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课丨谁在带浙大文件风波的负面节奏?
《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一文经浙大公开途径发布后,引发社会许多争论,成为近日网上讨论热点。观察发现,舆情引燃后,网上持负面观点网民主要围绕“阅读量标准”“发布平台门槛”“如何防止‘刷单’”等申报认定细节展开联想争论,随着热度不断攀升,逐步在网上形成了与浙大该探索性实施办法的负面对峙态势。
持续关注后续发现,随着网上负面声音逐步增加,部分意见较为偏激网民片面放大了“阅读量门槛”“发布平台”等申报条件细节,连续展开负面争论,诱发网上舆论产生负面“从众”效应,一度造成公众对“申报条件”与“成功认定”两个不同概念的混淆性认知,虽然该负面势头在环球时报《环球时报微信10万+等于一级学术期刊发文?环时微信负责人有话说》、新华社《浙大回应优秀网络文化成果新规:秉承严肃学术标准》等回应稿件刊发后有所遏制,但仍出现“浙大沦落”“学术娱乐化”“名校堕落”等话题偏离趋势,需引起高度警惕。
分析认为,这种负面势头极易被利益群体、极端势力及境外组织裹挟利用,从“网络实名制”“跟帖管理规定”等近期多项网络治理举措切入,利用话题热点政治包装、境内境外热点共振等负面议题创设手段,定向影射攻击我国政治制度和国家体制,舆情存在被“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多重风险。
具体情况,个人分析研判如下:
一是网络成果评价标准不一,形成争论前提。网络属新兴领域,对其优秀成果认定并没有一套完备的现行评价体系,加上网络文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并不需要过多专业背景和领域研究,客观上造成了对其优秀成果认定要远比其他学术研究复杂得多。另外,当前网络成果认定比较通用是阅读量、发布平台、传播率等共识性标准,这些普遍又存在“花钱刷单”“人为推广”等众多人为外因干扰风险,与公众对“学术”的严谨性认知存在较大心理反差,成为这场舆情风波引爆之初网上的主要争论点、话题点。
二是浙大学术权威地位明显,产生“信号”猜想。浙江大学拥有“211”“985”等多个名校标签,圈内陆位明显,易让其他同类高校产生“探索信号”“照搬模仿”等相关联想,形成较为强烈的话题讨论关注暗示,大大增加舆情讨论性、猜想性和联想性。随着话题趋热,很容易引发国内其他高校关注讨论,并根据网上舆情反馈,选择是否出台或何时出台类似网络成果认定实施办法。以此判断,该舆情对高校学术圈内部的影响波及要远高于社会舆论层面。
三是片面解读刻意放大细节,造成严重误导。从该舆情风波网上争论情况看,一些人频频针对“阅读量”“发布平台”等申报认定条件表达强烈反对意见,网上讨论曾出现“情绪化对峙”“选择性评论”等负面偏离态势,直接导致许多网民在后续讨论中不自觉地将“可申报认定”的条件与“成功认定”的结果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进行了混淆,由此产生对该实施办法全面认识的严重误解误读,研判除公众在社交媒体讨论往往自带“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等排斥思维外,还可能与部分网络大V、意见领袖恶意曲解、误导舆论等负面动机存在关联。
四是“网络灰黑”趁机裹挟引流,诱导舆论走偏。舆情讨论出现偏离势头后,一些在网上长期借助舆情热点引流攻击我国政治体制的灰黑账号,集中创设“学术网红化”“浙大政治化”等负面议题,多篇负面文章频频使用“文革时期‘两报一刊’沦为现在‘两微一端’”“浙大政治化再加网红化”等影射性语言,同时借助“照片暗示”“标题语言”等舆论诱导手法,极力带偏网上话题。
一杯咖啡,一堂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