链来应对吗?
呃,我其实还蛮想看看大刀是如何胜过大炮的。
人类的商业将面临一个不可预测的未来。中国商业最不确定的时代开始了。。。(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阿里要和百联搞一个什么东东?
▲30年前的南京路
据说,大半个上海南京路的商业基本都是百联的。据说,阿里要用技术重塑南京路的商业。比如,未来的南京路是这样的:
当你不想出门时,无论身在世界何处,窝在沙发里,戴上VR眼镜就能瞬间“穿越”到南京路,街边的小吃,永安百货的新款包包,眨眨眼睛就能下单。
比如,还有穿越式购物。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复原历史街道已经不是什么技术难题,阿里在AR购物领域也已探索已久,阿里要让消费者能“穿越”到当年的十里洋场,跟那个时代的人“擦肩而过”。
比如,还有智能南京路,当你步入南京路,道路两侧的建筑能够随时感知你的到场、离场,并捕捉你的运动轨迹;通过触及、采集数据,贴心为你调节最舒适的室内环境;你在逛街过程中再也不需要问路,因为建筑本身就能跟你对话……
通过感知、数据、互联和计算,未来南京路能为每一位顾客设计独一无二的逛街路线。刚刚开车抵达,一份根据购物偏好、消费习惯计算出的专属“逛街指南”就已发送到你手机。昨晚刚研究口红,今天便收到“第一百货YSL柜台有你最爱的52号口红,有空去试试吧”;你的足球迷朋友则收到“你支持的曼联队,正版球衣二层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