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丨被刻意放大的弱势同情过度试图干扰社会改判大学生偷外卖“无罪”
弱势同情过度,是埋在大众情绪深处的潜在不稳定因素,也最容易被人趁机情感裹挟和关联营销,进而创设出一种十分强烈的同情弱势语境的主角带入感,以滋生大量具有“迫切道德补偿意愿”的心理需求,集中表现为类似声援支持、共振共情这样的互动特点,最终会对线下事件真实情况的评价,社会规则秩序约束造成不小的负面冲击,甚至有演变成为不良攻击的可能和倾向。
事实上,弱势同情是大众心理的基本特征,每个人心中除了有法律、法规、秩序等刚性条文约束外,还会有道德、价值、文化等来自各方面的无形制约,弱势同情就是其中之一。
小时候,遇到躺在马路边的乞讨者,我都会忍不住问母亲要几个硬币,扔进乞讨碗中,即便现在逐渐明白马路乞讨可能早已成为一种职业,收入或许要比当时我父母的工资总和都高,但直到现在我也并不怎么后悔,因为真正让我施舍硬币的并不是乞讨者本身,而是父母长期言传身教形成的“要对弱势群体报以善意同情”的道德影响,这让我们成长之后待人待事都会充满人性的关怀和善意的温暖。
我相信你也一样。
也正是因为每个人心底深处都有一份或多或少这样的“弱势同情”,才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不至于像计算机编程那样沦为一道道冰冷的程序,成为“工具人”“程序人”。但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弱势同情就如其解释的那样,在给社会释放人性温暖、关怀的同时,也很容易反向沦为一些人贩卖情绪、营销谋利的工具。
这类情况并不少见,比如在报道一些社会极端恶性案件的杀人犯时,犯罪嫌疑人会被故意描绘成“平时邻里关系很好”“日常同事评价友善”的道德善人;又比如报道城管小贩执法冲突事件时,小贩的“弱势”主角就会被一些营销账号人为渲染和刻意放大,反而无形之中掩盖了这些小贩违反规则、暴力抗法的基本事实。
类似的等等等等。
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南京大学生多次偷外卖被刑拘这事也是如此。《请放他一码,在“偷饭”大学生面前,我们都有罪》等嗜血营销的爆文与个别媒体《南京一名校大学生多次偷外卖被刑拘,家中3兄妹辍学供其读书》等强化弱势标签新闻报道形成了针对触发大众弱势同情心理的默契汇流,误导公众产生了十分迫切的、试图通过舆论对抗来满足自我道德补偿的强烈愿望,由此形成了不愿进一步求证线下真实情况的舆论偏势,最终导致后续随着权威信源跟进而出现不断的观点反复。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类嗜血营销爆文往往除了过度兜售情绪外,还会有意通过设置“默认选项”来实现情绪误导。以《请放他一码,在“偷饭”大学生面前,我们都有罪》一文为例,文章有意无意地预设了“有罪”与“无罪”的原始必选项,即引导舆论只能在“我们都有罪”和“我们都无罪”中选择其一,而在弱势同情的共情心理和标签作用下,绝大多数网民都会作出“因为我们不可能有罪,所以偷饭大学生一定无罪”的被误导选择。
这是一种被经常使用的心理引导手法,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能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在今后遇到这类事件时,能及时准确地加以甑别和判断。
首先,弱势同情作为价值传承、道德约束的心理本能,固然是社会阶层建构、人际关系相处的有效粘合剂,但一定要建立在不以冲击、违逆、解构社会规则秩序的前提之上,应当与现实规则、社会秩序相辅相成、互为互补,两者不应相互排斥,以牺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底线而代价,这是本质和前提。
因此,我真的希望你们能看透、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