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围

在古镇喜洲,有一种“打围”的休闲娱乐活动,白族话称“当危”。一、  内容1、准备六颗大小相同的骰子。每颗骰子都为正四面体结构,骰子在古代用动物骨做成,现代用有机材料,按对面之和为七的原则把数字1到6雕刻上去,并且把数字4染成红色,其余五个数字染成为黑色。2、一副有十种动物标识的“围”(见下表)。制作时,材料用木质或竹子或其他,分别写上动物名称,按面额制成大小、数量不等的各种签。如狮子签,数量为一只,面额标注为64柱;马鹿签,数量为八只,每只面额标注为8柱,合计为64柱,等等。一副“围”的总额为528柱。3、“打围”活动是通过在大碗中掷骰子,按六颗骰子显现的数字来决定能获取的动物,直到528柱全部分完。4、“围”中所标动物及获取条件一览表动物获得条件,以合掷六颗骰子结果统计决定狮子五颗红;或四红,另两颗之和为4;或五黑加一红等豹子四颗红;或两个相同的有三组,分别是2、3、6等马鹿三颗红;或两个相同的有三组,其中有一组是红4兔子两颗红鸡一颗红老虎五颗黑(五颗不能为1,第六颗也不能为红)鹰四颗黑;若四颗黑外,另外两颗有红四,则追加獐子两个相同的有三组,其中没有这组红4狗四颗1狐狸六颗骰子数字分别是123456,又称顺,吉祥之意,调节作用注:六颗骰子若全部同为四,呈现一碗红,则本次528柱全部属于掷出红一碗者;若六颗骰子显示全部一样,为四以外的其他数字,则叫“黑一碗”,本次未分完的签柱全部归掷出者。此外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5、游戏规则(1)、参与活动人数不限,男女老少均可。(2)、通过掷骰子的方法,把所有标注的动物签全部分完,且以本次获取了老狮子者为庄家。结束后,庄家按预订的规则,用528除以参与的人数,所得数字(柱)为标准,把每个参加者所获柱数与本次标准值比较,进行结算,即负责分封和奖惩。二、“打围”活动的沿革及传说据说,“打围”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遗留下的一种游戏,现民间俗称“当危”。代代相传,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太祖一是为了娱乐,二则为了培养下一代能掌握兵器使用的技巧,建了一个猎场,内养狮、虎、豹、鹿、獐、兔、鸡等动物,进行围猎,即打猎活动,并给与对应的分封。不知何时,打猎活动就演变为如今的这种“当危”游戏,受老百姓喜爱。过去因没有电视,春节期间娱乐活动较少,一家人或者还有邻居、亲戚,往往围在一起“当危”,没有筹码,只是为了那“危”。在整个休闲游戏活动中,往往笑声不断,其乐融融,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这种游戏,特别是在没有“围”的情况下,骰子被一些人使用,且演变为一种赌具,参与者往往十赌九输。民间好赌之人,在输钱之后,有一句自我宽慰的话:赵匡胤自己用左手和右手赌,也输掉半壁江山。这其实就是宋挥玉斧在民间的传说,宋太祖经常自娱自乐,自封赌神。有次大理国使者入朝觐见,太祖将自己的右手比作神,左手比作赌鬼,赌注是在玩笑中言:如右手赢就证明自己更尊贵,金口玉言;若左手赢了,就输给你半壁江山。结果宋太祖左手赢了右手,就有了宋挥玉斧之说。为此逐步形成民间两句谚语“赌钱人口中出圣旨”,即赌场中的规则或在某种特定场合、紧急关头或在情况不确定时,“赌一把”,胜则赢,败则输。三、分析从民间流传的说法和千多年被老百姓乐此不彼的游戏,可以看出:1、大理国时期与中原先进文化的交流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北宋宫廷古文化能在喜洲一带传播延续,足以证明古镇汉化在大理国时期就开始。喜洲的“打围”活动,是史载的大理国入贡宋朝使完成使命后,附带带回喜洲也好,流落喜洲的宋朝宫廷人士留下也罢,抑或那时候的商贾文人僧侣流放之官吏等人自娱自乐,不经意间流行,反正,中原地区消逝的娱乐活动被大理白族人民接纳并且在民间得以传播了。由此说明,歌谣、曲艺、绘画等艺术外,民间流传的许多活动也能很好地反映出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白族“打围”活动所选用的签数和面额,是用《易经》象数原理设计的。《易经》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易者,变也”。详见下表易经含义动物数量每只面额小计太极狮子16464两仪老虎23264四象豹子41664八卦马鹿8864万物鹰41064狗212獐子16464兔32264鸡64164变化狐狸116162、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一些民间休闲娱乐活动的性质。人类的精神生命活动通过生命物质活动表达出的文化内涵,与自然和生存条件紧密相连。古时,大理国虽然是繁荣的,但是当时的社会条件是属于农业封建社会,大理国释佛重道,国民一体化,从而宫廷游戏才能够流传至民间,并且逐步形成了传统文化。“打围”活动是融吉庆、欢乐、休闲等因素为主体的游戏,能遇教育于消遣活动中,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打围”是与自然关联的创造性的民俗活动,极具朴素的真善美的价值意义。从社会学看,“打围”活动在白族家庭逢年过节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的一项全家乐游戏,促进亲情的同时,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了解。休闲文化让人的思维在“打围”活动中发展,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了积极、和谐、忍让、自立的竞争,造就了人良好的生活态度。四、结语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其中民俗文化有大众意识的一面,是百姓生活智慧的结晶。一些民俗娱乐活动所蕴含的民俗文化,久而久之会升华为传统文化。因民俗文化的约定俗成,而具有了文化特色。这样,我们有责任把民间传统文化,包括民俗、有文化意蕴的休闲活动,传承下来。让民族文化之花能够文明、健康地盛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挖掘和发展。

作者:杨立新值班编辑:Dual Weit法律顾问:杨志锋律师云南鹏诺律师事务所白语茶座联系方式:dv828@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