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归桥路归路,但方法和目的很多时候容易混淆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608篇原创内容,2021年第5篇。
最近每天弹琴的时间,都在一到两个小时。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音乐都是时间的黑洞。作为一个原创音乐人,每天弹琴是必要的时间投入。但这就相比之前减少了看书的时间、扰动看书的状态,对我来说这是四维跨界必须经受的考验。
本篇的主题讨论一下方法和目的。
前几天在和几个朋友交流的时候,表达了一个观点:四维跨界的每一件事,咨询、音乐、写作、投资,都是桥梁而不是道路。都是通往人生使命的方法,而不是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生使命。
人生使命是用终身学习实现终身成长,先用自己的终身学习实现自己的终身成长,同时帮助可以帮助的人同行。
咨询是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企业家群体,需要解决公司的问题。对于普通人,需要解决职业生涯、人生方向的问题。
音乐可以疗愈心灵、触发和排遣那些未被觉知的隐秘情绪,使我们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写作是更高效表达的方式,也是学习本身。
投资是为了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逐步摆脱财务困扰。
以前这四项,最终要实现的都是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当时突然觉得,桥梁和道路,是好形象的描述。
桥梁是我们通往道路的连接,道路才是我们长时间行走的地方。
而没有人生使命的人,也许一生都在桥上,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
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差的只是几步,过去的一篇内容分享了对道路的一种概况方式。
所有的路都很难走。
一开始就走在了路上的人,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
而兜兜转转、阴差阳错,有时反而会更容易,原因在于之前走过了很多的桥。
我有时会觉得自己过去多年的种种曲折,都是为现在的终身追求做准备。每一段努力,都走过了一座座桥。最终可以使我有条件走到自己想走的路上来。
现实生活中发现,很多时候人们容易忽略方法和目的。刚开始是找到了一种方法,久而久之的惯性思维,就把方法当成了目的,忘记了自己要的是什么。
比如对组织来说,文山会海、繁文缛节是常见的通病。最开始的时候,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但久而久之,开会本身被错当成目的。一旦遇到任何问题,就要召集会议讨论。有时问题本身就是会开的太多了,没有时间精力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绝不可能通过开会来解决。一个伟大的组织,必须给予员工足够的自主性,例如如果更多休息能更好的完成任务,那么就要允许员工有休假的自由。最近刚刚读完的NetflixCEO著作《不拘一格》,其实书中的主题思想就是最大限度破除一切阻碍员工实现目的的管理流程,赋予员工更多的自由。第一流的人才永远都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
比如对在组织中工作的个人来说,完成组织和上级交给的任务其实是方法而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提高组织绩效。但是很多人慢慢的觉得,自己只要每天按时上下班,就完成了任务。但如果只是按时上班,并不意味着就能很好的完成组织需要你完成的事情。特别是在大型组织中,单一管理单元的绩效输出,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员工不能站到更大的视野、从组织使命中理解自己的工作,往往容易出现自己的努力损伤了组织的利益。例如,风控部门的员工如果无视业务发展阶段,在早期就过于严格执行标准,那么新业务是很难发展的。风控只是组织实现更好发展的方法,目的是发展。没有任何风险是不可能发展的,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
比如对个人来说,挣钱只是实现幸福生活的方法,不是生活的目的。当然很多人的价值观被世俗和周围人所覆盖,挣钱就是他们的目的。物质基础在最初的时候非常重要,一旦到达一定标准之后,就很不重要了。(只不过有的人始终过不了这个标准,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物质的欲望永远是无穷的,被物质欲望所裹挟,最终会感受到无聊和空虚。
就我个人而言,明确音乐人定位后,开始买入必要的乐器和设备。去年生日会前买入一把Taylor旅行电箱吉他。今年元旦后买入一台Marshall全电子管音箱,一把Gibson r8。特别是后两样,是我以前不敢想的。Gibson r8是量产吉他中的顶级了,价格接近4万,原本拿到之后应该心满意足好好练琴。然而却经常花很多时间继续浏览其他吉他,盘算着再买几把什么样的吉他。有了r8还想r9,有了r9就会想巴西玫瑰木。物质欲望无止境。
如果不是有自我觉知和反思的习惯,我就已经在音乐上掉进了物质陷阱中。自我觉知和反思帮助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迅速调整心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弹奏音乐,而不是浏览吉他上。
财务自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然而却只应该是实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没有目标的人如果实现了财务自由,那种空虚感几乎是无法拯救的。
本篇最后要问大家的是,有没有哪些事,你把方法当成了目的?如果有,那么尽快让自己察觉到这件事,认清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就能避免无效的努力让自己心力交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实现目的中,不要在方法上过度消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