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入怀】袁东升:《买书》
【总第010604期】
在场文学,文学在生活的现场和心灵的现场
------肖复兴
买 书
人到中年,爱怀旧的习惯还是改不掉,虽不是时时都沉浸在回忆的洪流中,但是往事依旧像故纸堆里深藏的一枚书签,总会溅起一些情感的浪花,引起无数遐想。
我的童年生活在距省城大约五十公里多的地方,在那个年代几乎就是一段不可想象的路程,去省城一次,不亚于过新年,要收拾的利利索索的,而且只能买镇子里看不到的稀奇货品,每到年关将近,看到街上大包小裹的几乎都是来城里置办年货的。绝不像如今说的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样简单,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种巨大的奖赏。那时候的业余文化生活除了露天电影,就是听收音机,宅在家里看书,不厌其烦地看有数的几本,但也是大人买的,和我无关。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用自己零花钱买的第一本小人书就是《地道战》。
那时的亚沟还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镇上有个供销社,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包括学习用品都是从那里购买的。供销社屋子不大,也就三间房的格局,在它的东北角,堆放着本子和文具,据此不到半米的地方就是零零散散的一些书,也是我最爱光顾的地方,那时候不是敞架售货,更不是自选,除非你要买那本书,售货员才会拿给你,否则人只能怯生生地站在柜台外面,看着咫尺之遥的书籍,书籍也瞪大眼睛召唤着我,那滋味,是五味陈杂,真是馋的不得了。夸张一点说,眼珠子都差点掉上面了。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我破天荒得到了第一本书。
应该是三年级,刚刚交完学杂费,我惊喜的发现手里竟然还有一毛零钱,对我来说,它不亚于一笔巨款,我想还是用它买支HB铅笔,我们通常管它叫做轻铅笔,如果可以拥有一支这样的笔就算奢侈品了,平时想都别想,只有家境优越的学生的文具盒里才会看到。
我和一个同学于是结伴去了供销社,站在文具的柜台前,紧张,兴奋,手里的一角钱都被汗水打湿了,但是又有些踌躇,舍不得,算了,还是不买了,将就用铅笔头吧,看看有什么新书,其实就是看书名而已,到了那里,嚯,一下子来了好多的书,因为刚开学,总有一些光顾的学生,也是为了迎合小学生的口味吧,在那些堆积起来的书中,我发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地道战》。
说真的,它印刷并不精美,黑白连环画,书纸下面文字部分大概是经过修改,用细小的纸条盖上了又重新编写的,也难怪,78年,正是敏感的时代,政治至上,文艺还没有真正百花齐放... ...翻到定价,一毛六,我满怀的热情不亚于被一盆满满的冰水淋湿了,买吧,钱不够,不买吧,书中的英雄人物让我牵肠挂肚。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身边的同学,你有没有六分钱,他犹豫了一下,然后同样小心翼翼地把六分钱递给我,并且郑重地说,明后天你一定要还我!!!我用力点了点头,笑了,那一刻,阳光格外灿烂。整个世界都是新的!转天之后,我把六分钱如数交到同学的手里,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诚信比什么都重要... ...
尝到了购书的甜头,更主要是抵挡不住膨胀的求知欲望,从那以后,我更是成了供销社书摊的常客,钱够了就买,不够,远远地看着,宁可经受这有点残忍的折磨,更像是一种无法明言的依恋,于是,《城防图》,《夜闯冲天礁》,《飞鹰崖》,《水浒故事》,《大潮汛之夜》等等,黑白的,彩色的,我把买到的书珍藏起来,用钢笔签名,认真编号,看过以后工工整整地放在一个棕褐色的琴箱里,而且我最反感的看书乱涂乱画,折书页做标记,谁那样对待我的书,下次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借给他的!
我的视力不好,时间长了,混个脸熟,售货员都会破天荒地让我去柜台里面去选,我仿佛成了那里尊贵的客人。有时,爸爸不忙了,也会陪我去那里买书,有的精装书要两元多,甚至三元以上,但只要是我喜欢的,他都毫不犹豫,慷慨解囊,于是,我的书箱里又有了《上海儿童文学选》,《东周列国志》《高加索的俘虏》... ...
如今,我依旧保持着爱看书的习惯,这是一个光荣传统吧,在当今这个纸质书越来越不受人待见的时代,却是弥足珍贵,只不过令人惋惜,由于搬家,过去的书所剩无几,就在去年,从南方回来之前,因为要带回来的东西太多,我还是忍痛割爱,把《挪威的森林》《舞,舞,舞》《肖申克的救赎》等无情抛弃了,想来让人痛心!
一个书柜,我和孩子的书交错摆在一起,闲来无事,随意翻翻,但是要读好书,必须要有那样的氛围,那样精致的心情,不然就是走马看花而已!只不过,如今总感觉这样的时候越来越少了!
往事如烟,它是催人深思的历史,每个人的历程都是一本书,童年,青春,风驰电掣地过去了,留下的都成为感叹,失去的却是永恒。当每每回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记忆的溪水逐渐汇聚起来,于是逆流成河... ...
后记:霾伏重重的日子终于过去了,灰淡的天空出现了久违的太阳,吐露出吝啬的光芒,时光如织,我们在向前走,但还要不时回头看看身后的足迹,以及迈出每一步时那些牵挂的目光 .. ...
2016.12.23
晓秋:本名袁东升,从事建筑行业,偶尔舞文弄墨,自娱自乐。做简单的人,寻找简单的快乐,常常是感性大于理性,一年之中,最喜欢火热的夏天。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华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本期编辑:三月雪微 信 号:shaiwangnv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