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戒掉坏习惯,就养成了好习惯。
文/如海
熬夜的坏处几乎人人都知道,影响排毒、白发掉发、记忆力衰退,甚至不亚于慢性自杀,但还是有很多人控制不了自己,折寿的熬夜换来的是无尽长夜的快感和虚无,然而沉溺在夜晚孤独里的人,欲罢不能。都说身体是自己的,但不到躺到医院的一刻,熬夜的人都坚信自己的国防身体可以。于是越熬越丧,越熬越废,生物钟彻底紊乱,黑白颠倒。熬夜的人,夜晚亢奋睡不着,白天萎靡不振,工作和学习状态极差。找不到继续熬夜的理由,却摆脱不了熬夜的习惯,在煎熬和悔恨中浑浑噩噩,肤色黯淡,精气神堪忧。喜欢熬夜的人,往往恶补早上的时间,整整一个上午都会睡去,醒来之后慨叹一天好短,觉着时间不够。浪费掉了宝贵的时间,是令人痛惜的失去。我去过一次美国的帝国大厦,是在911世贸大厦被毁之后。我发现很多当地的美国人也到大厦上游玩。后来我得知原因是:他们平时觉得总有时间,但突然发现世贸大厦还没去过就毁了,但已经没有机会瞻仰了。于是,人们害怕连身边的第二个最高建筑都没有体验过,再生变数,就珍惜起帝国大厦了。拖延症的本质,是对一件事的优先级认识不同。比如准备请一个帮过忙的朋友吃饭,约了一次恰巧人家有事,于是就想着改日再说。这一改,往往就遥遥无期,心想朋友也不稀罕一顿饭。在主观上认为此事不是最优先的,于是就有万千个拖延的理由。克服拖延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立刻、马上,决定了就去完成。等有时间了再说,往往是一种自己都不信的托辞。把要办的事情当作最优先的、最必须的,就能够去掉拖延,快速处理。经常会听见身边的朋友埋怨工作和生活。仿佛生活的一地鸡毛只有他们有关。而别人,都活得潇洒自在,活得幸福如意。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前路的坎坷和挫折是必然的。正是有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曲折,生命才充满魅力和精彩。适当的吐槽能纾解心情,一吐为快之后充满信心。但如果一味地埋怨,总觉得自己命苦,使劲为自己的不努力开脱,就会变得沮丧而懦弱。都说成功的人找机会,失败的人找借口。埋怨于事无补,毫无益处,而且往往害处不少。因为埋怨的过程中,就会数落别人,而倾听的人可能有意或无意的传出去,最后自己就成为了爱说是非的小人。毛主席曾在七律中写过,“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凡事要放开眼界去衡量,用更为宽广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世间万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努力前行,就能不断收获。网络化的时代里,足不出户就能够很好地生存,而且知晓天下事。有的人就更酷爱沉默和孤寂,宅在家里。但网络里的交流,始终不及面对面的真情实感更为实在。无论个人情感,还是事业上的交往,都需要动起来,才更真实、更有力。更何况,姹紫嫣红的世界,青山绿水的江湖,都唯有走进大自然之中,才能享受到沐浴山水的心旷神怡和感受世界的空旷高远。五是,追求刺激。 抖音、微博这些信息流的APP,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刺激,但长期吸食这样的罂粟,就容易迷失自我,习惯性地被输入,变得懒散而颓废。越对抖音等沉迷,它越输送你感兴趣的内容给你,以满足你追求高频刺激的心理,总有海量的内容供你消遣。永远刷不完,永远充满刺激,和读书相比,人自然更容易选择简单的方式获得刺激。要抵制刺激的诱惑,就要有删掉信息流APP的勇气,能够壮士断腕,多浏览一些知识性的信息。同时,尝试着成为输出者。比如,对音乐感兴趣,就学一门乐器;喜欢刷电影,就写写剧评影评。增强自己的自控力,多动手、多动脑,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且尝试输出,就能有很强的获得感。有的人制定了完备的计划,但因为某个任务完成不了,就开始质疑自己。否定自己之后,就开始放纵自己。比如,有人决定周末学习视频制作,结果因为睡过了头,就觉得自己没有自律力,无法去完成计划的一件事,于是点了外卖、开始追剧,整个周末就很快过去。第一步错误,就否定接下来所有环节,最后给自己带来无限的自责,甚至破罐破摔,直接否定掉自己之前所有的付出,其实这是一种滑坡思维。纵容了一个坏习惯,其它坏习惯也会接踵而来。轻易地否定自己,会很快打击掉自信心。有些事情,其实心理暗示的力量很重要。特别是在努力的坚持之中,不要让否定自我成为压倒自己的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