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之智,曾国藩竟通过这次违抗咸丰的圣谕,使人生走向了巅峰!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曾国藩
你只有想多,你才能做事有思路,有方法,变得更加沉着冷静而非慌乱处事。
曾国藩抗旨前夕
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正在担任西乡试正考官的曾国藩接到了家里来的报丧。在清廷古人礼制中,父母身亡需要后辈守孝三年,因为母亲的离世,曾国藩需要回家守孝三年,而此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太平天国运动
尽管清政府已经调集了大量的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常年缺乏训练的军队,还有贪婪成性的将领,这样的军队岂能不败,清军不堪一击的大败而逃。
清政府为了能对抗太平天国,颁发了奖励团练的命令,命令各地的地主武装自己的部队,成为地方军事力量。此时的曾国藩所属的湘军孕育而生。
诏令颁发后,曾国藩收到了咸丰帝的圣谕,命令他筹集军队并加以训练。这场精彩的君臣心理博弈让曾国藩得到了咸丰的高度信任。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曾国藩
曾国藩抗旨不遵
当时,守孝仅三个月的曾国藩接到了圣谕,要求曾国藩组建湖南地方军。按规矩,守孝的臣子必须要守孝满三年才能复官,但为什么咸丰皇帝还是要求曾国藩去呢?因为当时的清廷已经出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人才短缺的朝廷只能请曾国藩提前复官。
圣谕诏书
但曾国藩并没有立刻接受诏令,他沉思一好一会儿,才决定上书咸丰说自己正值守孝期间,应当全心尽孝,而非处理朝廷事务的时候,并拿出了清朝的礼制中,臣子守孝相关规定等回绝了这次圣谕。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看见哥哥曾国藩这副态度,非常着急,因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朝廷竟然允许地方官员拥有自己的军队。
在弟弟郑国荃眼里,这不仅是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是个有可能让家族走向权力顶峰的时刻。同时,弟弟郑国荃也担心曾国藩的抗旨会让家里人也受到不必要的牵连。
充满疑惑的郑国荃前去询问哥哥为什么没有接招,也同时催他赶紧接招。在郑国荃看来,哥哥这次的决定愚不可及,错过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曾国藩
曾国藩抗旨缘由
郑国荃激动地说道:“大哥,你为何不奉召?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啊!”曾国藩淡定地走到弟弟郑国荃面前,拍了拍他肩膀说道:“此事我自有定夺,无须再提”。
郑国荃还是很着急,围着曾国藩问东问西,势必要弄明白自己的哥哥在打什么主意。曾国藩奈何不过弟弟郑国荃的性子,
说道:“皇上,为何能当上皇子?他凭的是什么?是孝!他既没有六爷的聪慧,也不是长子,按理说应该是六爷当上皇上最合理。因此当今圣上最看重的就是孝,既然他看中的是孝,那自然而然对自己忠孝两全的臣子必定更加器重。”
郑国荃听后,恍然大悟,瞬间明白自己的哥哥这是大智若愚。常人看来这是蠢得不能再蠢的决定,但在明事理的人看来,这是上上之策。
曾国藩
按常人的思维而言,“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国家大事重于家事,这决定就是没有格局之人,眼光太狭隘了。要是因为家事导致国家灭亡,势必会遗臭万年。
可曾国藩却超远地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立足根本,让自己能足够地得到皇上的信任,这样才不会让自己留下日后的祸根。
试想假如叛乱平定,皇上会容忍自己的官员拥有能抗衡自己的军队存在吗?不会,会容忍一个功高盖主的臣子留在朝廷吗?不会。
因此,倘若平定了叛乱,圣上也有足够的信任自己,才能让自己日后的仕途更顺畅,避免杀身之祸。
日后若平定叛乱,自己也可以找理由“昔日抗旨守孝未成,今一直深觉愧对母亲,故奏请为母补守未尽之孝,请成全之!”隐退。若叛乱未定,则可以避免抗旨不准惹祸。
咸丰皇帝
曾国藩已经想到咸丰皇帝肯定会二次传召并要求建军,因为当下时势所趋,建军的确势在必行。
曾国藩接诏开启巅峰
果然不久后,咸丰帝并未震怒,暗暗在心底对曾国藩有更大的好感,并还是让他迅速筹建军队,将守孝之事放到日后,并且守孝期间还给予双倍俸禄,对曾国藩更加信任。
圣谕再次到来时,曾国藩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诏令,并迅速地组建湘军,加以训练,日后出兵御敌。
有了这次的事件,咸丰皇帝也放心放曾国藩大展身手的发展壮大,而不是加以限制防范叛变,猜忌曾国藩有谋反之心。日后,曾国藩不负众望,平定了太平天国叛乱。
曾国藩
小结
从一开始的“抗旨”不遵,到之后的遵旨筹集军队。曾国藩的聪明才智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深知皇帝的习性,了解他人的处事方式,换位思考地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的发展,为自己得以能够全身而退,成就非凡的一生。
如今,我们也可以时常运用曾国藩的智慧处理身边的众多事务,换位思考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到事情可能会发展的方向,知道对方想要什么样的事务,才能让自己在做任何事都不会处于被动。
例如,工作上需要了解自己领导的处事方式,领导是个看重数据的人,就要做到事事有数据作为依据才能得到领导的喜欢,才能让自己职场发展的更好。而不是自己喜欢怎么做事就怎么做,那样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