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转型-创造商业航天的新未来
Ibb @长光卫星:明确市场主体,减少干预,放宽限制,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李方:社长您好,现阶段民营企业的确应优先切入卫星服务业或地面设备制造业,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我的一点疑惑是,目前从事卫星制造业和发射服务业的民营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从体制内获得技术和人才资源?体制内的院所可以提供零部件吗?体制外的零部件生产商能提供多少产品现货呢?
再次感谢大家的热情讨论,关于商业航天的话题没有停止,既然商业航天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传统的航天企业将如何转型呢?
或许,您可以从卫网君今天分享的《又到转型时节》(详见《卫星与网络》杂志2016年1&2合刊)找到答案。
欢迎大家继续猛击最下方“写留言”,留下您的真知灼见,期待在下期商业航天文章中看到您的观点哦。(如需匿名请备注)。
又到转型时节
作者:雨菲
春节刚过,一段1996年2月15日的视频忽然成为航天界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由于流言不断扩大,***集团公司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先后正式在网络上发布声明,澄清了事实。这应当看作两大宇航集团公司在危机公关方面的一次很大进步。
然而熟悉中国航天史的人士都记得,在“2·15”事故前后,中国航天先后发生了多次较为严重的事故,包括返回式卫星返回失败、长征二号E火箭紧急关机、飞行中爆炸,东方红三号首星入轨失败…等等。可以认为,那段时间是中国航天一段不堪回首的低谷期。
如果从技术史的角度来探讨,可以发现这正是中国航天从科研试验型迈向业务应用型的转型时期,从几年发射一颗卫星转向一年发射几颗卫星。因此而引起了传统科研生产体制上的种种不适应。加上那段时间正值航天人才队伍新老交替,加剧了转型中一般都难以避免的各种问题及阵痛。
为了解决问题,当时的中国***彻底重塑了科研生产体制、梳理流程,采用了适应新需求的质量管理、产能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用几年的时间扭转了不利局面。此后,中国航天的型号成功率得到了恢复,并不断上升,成为世界上成功率最高的航天国家之一。
转型,意味着行业和身处其中的企业,要对自己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做脱胎换骨式的改造。
今天的中国航天又一次站在了转型的门槛上。商业航天的兴起,意味着传统航天企业要整体“下海”,与诸多新兴商业航天企业、航天创业企业平等竞争,不但要在产品和服务上创新,更要保证这些创新成果有过得硬的质量。
在上一轮转型中,传统航天企业之所以能成功渡过难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进行了高强度的投入,通过型号任务和技术改造专项经费,为航天企业新建了大规模、现代化的设施,引入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测量、试验设备,并通过相对较高的薪酬吸引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然而在商业航天转型中,航天企业不应该、也不能再期待国家财政的庇护。在市场经济下,国家不但不会庇护成熟的传统航天企业,反而会设法扶持尚且弱小的商业航天企业,构成航天产业的真正市场化生态。传统航天企业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同时推进技术升级和成本降低。在这方面,刚刚赢得了一网星座合同的欧洲空客航天防务公司做出了良好示范。
对于中国的传统航天企业来说,只要改变一些传统观念,就能解决转型所面临的许多质量和成本控制问题。例如航天的难点之一就是元器件,航天部门为此制定了复杂而严格的研制、测试制度,导致元器件的成本难以降低。但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消费电子产业的成熟,大量民用级器件已经具备了在宇宙空间中使用的可能。英国萨里卫星公司负责人曾经指出,消费电子产品技术推动宇航技术发展,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特色。英国、美国和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已经发射了手机微卫星,探索消费电子产品直接上天的可能性。传统航天企业不妨重新审视自己的供应链,引入其他行业已经成熟的器件和设备,通过演示验证项目,让它们得到上天飞行的机会,测试其空间应用的可能性。如果能够筛选出一批好的企业和产品,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卫星成本、提高质量。
更重要的是,传统航天企业应当审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把强项做得更好。放弃“全产业链”这种自我封闭的圈子及孤军奋战的思维方式,通过引入外部资源来加强“短板”,在航天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推广、地面应用设备批量生产方面与商业企业充分合作,共同赢得转型的成功。
“2·15”事故告诉航天界的是,质量不好,火箭会掉下来。而新一轮转型不仅仅要求发射成功、卫星入轨,还要运行成功、创造效益。
期待航天企业正在、甚至已经拿出更大的勇气和决心。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