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课】一篇干货文或许可以让你顿悟互联网舆情

一篇旧文,在舆情愈演愈烈的当下,再发一次。

作者:就如世间万物都有其内在发展规律一样,任何舆情发生、发展及触发“地面效应”也有其规律路径可循,只不过容易受到外部干预、处置效率、舆论环境、情感认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再以此文帮助剖析解构当前互联网舆情。

综合近年来80多起全网性热点舆情,结合个人观察与分析总结,发现每一个舆情都经历了爆料、传播、引导、营销四个大致阶段

【舆情爆料】

舆情都是网下真实事件、社会现象或共性认知在网上的虚拟投影。

舆情发生始于信息爆料,网下有具体事件发生,网上没有信息爆料,构不成舆情;网下没有事件发生,网上也不太可能会有舆情。只有在网下有事件发生,网上同步出现信息爆料两者齐全时,才构成舆情发生的要件。

舆情爆料的种类很多,文字、视频、照片及当前热门的直播都是当前舆情爆料的主要传播媒介。从当前互联网舆情形势看,视频、H5等能让公众产生“场景化”联想的可视化信息可能具有更强的舆情传播性。

受普遍的“利我心理”影响,网民在爆料舆情信息时,往往会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不断弱化、对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不断强化,导致舆情信息存在不稳定性,即可能大部分真小部分假,可能半真半假,当然也有可能全为假。

例如:4月24日,网络上一段“交警打人”的视频迅速流传,在该视频中,一名身穿制服的交警正在推打一名抱着小孩的妇女,随即引发轩然大波,令涉事的广东清远交警遭受到了舆论的“口诛笔伐”,而事实却是,爆料人故意剪掉了前半段女子先动手扇交警耳光的前半段视频。

如上为:爆料人爆出的交警打女子的视频画面



如上为:前面半段女子动手打交警的视频截图

从当前全网热点舆情情况看,导致舆情的网下事件往往不具有清晰的是非界限或公共认知,即存在引发争议及讨论的话题基础,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关注度与舆情热度也会随之增加,并可能伴有新的舆情信息加入,产生正面连锁反应。

快播涉黄案,当舆情爆料后,网上就出现涉“CEO王欣”、“庭审现象”、“快播辩护团队”等多个相关信息持续爆料。

舆情爆料后,很快就会进入第二阶段——

【舆情传播】

传播平台不同,舆情会有些斜率变化,但大势不受影响。就目前而言,网络一半要快于电视、纸媒。

但也有例外,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舆情传播上,传统的电视媒体就会因可视化的现场感印象及专业新闻人在信息筛选、采编上体现出的专业优势而表现出舆情信息上的传播优势。

舆情传播需要介质,就当下而言重点是媒体与自媒体

媒体。一般来讲,媒体都是将舆情信息不断传递、不断扩散,至于传播力度有多大,要取决于所传播的信息有没有价值,这个价值包括新闻点、关注度、时效性等多个契合媒体自身利益的关键点。

媒体也有两类:一是主流媒体。是指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这样的党媒党媒,这些媒体在介入舆情传播时,对信息真伪、准确的甄别相对严谨,除了“网帖、网曝”外,一般都关注官方反应。二是商业媒体。是指六大门户网站及其他以商业目的筹办的媒体。这类媒体侧重商业行为,把商业利益放在首位,就舆情传播来讲,倾向于传播那些新闻关注高、眼球效应好、社会影响大的信息。为求利益最大化,往往会使用标题行为、配图语言的方式来博取关注度,大大增加了舆情出现偏离的可能性

自媒体。有的自媒体拥有大量粉丝,常能点对点将信息传播到庞大的人群,传播能力并不亚于媒体。自媒体人员结构较为复杂,有专业领域的,有营销目的的,也有掺杂政治目的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自媒体传播舆情上会受到主观立场、专业领域及舆论利益等多重因素影响,稳定性较差。有的乐忠于传播社会阴暗面,有的专注于职业相关的信息,导致了舆情信息传播的话语权并不对等。

随着时间推移,掺杂着信息真伪、舆论利益的舆情会很快扩散至舆论场的每个角落。许多人认为至此,舆情信息已扩无可扩,网上网下产生的影响便会随之戛然而止,所以只需宁耐一时,忍过这几日的“舆情阵痛期”便能高枕无忧了。

然而,现实可能并不如想得那么美好,舆情发生也好舆情传播也罢,这两个阶段的舆情虽然热度攀升快,传播幅度广,但传播的还都是舆情信息本身,舆情处置的难度也相对较低,可一旦舆情发展进入第三阶段—【深度评论】,不仅舆情的处置难度进一步加大,而且舆情评论对线下处置及相关部门的压力也会空前增加。

【舆情引导】

引导一般只是舆情评论,即对舆情信息通过专业知识、社会常识、职业特点等自我情感筛选后,得出自认为公允的主观判断。从社会舆情的引导情况看,一般是倾向于责任区分、问题解决、人群对错等方面,

可分为主流媒体评论、商业媒体评论及自媒体评论三方面。

一是主流媒体评论。主流媒体的深度评论相对严谨,最能代表公共舆论或高层对某个舆情事件的立场与态度,一般来讲,当突发舆情事件发生时,如果新华社、人民日报这样的主流媒体刊发评论的基调是以谴责涉事部门的失职或渎职为主的话,那么事后对涉事部门的监管问责就在所难免。例如: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中,新华社在事发后2月17日刊发题为【天价鱼”调查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的舆情评论,矛头直指监管部门不作为。随后,事件中10名相关责任人员相继被问责。

二是商业媒体评论。商业媒体评论都要比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自由度大。有的热衷于时政热点,有的倾向于娱乐八卦;有的喜欢刊发批判性文章,有的则喜欢温和基调的评论文章;总的来说,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特点。为此,各个商业媒体网站都组建了自己的评论员群,定向约稿、定向专题、定向刊发。这一类舆情评论都或多或少的掺杂着一些网站的利益,有希望借此获取更多点击量的,也有想借评论对某个特定群体施压的,更有一些利用评论进行舆情绑架的,不仅评论的基调复杂多样,而且还容易受到既有利益的诱惑而使评论陷入为了写而写,缺乏思想与情感。

三是自媒体评论。自媒体评论差异很大,可能与年龄、阅历、背景、学识、专业、职业、立场等因素有关,水平参差不齐,写作素养迥异,情绪倾向性重。这些都让舆情评论作用下的舆情走势呈现出了情绪绪论权重加大后的偏移走势。“不按剧本走就是不对”这样的评论极化可能在自媒体评论要更为常见。例如:庆安枪案。案发后,网上就出现一些律师抱团将当地腐败与民警开枪扯上逻辑关联,令舆情出现许多群体性盲从、情绪性对立等不良趋势。

【舆情营销】

舆情发展进入“舆情引导”后,网上网下的舆情影响面已基本形成,如果此时舆情评论的基调不利于具体部门的话,而相关部门还是处于“鸵鸟心态”的话,恐怕问责呼声将会接踵而来。之后,全网热点形成,就会出现一些营销账号“碰瓷”热点,进行热点营销。

从本质上讲,舆情营销是自发性市场逐利行为,并不能杜绝,也不可能杜绝,只要营销得有底线,问题都不大,但这都得取决于舆情的前三个发展阶段打下了怎样的舆情基调,舆情在发展过程中的走势有没有发生偏移。

如:青岛天价虾事件,随着全网热点形成,一些房地产即趁机打起“成交送789只青岛大虾”广告,舆情开始全网蔓延,对整个青岛城市产生持续负面影响,许多旅游市民在选择青岛及其他同类旅游城市时,可能就不会选择青岛,令青岛付出了2亿城市形象损失的高昂代价,而全国各地类似的消费欺诈也由此成为舆论关注的高度敏感点。


再如:山东疫苗事件。因为疫苗事件从一开始就被“孩子”、“毒”这样的情绪化标签左右,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情绪舆论占据主要权重的舆情基调,那么当舆情进入“舆情营销”这个阶段时,一些企业、个人便会趁着情绪热点介入炒作,推销产品。@平安公司 就是典型例子,为了扩大公司影响,就会趁机推出毫无医学常识的“疫苗险”,无形之中放大着舆论的恐慌情绪。

舆情是一门课,在当下互联网舆情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是该提到该有的高度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