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四十八首《柏林寺南望》(郎士元)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柏林寺南望

     【中唐·郎士元·七言绝句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拼音版:

xī shàng yáo wén jīng shè zhōng,pō zhōu wēi jìng dù shēn sōng。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qīng shān jì hòu yún yóu zài,huà chū dōng nán sì wǔ fēng。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作品介绍]

《柏林寺南望》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二四八。此诗状写柏林寺所在山峰灵秀清丽之美景,蕴含着诗人陶醉于自然之中的愉悦恬适之情。首句写舟中已闻寺庙钟声,表现空气澄净;次写登岸后走过松径小道才到山寺,可见地处清幽。后两句雨后远眺,云气缭绕如一幅米家山水画卷,意境跃然欲出。虽意在写景,然处处有人的踪迹,人的感受,人的情趣。全诗融情于景,创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佳境。

[注释]

⑴遥:远远地。闻:听见。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⑵泊:停船靠岸。径:小路。度:度过,越过。
⑶霁(jì):雨止。
⑷东南:一作“西南”。

  [译文]

还在溪上航行,就已听到寺庙的悠悠钟声。停船拾阶而上,山路蜿蜒穿越着秘密松林。
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飘荡。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葱葱,犹若刚刚画成。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大历十才子”之一。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郎士元集》。

赏析

壹/

文学赏析

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恰如刘熙载所说:“画出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艺概·书概》)此诗题旨在一“望”字,而望中之景只于结处点出。诗中所争在此一笔,余笔无不服务于此。

诗中提到雨霁,可见作者登山前先于溪上值雨。首句虽从天已放晴时写起,却饶有雨后之意。那山顶佛寺(精舍)的钟声竟能清晰地达于溪上,俾人“遥闻”,与雨浥尘埃、空气澄清大有关系。未写登山,先就溪上闻钟,点出“柏林寺”,同时又逗起舟中人登山之想(“遥听钟声恋翠微”)。这不是诗的主笔,但它是有所“拱向”(引起登眺事)的。

精舍钟声的诱惑,使诗人泊舟登岸而行。曲曲的山间小路(微径)缓缓地导引他向密密的松柏(次句中只说“松”,而从寺名可知有“柏”)林里穿行,一步步靠近山顶。“空山新雨后”,四处弥漫着松叶柏子的清香,使人感到清爽。深林中,横柯交蔽,不免暗昧。有此暗昧,才有后来“度”尽“深松”,分外眼明的快意。所以次句也是“拱向”题旨的妙笔。

“度”字已暗示穷尽“深松”,而达于精舍──“柏林寺”。行人眼前豁然开朗。迎入眼帘的首先是霁后如洗的“青山”。前两句不曾有一个着色字,此时“青”字突现,便使人眼明。继而吸引住视线的是天宇中飘飖的云朵。“霁后云犹在”,但这已不是浓郁的乌云,而是轻柔明快的白云,登览者怡悦的心情可知。此句由山带出云,又是为下句进而由云衬托西南诸峰作了一笔铺垫。

三句写山,着意于山色(青),是就一带山脉而言;而末句集中刻划几个山头,着眼于山形,给人以异峰突起的感觉。峰数至于“四五”,则有错落参差之致。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

这才是全诗点睛之笔。只有经过从溪口穿深林一番幽行之后,这里的画面才见得特别精彩;只有经过登攀途中的一番情绪酝酿,这里的发现才令人尤为愉快。因而这里的“点睛”,有赖前三句的“画龙”。用刘熙载的话说,那就是,诗人“争”得这一笔的成功,与“余笔”的配合是分不开的。

名家点评

陆次云《唐诗善鸣集》:云画峰耶,峰画云耶?天然笔意。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须其自来,不以为构(末二句下)。

俞陛云《诗境浅说》:诗仅平写寺中所见,而吐属蕴藉,写景能得其全神。首二句言闻钟声而寻精舍,泊舟山下,循小径前行,松林度尽,方到寺中。在寺中登眺,霁色初开,湿云未敛,西南数峰,已从云隙参差而出,苍润欲滴。读此诗如展秋山晚霁图,所谓“欲霁山如新染画”也。

佚名

赏析

贰/

郎士元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稍更闲雅,逼近康乐(按指南朝齐代山水诗人谢朓)”。这首诗正是内容和风格皆颇似谢公的山水风景佳作。

就诗题和内容看,诗人最终赏景立足点是在柏林寺中,但破题句“溪上遥闻精舍钟”却把空间拉开到远离驻足的溪上行舟之中。诗人在舟中远远听到寺庙中传来阵阵钟声。紧接着写道:“泊舟微径度深松。”大约正是这千年古刹的悠悠钟声引动了诗人,所以他泊舟系缆,信步上岸,沿着芳草深掩的小径,越过茂密的松树林,眼前顿时展开一幅清丽俊朗、淡雅疏逸的山水画面:“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在雨后蓝天白云的朗净色调衬托之下,画面东南一隅有四五座山峰突兀耸簇。这粗笔勾勒的绾结句和上句二笔细描两相配合,疏密相间,俨然一幅墨迹清新的山水画卷。诗题为“柏林寺南望”,但诗中只闻寺钟之声,不见寺宇之貌。加之奇峰、怪柏、蓝天、白云之景,上下映衬,更使得意境扑朔迷离,婉曲逶迤,深杳幽邃。

全诗墨淡情雅,心平气和,随意写来,全无大历诗人刻意雕词酌句之习,颇为难得。然诗家上乘最讲求的是炼意不炼句,若以此而论,则此诗唯为憾缺的是意蕴不足,咀含之后,其味则平。

佚名

赏析

叁/

这首写景小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诗情画意。

从题目看,这首诗的重笔当是三、四句,这样才切合题中“南望”之意,但诗却落笔“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抒写诗人盎然的情趣。新雨初霁,万物澄净,一弯清溪如同明洁的缎带,傍山而流。诗人荡舟溪上,听到了山上精舍(佛寺,诗中指柏林寺)悠悠的钟声,这钟声轻盈悦耳,飘飘渺渺,象是来自天际云端,不能不逗起诗人登山寻寺之想。“遥闻”二字下得好,写出了山之高,寺之深,还写出了雨霁之后,湿雾笼罩,不见山貌的模糊形象,为三、四句的写云埋下伏笔。“泊舟”句概括力极强,包括诗人登山寻寺的四个过程:其一 “泊舟”,其二步“微径”,其三“度深松”,其四至柏林寺。悠悠的钟声诱惑诗人泊舟登岸,曲曲的小径蜿蜒向上,导引诗人向幽深的松柏林里穿行。雨后的深山密林中,浓雾迷蒙,登山小径更显得幽曲黯昧,“度”字用得十分传神。松林度尽,即达柏林寺,诗中没明写出,但已暗含其中了。

诗人遥闻钟声,泊舟寻寺; 既达精舍,似乎愿望已足,兴致当尽。然而山回路转,别有洞天。寺中登眺,霁色初开,湿云未敛,植被茂盛的山岭平日苍翠挺拔,此时却是白云袅袅,缭绕其上,使人如置身于十里云端、神仙之境,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登山寻寺后又勃然而起的兴致。这一句写山上之云,云中之山,为下句作了铺垫。

“画出西南四五峰”,“画出”二字传神入化。西南四五峰从云隙参差而出,朦胧飘渺,在茫茫云海、蔚蓝天宇的映衬下,苍润欲滴,犹如画工新作,彩泽未干,正所谓“欲霁山如新染画”也。诗人闻钟寻寺的兴致也借江山之助,抒写得酣畅淋漓。

这首诗在结构上,恰如杨载所说的“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诗法家数》)。写“南望”而落笔闻钟寻寺,可谓婉曲; 寻精舍而略精舍,可谓就简;“度深松” 而南望,可谓意不绝。三、四句写景又异峰突起。如云中神龙,空灵隽妙,与上两句合观,又不失全龙之神。

佚名
赏析

肆/

诗题曰“南望”,诗人不从高处眺望入笔,而却从听觉——“闻”开始。“溪上遥闻精舍钟”,一叶小舟在蜿蜒的溪水中徐行,远处传来山顶佛寺的钟声。这钟声既点出题中的“柏林寺”,也交代了诱发诗人登望的原因。诗的第二句由低向高。诗人离开船,就行进在通往柏林寺的“微径”上,两傍古松古柏,枝柯交蔽,给人以幽深的感觉。至第三句,诗人的立足点已转到山腰。新雨沐浴过的青山,空气如此清新,松柏如此清香,林间如此清净,继而天际还飘来朵朵轻盈悠闲的白云……雨后新晴,青山,白云,诗人喜悦的心态,宁静、清逸的情趣充溢其中。诗人继续向上攀行,终于到达了柏林寺。结句才触及题中的“望”字。诗人由柏林寺向西南眺望,不禁脱口而出:“画出西南四五峰”!这里不用“耸现”、“映出”等词,而平实地用“画出”这个词,写尽了山峰的灵秀之态。远处的群峰,在诗人还没跨上柏林寺之前似乎还没形成,而当诗人的两脚登上佛寺时,山峰才在水墨中脱颖而出,而且那山峰,不是突兀的一座,而是上下高低、参差错落的“四五峰”,再加上“白云”的烘托,更显得多姿而谐调,具有一种朦胧之美、迷离之感。诗人那种愉悦与诧异之情也随着“画出西南四五峰”这一句而淋漓尽致地盈溢了出来。

这首诗在构思上别具一格。题目明明写“望”,而前面三句都没有“望”,只在诗篇的结尾处才是“望”。细加品味,原来其他三句都是为最后的“望”行蓄势,作铺垫,水到渠成,才脱出“画出西南四五峰”的佳句。

佚名

赏析

伍/

苏轼在其《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山水诗、画的最恰切评价。诗中所谓的“画”,实际上就是诗的形象性。对此,并非王维一人能为,而是所有诗歌都具有形象性,只是形象的鲜明程度不同而已。

郎士元的七绝《柏林寺南望》是一首形象鲜明的很有特色的山水诗,其画意不亚于“摩诘之诗”。“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他仅用了28个字,便勾画出了一幅云蒸霞蔚、泉鸣林幽的青山绿水图。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这开头两句,诗人用平淡无华的词语,描述了并非奇特的事物,表现了淡泊生活和淳朴山水的自然美。两句诗虽只用了不施重彩的白描,也已组成了一幅清晰的图画。画中的“溪”、“精舍”、“钟”、“舟”、“微径”、松林都历历在目。这些形象组成了一面巨大的屏风,耸立在读者的面前。两句诗之后,语气稍有停顿,给人留下遐想的余地:那“深松”、寺后又是什么呢?这正是下两句诗要着意刻画和描绘的图景。

诗人登上柏林寺,凭栏远望,别有洞天。此时“霁色初开,湿云未敛,东南数峰,已从云隙参差而出,苍润欲滴。”(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诗人将这些壮丽景色,用“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两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读着这后两句诗,真比展“秋山晚霁图”还要心旷神怡。郎士元《柏林寺南望》“诗中有画”,这后两句诗便是画中之画。这幅画是立体的,是瞬息万变的:雨后,白云飘浮着,游动着,使青山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使人目不暇接,想象无穷。这时,云山时而清晰,时而朦胧,时而幽暗,时而明朗。加上钟声远韵,小溪近流,置身其境,怎不令人羽化而登仙呢。

郎士元这首诗,不但所写景物令人陶醉,其表现手法也技高一筹。诗人先用青松组成一道厚厚的屏墙,使人无法看到松林“高墙”后面的东西。但是,诗人却给读者留下了“钟声”和“小径”两条进入美妙境界的线索,只要读者循着钟声,沿着小径攀缘而上,就可以到达理想境界,看到壮丽的水光山色。这便是“曲径通幽”法。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